李太文
成道建设(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000
摘要: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的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也在持续进步。建筑领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发展是否健康稳定,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应用广泛,是建筑工程应用较多,技术要求较高的部分。推动建筑工程事业发展,必须对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的技术进行整体分析,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稳定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领域快速发展,为满足社会经济进步的需求,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特别是在当前应用广泛的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更要关注整体技术发展,进行技术分析,提高建设水平。混凝土结构指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组成结构,包括基本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钢结构指的是以钢材料为基础制作的各类构建,包括桁架、钢梁、钢支柱等等。钢结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要的是螺栓紧固或者焊接技术。下文将探讨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以期为建筑工程技术升级提供支持。
1 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因素
1.1 材料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工程影响较大。如果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外加剂等出现过期等质量不合格问题,或者选择了不适宜当下工程使用的材料,钢筋强度不够,不符合工程需要,抑或混凝土使用的骨料不纯,含有杂质抄表等,都属于材料质量类的问题,会从根本上影响混凝土质量,也会影响到后续使用混凝土建设的工程的质量。
1.2 材料配比问题
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是极为科学的。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要进行混凝土先期配比,通过实验室配比数据确定工程需要的配比。水泥与骨料配比如果不科学,不符合工程需要,或者外加剂的种类、用量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的重量不合格,无法使用在当下工程中,如果强行使用,后续强度、稳定性不足,会给工程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1.3 施工工序有误
混凝土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配比实验,拌和等工序,施工之后也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如果混凝土施工的操作和工序交接出现问题,则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整体结构强度下降,提前出现干裂破碎塌陷问题。例如在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地点较远,搅拌运输的时间过长,为了减少施工时间或者缺乏经验,浇筑速度太慢,模板刚度不足或者钢筋骨架结构不科学,就进行浇筑,都有可能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出现了因为施工工序有误造成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返修施工,完成后再次验收,符合质量要求了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1.4 和易性因素的影响
混凝凝土的和易性,指的是对混凝土搅拌物的流动性、黏性、保水性等性质的表述。理想的混凝土和易性情况,振捣难度不大,也不会出现离析的问题,浇筑质量可以保证。如果和易性不合格,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蜂窝孔洞等问题。根据工程建设操作实践发现,只有混凝土和易性符合要求,施工作业才能够稳定开展,混凝土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2 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裂缝控制施工技术
混凝土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施工问题也就凸显出来。当前我国混凝土结构施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质量保障问题较为艰巨。气候条件恶劣、混凝土原料不合格、施工技术水平不足、后期养护方式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的次数增加。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以及混凝土施工材料问题。建筑项目都是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始终处于变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变脆。在混凝土原料选择中,必须选择符合工程施工外部环境条件的材料,重视质量和环境适应性。除此之外,外加剂的选用也能够提高混凝土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合理选择外加剂种类,在实验室配比过程中进行多番调试,则能够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应对环境温度和湿度问题。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通过调节拌和速度和浇筑速度,能够控制混凝土最终结构质量。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护时间也养护方案,就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
2.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始前,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所有部件都准确测量,明确掌握浇筑工程对象的情况,避免出现误差。工作人员要对浇筑施工需要的材料的数据进行统计,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可以顺利开展起来,尽量提高经济性和资源利用率。浇筑施工人员在开始浇筑作业之前,要对浇筑位置进行全面清洁。确保模板的内外部平整,针对模板裂缝实时磨平补漏处理。浇筑过程中,如果不按照浇筑流程展开,很容易影响后续展开和整体工程质量。开始浇筑后,就要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的力度。浇筑工作要根据环境实际条件来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和浇筑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工艺。如果存在无法浇筑的问题,就要及时报告给上级,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寻求解决方案。
混凝土搅拌首先要确定配比,根据工程情况进行配比调整。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在实验室内完成配比实验,根据配比实验严格调整混凝土各个材料,确保现场使用能够达到工程使用需求。常规条件下,对混凝土搅拌配比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施工环境、材料含水量、运输时间等,根据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用料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搅拌的工作质量符合要求。在实际的拌和过程中,根据规范的顺序加入各类材料。混凝土养护技术较为成熟,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表面温湿度。根据实际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提高养护质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延长混凝土结构和建筑的使用时间。
3 钢结构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结构采用的施工技术,常采用螺栓装配和钢结构吊装技术。钢结构吊装技术作用非常明显,如果钢结构施工出现问题,会导致工程施工安全稳定性下降。钢结构连接部分是钢结构施工的重点,螺栓紧固施工,首先要注重螺栓的安装基础,能够牢固连接钢结构的各个部件。在安装螺栓以及进行预埋的时候,要严格控制螺栓标准位置,如果与轴线偏离一点,在钢结构施工中都是大问题,小的误差会逐渐被放大,导致钢结构不平衡。如果出现了误差,要及时调整。钢结构吊装技术包括钢结构柱吊装技术和梁吊装技术。在进行钢结构吊装时,需要将螺栓装设在底座上面,不要对已有的建筑结构造成破坏。钢结构吊装工作属于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选择合适的技术,保证人员、设备、结构部件的安全。
在钢结构焊接技术方面。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采用焊接技术,首先要对焊接位置进行清理。部分钢材因环境条件、储存条件、运输条件等问题,表面出现锈迹,如果不清除锈迹,则会导致焊接结构不牢靠的问题。焊接之前,完成材料表面清洁,将坡口周边位置的脏东西或者绣渍等全部清洁,符合焊接技术条件。在这一基础上,要利用烤枪针对焊接位置进行预热,温度和焊接要求一致。同时,采取专业技术,对预热工序进行复查。焊接位置要平整,不能在凹凸缺口位置焊接。如果材料焊接位置出现了凹凸缺口,要将材料进行返工,确保焊接位置、焊接技术、焊接材料都是合格的。焊接作业尽量一次完成,不要出现中断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几乎所有民用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会涉及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的应用。对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整体分析,不断提高施工技术质量,推动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文龙.试述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9):13+18.
[2]姚汝强.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0(0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