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1期   作者:吴迪
[导读]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构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升建筑构建的施工质量

        吴迪
        浙江一加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 嘉兴 314213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构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升建筑构建的施工质量,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预制构件的运输、预制构件的堆放、预制构件的场内运输、预制构件的吊装等,以期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 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缩短建筑施工的实际工期,在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对建筑资源的浪费,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实施。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显著的节能效果
        施工单位能够选取部分新的环保材料进行应用,例如,能够按照居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居住空间的情况,来合理调整保温层的大小,进而实现预期的供暖作用,同时可以使得供暖成本得到缩减。
        1.2.降低建筑使用的垃圾
        应用传统的建筑方法,必然会形成相关的废弃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形成建筑污水,出现相关的粉尘污染。在建造预制装配式建筑物时,因为很多的部件都通过工厂提前准备,所以现场实际的施工任务并不大,造成的建筑废物也比较少。
        1.3对放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装配式建筑具有较快的施工速度,企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周转速度。相比于传统的建筑,可以缩减 20%的成本,形成整体房价的下调。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
        2.1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技术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考虑到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并且提高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该建筑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各种不可抗力的事件发生安全事故[5]。而住宅建筑抗震能力的首个影响因素就是预制装配式住宅各构件之间的衔接问题,想要提升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就要确保每个构件之间能够良好衔接。一般来说,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通常会使用螺栓、预制螺母等方式对各构件进行连接固定。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构件与建筑整体的稳固性,也能有效保障各构件相互连接的精度,将各项数值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
        2.2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就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并且该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对住宅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叠合板需要与作业层保持30cm 以上的距离方可进行施工,在叠合板安装时,也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以及设计图纸确定叠合板安装的朝向,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不断调节叠合板,确保叠合板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朝向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另外,如若预制叠合板为双层结构,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支架的设置,一般来说,双层结构的叠合板需要提前布置双层支架进行施工,在上半部分的叠合板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完成浇筑作业后,则需要定期为混凝土进行养护作业,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直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 左右时,方可进行支架的拆解工作。


         2.3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的安装,是确保建筑室内通风、采光等要素的重点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窗体安装的美观性,还要考虑到窗体安装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窗体的安装施工通常需要使用螺栓与墙体进行固定与连接。在安装之前,需要在墙体的特定位置预留窗体安装需求大小的螺母,安装时,只需要将窗体与预留螺母进行连接并拧紧即可。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窗体的美观性以及稳定性[1]。
         2.4预制构件的运输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场外运输是首要工作。在预制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车辆,以保证运输车辆能够满足预制构件实际尺寸的需求。根据运输路线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运输路线,设置缓冲层,固定好预制构件。在预制构件装卸过程中,要做到谨慎、小心,避免出现人为损伤。对特殊预制构件的运输,还应该采取特殊的处理办法,如对于较长、较细的预制构件,可以设置水平支架,以此降低运输过程中可能因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的材料损坏问题[2]。
        2.5预制墙板堆放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都会有大量的预制构件以及施工材料为了便于施工提前堆放于施工现场,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操作时,能够减少取料用料的时间成本,就必须规划预制构件以及施工材料的堆放方式。一般来说,预制墙板的施工通常需要由起重设备等机械设备完成施工,因此,在预制墙板进场后的第一时间,就应当将墙板堆放至起重设备作业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确保起重设备能够在需要时第一时间拿取预制墙板。除了摆放位置的选择,还要确保墙板摆放位置地面的平整性,并且要保障每块墙板之间都要使用方木块进行隔离,确保每块预制墙板都能整齐摆放,每堆预制墙板数量最多不得超过十块。在预制墙板进场卸车时,也需要严格把控预埋吊环的质量,确保吊环的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合理安排各预制构件的堆放位置,每个流水段都要有相应的预制构件,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使用预制构件进行施工[3]。
        2.6预制构件吊装
        在开展预制构件吊装工作前,首先应选好合适的吊装位置。通常情况下,在确定吊点时,施工人员会选择弯矩最小的地方。如预制构件为体型较小的柱形构件,吊装时可以直接采取单吊点的方式。还要选择好吊装方式,要综合考量预制构件的实际特性、起吊机械设备的相关类型和具体的施工现场,从而选择出最为恰当的吊装方式。此外,在吊装过程中,如发现不对称构件,为了确保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可采取吊点方式或者辅助掉线方法,以减少正负弯矩的差值[4]。
        2.7高空作业阶段完善外围防护措施
        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对外围防护措施进行完善。在缺乏外围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就会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立即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整改。以便尽可能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能够利用防坠安全平网和安全母索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防御高坠事故的发生。针对临边防护,也要采取一定措施,安全设施禁止乱动,一旦出现防护设施被破坏,应当立即进行维修,保证防护设施的正常使用。可以考虑在预制混凝土梁上的预埋挂点上,来悬挂安全平网,避免出现梁上操作人员出现意外坠落,起到一定的拦截保护效果,全方位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5]。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构件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还能提升建筑构建的施工质量,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在今后的施工中要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使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作得到顺利完成,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着工业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勉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6):120-121.
[2]李凯强,董金鑫,邱丰,赵连仲.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措施[J].四川水泥,2021(03):314-315.
[3]杜建忠.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21(06):36-37+41.
[4]朱子凌.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防控[J].居舍,2021(05):144-145.
[5]马小军,田岳龙,胡跃军,蒙立军,谭国进.全预制装配式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淡[J].建设科技,2021(02):6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