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雄
身份证号:4406821986063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建筑工程开发强度进一步增强,以混凝土现浇结构为主的建筑物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铝合金模板因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1]。
关键词:高层建筑;铝模板;施工工艺
引言
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对混凝土浇筑时用到的模板质量要求较高,铝模板由于其施工工序便捷、稳定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明确高层建筑施工中铝模板的优势,熟悉掌握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是提升高层建筑施工水平与施工效率的重要途径[2]。
1高层建筑施工中铝模板的优势
1.1施工工期较短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拆除方便、拆除速度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铝模板拆除仅需要5d时间,比传统模板拆除时间要少很多。因此,用铝模板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施工效率大大提升,施工工期明显缩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工程造价得到更好的控制。
1.2施工工序便捷
铝模板本身自重小、强度高,具有其他模板无法比拟的运输和安装优势。在使用过程中,铝模板质地轻,在施工现场只需要人员搬运和安装就可以达到施工要求,无需起重设备,节省了设备投入和相差费用支出。同时,铝模板拆除效率极高,操作方便快速,拆除时间少,消耗资源少,相差成本投入少,使得高层建筑整体造价更低,企业收益更高。可见,铝模板的应用是企业追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和企业收益的有利武器。
1.3施工稳定性高
铝模板虽然质地较轻,但铝合金有着较强的承受力和稳定性。调查铝模板的研究成果可知,铝模板的承受力高达60kN/m2,比混凝土建筑的作用力高出很多。因此,高层建筑应用铝模板进行施工,不会因混凝土现浇作业而出现建筑体变形问题,使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得以保障。
2高层建筑铝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2.1施工准备
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结构体系与工期要求,做好相关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编制。在模板加工后,须进行统一编号标识,并通过运输车运送到施工作业场地。完成楼面混凝土浇筑后,需测定主控制线、结构墙柱细部边线及模板控制线,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对楼层标高、关键控制轴线进行复测,保证其准确无误。
2.2铝模板的水平测量方法
铝模板安装有一定的安装条件,即板面要平整,高低一致。在安装模板时,要先对楼板面的高度进行现场测量,以水平方式测量,保证板面平整。测量时,有测量人,有记录人,有复核人,然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保存。测量方法:确定水平基点,未达到水平基点的区域,可用胶合板进行填充,使该区域达到水平基点水平。此时调整模板确保模板与基准点处于同一平面;高于基准点的区域,无须进行特殊处理,只要调整铝模板使其达到水平即可。现浇作业之后,测量K板顶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要使模板水平度达到铝模板设计标准。
.png)
2.3铝模板的放线与偏差控制
模板放线时,要确定必须经过阳角,同时要控制开口长度达到设计要求。实际放线中,开口长度以15cm为宜。模板放线完成后,就可以确定模板的安装位置。在竖向方向,模板安装影响因素主要是放样点和参考点,因此变动模板时,要小心认真,严格按照放样点和参考点进行,保证模板安装质量。另外,铝模板安装时,还要做好偏差控制。首先,K板水平向偏差要通过水平测量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调高K板时,先将紧固螺栓放松,细心调整模板达到预期后,再将螺栓紧固好。调整后的模板可以有效控制安装偏差,从而保证铝模板安装质量和效果。
2.4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前,为了保证安装位置准确,可将木条(18mm×50mm)钉在混凝土面至外角模内侧部位,并遵循“角落—中间”的顺序进行模板安装,保证模板侧向稳定。在模板接触面、边缘部位清理干净后,才能安装模板。在整面墙模安装前,可先完成内角模定位和角部稳定工作,最好在内角模内部插入销子的头部,为后期模板拆除提供方便。在模板完全封闭前,可在墙模连接件上套PVC管,并保证套管位置准确。一旦外墙模板产生偏差,需及时进行调整。在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按照“内墙—外墙”顺序安装,待完成全部安装工作后,再进行水平标高、垂直度调整。安装内墙模板的过程中,要先进行墙头封板安装,随后进行内角模安装。根据控制线位置固定模板,随后开始安装墙模板。待安装完外围导墙板厚,才能进行外墙模板安装,并在混凝土结构内锚固外围导墙板,通过导墙板进行外墙模板支撑,同时达到整块吊装的目的。在洞口模板安装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设计要求进行门窗洞口模板的安装,保证洞口四周与墙模板紧紧相连。墙模板安装结束后,在模板预留孔处可穿三道对拉螺杆,并在其外部加设3道背楞,针对特殊位置,比如转角处,则可进行直角背楞安装,避免出现墙模板错位情况。在安装墙柱模板时,可采用两种方式,即单模法,多用于小面积模板安装,比如中间间墙等,双模法则用于大面积区域或者外围墙体。
2.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为避免漏浆,底部缝隙可采用素混凝土砂浆填缝,若空隙过大,则采用方木填封,方木需和模板下端紧紧相连,保证整个墙体平滑,无凹凸。在模板安装后,需先整体检查一次模板安装情况,做好模板验收工作,待安装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由于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可采用泵送法运输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剪力墙—梁—柱—水平楼板”。同时,采用振动棒进行混凝土振捣,避免产生空洞问题。按照本工程实际情况,可采取分层浇筑法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且保证浇筑施工连续、不间断,严防“冷缝”。待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可及时根据工程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一般可在其上覆盖薄膜等材料。若养护期间气温较高,需每天进行洒水保湿,避免产生裂缝。
2.6铝模板的拆除工序
拆除模板主要指的是墙模板和顶模板拆除两项内容。首先,墙模板拆除时间控制在现浇混凝土作业完成的24h之后。要具体情况具体操作,拆除时间与施工现场所处地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雨季空气湿度大,混凝土凝结时间长,模板拆除时间要延后,否刚混凝土与铝模板粘连,不但拆除麻烦,还会对建筑整体稳固性产生较大影响。其次,模板拆除顺序中保证先头后尾。从墙头开始将固定用的垫木、横撑、楔子等拆除干净,再将整个铝模板拆下。最后,顶模板拆除时,时间控制到现浇作业完成后的36h之后。同样要根据天气情况具体选择拆除时间。拆除顺序是先梁板,再连杆、楔子、底板等。注意一旦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后,不能回顶,而且不能影响支撑系统。所以拆除时一定要考虑好,保证万无一失。
结语
阐述了铝模板应用的技术准备、技术管理、实施办法,对铝模板系统的技术应用工作总结出以下结论:为实现提高现浇结构的成型质量和降低施成本,在技术准备阶段应着重做好图纸会审、深化及优化设计工作、预拼装验收工作;在模板进场阶段应重点做好进场模板系统打包、编号的技术管理;在模板现场拼装阶段应重点对操作人员做好识读模板排版图的培训工作,首层拼装应加强现场指导[3]。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标准铝合金模板技术规范:DBJ15—96—2013[S].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4.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199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崔居华.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