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7期   作者:范 雪 峰
[导读] 小学科学学科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
        范  雪  峰
        广东省佛山市铁军小学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所以,如何在小学的科学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需要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培养
引 言
        小学的科学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中要重视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在教育中我们要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全面确立科学教育的核心思维,努力寻找小学的科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点,以此为基础全面开展科学素养培养工作。重视加强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喜欢动手动脑,不断锻炼自己的科学实践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渐形成加上前进的动力。
1、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科学素养,重点指的是借助于教育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概念及理论等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详细的解读理论知识之后,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技能,同时表现出基本的素质素养。科学素养就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内容跟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不断地更新,彰显出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特征,体现出延续性和科学性等基本的特点。科学素养主要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组合而成,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科学精神,同时还包含着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价值观等,这些基本的内容都是我们学生需要学习的信息,需要在学习实践中接受教师的正确引导。除了上述提及的基本内容外,还有科学方法、能力及行为习惯等不同的方面,都需要学生熟悉并掌握。
2、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花很长时间,我们科学教师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育中,最好的途径是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自主地去探索科学的神秘与奥妙,而我们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们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感,要让学生们投入到自然科学中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出科学素养。例如下雨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们讲授“雨水是怎样让土地发生变化的”“春天万物是如何悄悄苏醒的”。一般只要我们给出学生们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就会自主地去探索、去观察,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能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更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
(一)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发扬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中,为了达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需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中,在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让小学生投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效率。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我们教师不但要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要锻炼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要把手中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运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对小学生的教学效率。小学的科学教育要重点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的使用上我们要灵活运用,可以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各个知识环节,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的探究活动中,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我们教师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科学的探索。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
        例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可以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扩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被激发后我们就可以轻松的进行教学,比如在“物质发生什么变化”的课上进行提问:水、冰、水汽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受到了什么影响才发生变化的?等等,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了解科学,并通过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思考。
(二)结合生活,解决生活问题
        小学的科学教育内容很多都是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要结合生活进行教育。小学生可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小学生学习知识后的成就感,增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以小学生能否通过在科学教育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衡量小学科学教育课堂的教学水平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过于深奥的问题小学生无法理解,生活中的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通过对生活中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教师更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学习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光和影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室的灯熄灭打开一个手电筒,让学生可以看到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通过用手电筒进行手影的表演,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影,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教导学生火的燃烧需要氧气,让学生了解炒菜时通过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三)借助信息技术,培养科学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图文并茂、音频兼备的功能,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让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阳光下的影子》这一课内容时,为让学生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知道阳光和影子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大屏幕为学生展示了阳光照射下影子的变化动画,将具体的变化过程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让学生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播放自然界中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让学生从中发现科学问题,分析科学问题,由此可见,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大帮助。
(四)借助实践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基础。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本能,发挥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性,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学习科学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完浮力等科学知识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用吸管造一艘小船”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后我还提出“比一比谁造的小船最神奇”的评比活动。活动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运用综合知识技能来进行创造,学生们各个发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抱着必胜的决心,将所学的各种制作原理运用其中,最终一艘艘活灵活现的小船出现在我们面前。为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我让全班同学选出10艘“最神奇”的小船进行展示,并对其他同学也进行语言方面的鼓励。学生看着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作品,非常兴奋,且非常有成就感,这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科学学习的欲望,为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科学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需要我们与时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时的做出教学反思和评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小学科学教学,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STEM教学理念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J].石小云.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
[2]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职前课程设置优化[J].范增.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小学科学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许爱华.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2)19(02)
[3]小学科学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许爱华.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2)
[4]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科学课教学体会[J].陈松春.新智慧.2019(18)
[5]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罗永宁.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6]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四部曲”探析[J].林佳佳.名师在线.2018(04)
[7]聚焦科学素养,提高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漫谈[J].何建忠.名家名作.2018(03)
[8]浅谈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胡卫红.考试周刊.2018(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