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罗兆鹏
[导读] 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搭建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摘要: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搭建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防水防渗施工质量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品质的高低,并且关乎着后期建筑项目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从增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成效的角度出发,研究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索促进提高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达到实现保障施工品质的目的,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搭建的良好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质量
        引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搭建进程中,防水防渗施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是否标准,以及该部分工程各项施工举措是否满足要求,这都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一旦防水防渗施工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都会受到直接影响,一方面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会波及到施工现场周围民众的安全,严重情况下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矛盾,所以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不可小觑。
一、浅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施工步骤,每个施工环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并且对整个建筑的质量控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性。这其中,防水防渗施工的进行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比较特殊,防水防渗施工不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但却是影响建筑后期使用效果的关键原因。建筑在防水防渗施工环节进行中很难测验后期使用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技术的应用存在问题且没有及时发现,那么未来建筑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渗水、漏水问题,这可能不会直接体现出对整体建筑品质的影响,但会直接暴露影响住户体验这一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显示出渗漏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建筑的构筑物出现腐蚀或者隐含损坏等,再之后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坍塌事故[1]。
        所以说,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确保技术使用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保证防水防渗施工绝对达标,才能确保建筑防水性能稳定,从而才能保障建筑项目施工搭建的良好性,并保障日后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建筑施工中的常见渗漏问题分析
        (一)屋面结构渗漏问题
屋面结构是建筑的最顶层,可以说是为建筑内部遮风挡雨的关键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搭建过程中,屋面结构出现渗水漏水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一渗漏问题也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屋面结构渗漏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建筑施工中屋面结构所使用的材料防水性能较差,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导致性能更差而造成渗漏;
2.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应用不规范,导致屋面结构施工存在根本质量问题而发生渗漏;
3.屋面施工中振捣作业不实,导致屋面结构压实度不够而发生渗漏问题。
        (二)外墙结构渗漏问题
        外墙结构渗漏也是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外墙结构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结构发生渗漏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并且外墙是垂直性的结构,一旦垂直结构体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会出现状况,最终影响的是施工人员的安全、周边居民的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外墙结构渗漏一般体现在表面渗水、窗户渗漏等方面,施工中若发现疑似渗漏的现象务必要及时确认并解决[2]。
        (三)地下室渗漏问题
地下室渗漏是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地下室可以说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地下室渗漏会与影响建筑使用感受、影响用户体验。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比如砂石中泥的含量不符合标准,或者施工振捣不达标等。与此同时,地下室外粘贴防水卷材施工不达标也会导致渗漏,除以上几点外,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注意全方面的质量把控,不能捡西瓜丢芝麻,建筑施工没有轻重之分都是重点。


三、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原则
        (一)良好处理原则
所谓良好处理原则,指的是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施工问题的良好处理,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
1.堵引结合。面对渗漏问题,在处理时首先要注意堵水,减少出水量可以降低渗漏率,然后实际操作中按照科学规划和堵引计划实施治理,这其中也要注意,堵水作业时建筑内部的水压可能会有所上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以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2.注堵结合。注堵结合方法主要是利用注浆工艺,通过注浆的方式堵住渗漏点,一来可以保证建筑的密实度,二来可以直接解决渗漏问题,但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大面积渗水问题,点性漏水现象的解决比较高效;
3.刚柔结合。这里所说的刚柔结合主要是指刚性材料与柔性材料的结合应用,这一方法可以保证良好的堵水效果,并且能避免建筑结构缝受破坏,可以保障建筑功能的稳定性。
        (二)技术管控原则
        技术管控原则针对的是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首先,在开始防水防渗施工前,应当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部位合理选择防水防渗技术,并对施工做出详细的规划;其次,施工过程中应当提高监管力度,强化技术应用监督性和提高施工认真度,避免敷衍施工而影响品质;最后,必要情况下可以搭建施工监督小组,或者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防水防渗施工提高标准和规范,从而杜绝施工质量问题出现[3]。
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中的应用
        屋面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一般是在墙顶面利用混凝土圈梁压顶,然后在屋顶处使用混凝土制作保护层,以此实现防水防渗的目的,并对建筑的屋面结构进行一定的保护。屋面结构防水防渗施工作业中,要注意清除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水,否则会影响施工质量、降低防水防渗效果。
        (二)外墙防水防渗施工中的应用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的重点在于施工材料的选择,外墙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水源,还包括风、阳光、温度等,要确保防水防渗材料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才能保证防水防渗效果更佳。不同位置的外墙所处环境不同,施工材料的选择要注意根据事实情况而定,窗户等位置更要注意衔接性,缝隙部位必须要做好密封。
        (三)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中的应用
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不容忽视,并且这一部分是施工重点,不仅在于地下室环境复杂,同时也是因为关系到住户体验。地下室防水防渗分两种,卷材防水和混凝土防水,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注意施工达标,混凝土防水施工中若在混凝土浇筑前发现已经开始了穿墙管作业,则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或标准进行套管,然后对衔接位置与缝隙处做好防水处理,从而保障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效果更好[4]。
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厨卫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尤其是卫生间。卫生间的高度一般比建筑的其他部位低20mm左右,其淋浴部位的防水材料通常使用防水聚氨酯,厨卫防水防渗施工中都要共同注意的是管道的保护,需要做好管道周围的防水也要保护管道正常使用,并且管道接口处要注意设置防水性能好的保护套。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屋面、外墙、地下室、厨卫等方面,这些部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良好的关键。施工部门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应用技术,明确各部位防水防渗施工的重点,以便于确保技术应用质量达标,从而保障工程整体防水防渗性能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晓龙.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20,08:92.
[2]黄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散装水泥,2020,01:23-24.
[3]丁晓刚.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2:9-10.
[4]杨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