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熔
身份证号:45022219******1118 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国土空间优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已步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配置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从生态文明视角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优化配置,以促进区域协调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成为目前热点研究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建议
引言
国土空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空间的科学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置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已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解决空间协调、空间环境等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合理优化配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前提下,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进一步优化,促进产业与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国土空间资源高效利用,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原则
1.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要结合经济发展体系和城市环境合理的规划土地用途。在国土空间规划上,必须要完善规划体系,重视土地的利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制度,这样,既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1.2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合理性,在开展规划工作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土地的性质,不要做过大的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原来的用途更适合规划此类土地性质,有着更好的效益;另外就是土地资源周围的环境与土地用途相匹配,如果对于土地规划的改变较大,会使得土地资源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使得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不合理。
1.3做好土地储备工作
土地储备指的是政府以法定程序为准,在批准权限范围内,采用收回、收购、征用等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进行储存、开发整理,以便为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因为规划工作不到位,造成土地储备不够,进而对后期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在城市规划、房地产市场中,发挥出土地储备的作用。具体工作的开展,因为缺少参考经验,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优化土地储备规划制度,科学进行空间布局,为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2、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2.1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优化的重要举措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粗放扩张的增长方式也造成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等问题。十八大过后,生态文明被归入了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日渐重要。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是加快形成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2.2国土空间规划是调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规划是环境优化的政策载体。扎实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大小,识别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子”,对未来区域的环境承载状况做出监测和预警,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资源管理与环境优化。国土资源的综合调查与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与分区,除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外,还可以提供资源环境数据基础,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此外,通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为区域环境治理提供了明确指引,必将对区域产业经济的调整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优化的良性互动。
2.3国土空间规划以生态文明优化为核心任务
国土空间规划确定2035年的目标是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形成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之一。国土空间规划一方面是对国土空间中的生态环境空间实现强有力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城镇建设空间实施高效合理的安排,这两方面构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两大重要任务。因此,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的核心即是生态文明不断优化的过程。
3、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健全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
经调查显示,现阶段诸多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部门内部所实施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其中存在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质量。具体而言,在部分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单位当中缺乏必要的连带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监督审查制度及奖惩制度,从而导致管理缺位、交叉管理、管理不规范及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等问题,最终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无法持续有效开展,进而使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很难得到提升。
3.2规划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更多遵循的依旧是传统的规划理念,将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上,并没有综合考虑实际国情、国际形势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例如,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初步完成小康社会建设,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精神享受的重视也在与日俱增,都希望汲取更多生态文明方面的营养,这也给生态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依旧有一定差距,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由于规划理念相对滞后,我国现行空间规划战略已经没有办法全面解决社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这种情况必然会对我国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4、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建议
4.1转变国土空间规划理念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已由增量时代的物质规划向存量时代的品质规划转型。过去空间规划更加侧重规模、保发展,而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要做到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对此,编制工作者应转变过去传统的扩张型规划思维,摸清底图底数,加强对现有土地、森林、海域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断提升其价值;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以及底线思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以人为中心,增强空间和资源的生态化、品质化、社区化,塑造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国土空间;转变空间资源粗放利用模式,体现存量优先、精明增长、精准配置、分类施策,提高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4.2改变国土空间规划传统思维和方法
(1)编制工作者应转变原来的单一、不系统的规划思维模式,采用全面的、系统的、战略的、有底线的思维模式。在综合分析全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人口、经济等方面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创新、统筹协调规划,在守住其资产底线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促进资产价值的有效提升,以激活地区发展活力。
(2)应改变规划方法。以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者主要采用的是统计型、图形型的方式方法,例如点-线-群、核-轴-带等。对此,编制工作者应在遵循生态理念要求下打破这种模式,采用网络化方式,将以品质以及效率为主导,更好地协调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关系和秩序。
4.3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配置方式
(1)要坚持战略引领。积极响应国家、地方重大战略要求,聚焦区域发展重点和核心问题,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对经济开发、生态建设、公服设施、基础设施等各类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优化各类空间布局,促进各区域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高品质生活。
(2)统筹优化空间格局。把握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演变历史特征和规律,综合分析自然地理格局、人口分布合区域经济的空间匹配关系,并围绕发展定位目标,重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等各类空间格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体功能突出的“开发-保护”格局,以引导合理开发,注重布局与功能匹配。
(3)强化资源精准配置。在资源和空间紧约束的条件下,精准高效配置资源是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考虑人口、经济、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存量挖潜、发展战略、交通谋划等确定各区发展重点和策略,并根据优先保障区域重大设施、重点保障产业平台建设、精准保障基础民生空间等原则,对资源和要素进行精准高效配置,并进行差异化分区施策。
4.4强化对于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1)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合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借助媒体部门的信息宣传优势,重点宣传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期间不得破坏自然资源环境这一规划原则,同时还要宣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信息,从而提升各个部门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度。
(2)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并将生态文明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活动主题,或者在部门的专项宣传网站及宣传栏当中定期革新关于生态文明工作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信息,从而保证每一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人员的生态文明意识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了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大大改善了我国生态文明环境。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满足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建议通过转变国土空间规划理念,改变国土空间规划方式,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规划的要求,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配置方式,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优化配置,以促进我国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浩为,吴江.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 2019(27):53-54.
[2] 王焕雷.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同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性分析[J].环境与发展, 2020,32(04):9,11.
[3] 刘贵利,郭健,江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J].环 境保护,2019,47(10):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