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徐德彭
[导读] 伴随着高层建筑施工数量的大幅提升,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到了广泛应用。
        徐德彭
        佛山市南海科明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高层建筑施工数量的大幅提升,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与普通的混凝土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更多的技术问题难点与关键环节需要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施工裂缝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危害及其原因,之后针对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为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引言:控制裂缝问题一直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更是如此。尤其在高层建筑工程数量、施工体量大幅攀升的今天,更应该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给予高度关注。努力查找引发施工裂缝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探讨其防范措施和技术改良途径,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
1.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危害及其成因
        在一些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中,之所以会产生裂缝问题,其主要原有是由于水泥水化热引发的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使得混凝土凝固不够紧密,由此产生施工裂缝。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大体积施工裂缝问题,有效减少施工裂缝的发生机率;另外,除了没有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度以外,在施工工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例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养护工作开展不及时、不到位同样会引发裂缝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混凝土裂缝,在修补裂缝的过程中,需要将老混凝土面的软弱乳皮清除干净,呈现出石子半露的状态,然后对其表面进行清洁处理,最终完成新老混凝土的结合。由此可以看出,针对施工裂缝进行二次处理,既费时又费料。而且一旦出现混凝土裂缝,筏板基础的质量、性能也会深受影响。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上,必须针对裂缝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给予高度重视,从根源上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虽然这一目标的实现存在较大难度,但相信通过严格的技术控制与质量把关,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1]。
2.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防治措施
2.1降低水泥水化热
        要想减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必须先从降低水泥水化热这一环节入手,因为它是引发裂缝的最大因素。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在工程设计和采购环节,就要选用低水化热或者中水化热的水泥,使用这种水泥进行混凝土配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质量性能;其次,利用好混凝土后期强度,最大限度减少混凝土当中水泥的使用量;再者,建议使用粉煤灰混凝土,并且将其强度等级龄期定为60天,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要加入适量减水剂,使混凝土和易性得到有效改善;最后,降低混凝土水灰比,争取最少的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水化热这一目的。之所以建议选用低水化热或者中水化热的水泥,因为由此类水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外加对用水量和水泥量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诱发因素。在选购水泥时,建议选择P.0.425水泥,这种水泥的用量标准为380kg/m3,不但水泥用量较少,而且质量非常好,掺加适量的减水剂,使可以使混凝土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

另外,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入适合的粉煤灰,配置成粉煤灰混凝土,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性能。但是,一定要严格按照70kg/m3这一标准控制好粉煤灰的加入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混凝土温度处于最佳状态。在降低水灰比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优质粗骨料,同时控制好含泥量,方可使水灰比得到合理控制[2]。
2.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在混凝土入模时,需将其温度控制在30℃以下。另外,还运输混凝土之前,需要对储运罐进行清洁、冲洗与降温处理,在混凝土运输车的罐顶部位,要配备棉纱降温刷,通过及时浇水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此外,要最大限度的缩短混凝土入模时间和浇筑时间。在入模时,要将粉煤灰的温度控制在33.6℃以下,水泥温度则要控制在38.6℃以下;最后,对于各种骨料和粗细集料的温度,建议采用冰水搅拌的方法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符合相关要求[3]。
2.3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上,要针对筏板基础内的最高温度和断面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与监测,确保其变化幅度不超过设计值,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大和混凝土体积收导致筏板基础面和内部出现裂缝。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建议采用仿真分析的方式,全面掌控筏板基础内的实际温度场,确保其温度场始终处于标准范围这内。另外,混凝土配置与后续维护环节同样是引发裂缝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拌置混凝土是,要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还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保水性和和易性。要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4-6个小时之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缝问题和施工缝现象[4]。在混凝土入模和浇筑之前,要先搭建好施工平台,清除掉模板当中的杂物,再给混凝土洒一些清水,使其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之中,再进行浇筑,为混凝土型体质量提供充足的保障。在拆模之前,要定期在混凝土表面洒足够量的水,确保水分能够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然后再其表现覆盖上塑料膜,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如果在养护期间,发现混凝土表面存在砂带、气泡和孔眼等问题,在拆模之后则要立即清除掉引发此类问题的沙子和浮浆,之后再针对缺陷部位进行修复。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机率[5]。最后,为了防止出现温度裂缝,有必要在混凝土边缘安装防裂钢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但是,在加装防裂钢筋网时,一定要把握好钢筋施工工艺,在钢筋切割、弯曲、调直等环节当中,对其成型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避免类钢筋生锈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不利影响[6]。
        结语: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筏板基础质量的下降,更会威胁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与耐久性。因此,必须针对水泥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水泥质量、入模温度、后期养护等所有裂缝问题诱发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从根源上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机率,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广资.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J].江西建材,2021(04):110-111.
[2]钱久贤.建筑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20(11):55-56.
[3]肖翊.大体积基础筏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0(03):136-137.
[4]李嘉杰.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9(06):321.
[5]付军花.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1):30-31.
[6]陈剑.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裂缝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04):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