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庆2.彭代武
2.1.身份证号码:41150319890611****;2.身份证号码:41152619891007****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进步,然而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模板施工技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从模板设计、模板的安全校核、模板安装与加固、模板拆卸与清洗几环节入手,然而对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建筑已经成为当前主流趋势,模板也成为了工程中重要的应用形式。受支撑模板设计缺陷或是拆除工艺方法不当等因素,易引发结构开裂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模板坍塌事故,给财产与安全带来威胁。基于此,有必要围绕模板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的主要作用
在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成本在工程总造价中的占比为10%~15%,投入的人工数量在施工总体用工量中的占比为30%~40%,且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模板、模板支撑体系均涵盖在临时构造的范畴内。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标准较高,由于混凝土浇筑的临时施工也存在较大荷载,因此,需要优质模板与支撑体系的支持。此时,要求模板与支撑体系具备充足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刚度,且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现场安装、调整与拆卸。在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施工的进度关系整个工程施工的展开,与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周期息息相关。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更为普遍,根据模板系统选用的施工材料的差异性,模板安装和拆除的施工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当选用木模板进行施工时,模板施工周期在建筑工程总工期中的占比稳定在50%左右;当选用铝模板进行施工时,模板施工周期在建筑工程总工期中的占比稳定在40%左右。总体来说,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内容,依托模板施工工艺的优化调整,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达到加快整个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效果。
2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模板施工技术
2.1梁模板施工工艺
①梁底模铺设。精准拉线并调节支架立柱,使其达到指定标高要求,做好上述工作后安装梁底模板。将梁底模吊装到指定位置,借助梁线以达到精准定位效果。若梁跨度达到4m及以上,有必要满足起拱2/1000的要求。遵循先主梁后次梁的起拱顺序,完成此项操作后,交由质检员做进一步检验,保证梁底模板轴线与标高的准确性,符合要求后绑扎梁钢筋。②梁侧模安装。为保障梁侧模安装质量,在操作之前要将梁钢筋交由质检员做进一步检验,还需得到监理部门的许可,这是展开梁侧模安装的必经环节。综合考虑到梁断面尺寸以及安装工期的要求,需要在梁内增设规格Φ25mm钢筋内衬,要求间距达到@400mm。后续拆模过程中易引发底层钢筋外露现象,因此要将混凝土垫块作为钢筋保护层,但必须和对拉螺栓错开。将梁侧模吊装到指定区域,分析实际情况并确定合适的对拉螺栓孔,完成上述工作后,随即使用钢管做进一步校正,以保障对拉螺杆位置精确性以及稳固性。
2.2木模板施工技术
在木模板施工中,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外墙模板施工、内墙模板施工以及板模安装。其中,外墙模板施工的主要流程为:弹出墙定位线,并在外墙区域绑扎连接模板的钢筋;完成水电等预埋件的安装,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操作;进行外墙门洞模板、外墙模板的安装,实施拉结固定;检验模板安装质量,落实混凝土浇筑。内墙模板施工的主要流程为:开展测量放线操作,进行立墙倒模;引入中、下两道对拉螺栓,置入水平钢管,并依托“3”型卡完成固定;进行剩余对拉螺栓的穿入,设置水平管井;将所有对拉螺栓拧紧固定,并调整垂直度。板模安装的主要流程为:进行满堂支架,引入内舒楞、外横楞;安装柱龙模板龙骨、柱头模板以及顶板模板;实施所有模板的拼装,并进一步安装顶内外模以及柱模板龙骨;进行模板的优化调整,质检合格后展开后续施工。
2.3顶板模板施工
模板钢管底部有必要增设木垫板与钢底座,同时还要依据设计要求合理安装纵横向扫地杆,两个方向间距均为0.9m,布距≤1.2m,所有立杆接头都需错开。考虑建筑层高>8m,这已经超出既有规定,有必要在纵向与水平方向设置两个剪刀撑结构。设置立杆时沿着梁纵向展开,遵循间距≤1.2m的原则。同时为了满足排架搭设稳定性要求,可以在排架中增设立杆并使两大结构构成稳固整体,高度以比梁底模板低0.3m为宜。为给梁底模板安装创设稳定环境,有必要增设一个可调顶托,将该结构顶紧底模后,可以实现大梁加固效果,同时梁底板中间区域要适当起拱,幅度以1‰~3‰为宜。关于大截面梁侧板,若实际加固高度达到0.7m,为满足稳固性要求可采取斜撑方式。柱、墙模板要具有足够稳固性,以M14螺栓为宜,严格设置好下部第一道螺栓,其与地面间距控制在200mm以内,以免出现构件根部涨模现象;同时螺栓间距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别,底部必须在400mm以内,顶部允许适当扩大间距,柱箍中心需要安装一个穿心螺栓,同时还要在模板两端增设对拉螺栓。平台模板选用的是钢管脚手架形式(具备可调头功能),遵循特定流程展开支模作业。先形成满堂脚手架,随即调节可调头标高,保证二者处于相同水平面。将龙骨安装在调头上,并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次龙骨,前者为48mm×3.5mm钢管,后者则为50mm×80mm木方,在次龙骨上方放置适量多层板,利用钉子稳固于次龙骨结构上,同时在多层板拼缝之间增设方木,考虑到后续施工中易出现漏浆问题,需增设海绵条。浇筑墙柱后,若平台模板与之处于相接触状态时,有必要在竹胶板与墙柱相连接的区域增设适量海绵条,加之次龙骨的辅助以达到顶紧效果,全面避免漏浆问题。在支设模板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多层板切割量,若因实际需求需采取切割操作时,要刷涂油漆封边,以便满足后续使用要求,且不允许出现四周侧边钉钉子现象,否则会大幅延长周转时间。
2.4钢模板施工技术
钢模板施工的主要流程为:展开角模、内模的安装,设置对拉螺栓;安装外模,并调整模板垂直度;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施工中,需重点把握:提前完成场地平整,配置起重机用于垂直吊运;弹好标高线、墙身线等,检查墙体的边线与中心线,判断模板安装线的准确性;在所有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预埋件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在门窗模侧面与模板发生接触的区域粘贴海绵条;将具有一定厚度的钢筋焊接于墙体柱钢筋上,将其设定为模板的定位基准线。
3建筑工程中铝膜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相比于木模板施工、钢模板施工来说,铝模板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有着更高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铝合金建筑模板强度高、精度高,板面拼缝少;施工方便,铝合金建筑模板组装方便,可以由人工拼装,或者拼装成片后整体由机械吊装;规范施工,周转次数高,正常使用可达到300次;应用范围广,铝合金建筑模板墙体模板、水平楼板、柱、梁、爬模等模板的使用;重量轻,每m2重量不足19kg;建筑工期短,比一般模板施工快40%4~50%;承载力大,铝合金模板每m2可承载30kn;回收价值高,铝合金建筑模板残值高,均摊成本优势明显。
结语
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相比于木模板施工、钢模板施工来说,铝模板施工有着更高的应用优势。因此,模板已经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一大重要技术,但对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操作中要遵循特定规范展开,保障原材料质量,提升工程人员操作水平,创设安全施工环境,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飞.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9(04):96-98.
[2]吴仙璟.浅谈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8(35):258-259.
[3]卢增荣.论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福建建材,2019(09):88-90.
[4]古兴生.新型铝模板专项施工技术在剪力墙结构建筑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20,39(1):51-53.
[5]郑军涛.超大断面三维空间异形曲面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模板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8(5):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