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1期   作者:张倩慧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张倩慧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 东阳 322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智能化建筑集成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建设模式,系统在应用时会与信息技术工程相结合,通过合理安排影像和监控,确保智能化建筑布线系统的合理性。基于综合布控,集成电子技术的应用可对生产智能化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资源与能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智能化建筑对节能绿色环保的要求。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智能化建造;应用
        引言
        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已经逐步迈入各行各业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碰撞检查、精细化管理、施工模拟等运用为建筑生命全周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高效模式。本文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建筑生命全周期中的应用措施,整体介绍了从设计阶段到管理阶段对BIM技术的应用成果,具体分析了BIM在建筑管理和运维中发挥的作用,总结了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造施工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人员提供借鉴。
        1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的现实意义
        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已渗透到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建筑领域内,智能化系统与建筑施工相结合,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智能化建筑集成系统的运行,集成建筑物中各个系统相互独立,通过高效协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分析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的意义,具体如下。(1)为用户提供舒适且安全的居住环境。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建筑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人们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得精准的建筑数据信息,从而节约了对智能化建筑的管理时间,提高管理效率,且系统从结构上优化了建筑环境,使用户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工作生活。(2)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通讯网络系统。互联网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依靠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网络系统,也为物业管理提供了便利。(3)对外通讯设施系统。由于城市内的建筑设计比较密集,多数建筑处于封闭状态,智能化建筑系统可以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缩短反应时间,集成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内安装了通讯设备,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安全。(4)建筑系统内包含水电系统,为物业管理提供了便利。以往的建筑管理需要每个月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查抄,但智能化建筑管理中可自动采集数据,减轻人员压力,创造出高效便利且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2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造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如今一个建筑的建筑周期在逐渐缩短,尤其是经历了新冠疫情后,对快速建设高质量建筑物的需求也显现出来。此时BIM技术的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还能确保高质量的作用也突出其重要性。BIM主要是通过对5大因素(人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的把控来保证工程质量。BIM技术能够基于建筑项目施工图纸完成对建筑场地的快速仿真,实现3D可视化技术交底。项目相关人员能基于此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分析,预知可能发生的质量管理问题,对项目存在的风险提前进行研究,做好相关应对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既定工程要求。施工材料的控制是项目质量管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一个项目而言,施工所需材料十分繁杂及庞大,错误、不合理地使用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采用BIM技术一方面可以对物料信息,包括具体材料参数、合格信息、来源等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工程检查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对不同种类材料进行有效划分,为工人提供施工方法,保证材料的正确合理使用。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管控,通过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勘察,收集整理施工质量信息,将其导入BIM信息平台,平台会自动基于前期设置的质量计划方案进行比对验证,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反馈给项目各单位,及时做出应对防止意外发生。同时,针对机械因素可以运用BIM三维碰撞监测技术。通过三维仿真建筑模型对工程中机电安装、建筑构件等进行碰撞检测,发现二维图纸中较难观测出的技术问题,并予以优化调整,提高施工质量。运用三维碰撞监测技术还能够有效的改良项目、管道线路布控的方案,更好的提高项目规划的智能化。

外界环境对施工的管理随时会起到不确定性的影响,通过将项目周边因素,如交通、地理、环境等录入BIM模型,可反应出建筑项目的真实情况,模拟可能存在的变化,预知项目风险,为工程的顺利高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建立建筑智能化运维管理的BIM共享平台
        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运维管理中的应用,要根据BIM技术的实施计划,并结合BIM技术平台搭建参与方共同使用的信息共享平台,有效保证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运维管理中的应用;要基于对建筑工程项目的BIM技术平台进行搭建,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建设方所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共享平台软件进行对接及输入,进而完成建筑工程项目个性化的BIM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
        2.3进行BIM的模型建立及优化
        在建筑工程项目有关设计及施工建设人员的协助下,BIM技术小组的成员可以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实际情况划分为土建及安装两个专业,以地上与地下两个部分分层进行建筑模型的构建,并在BIM系统中录入各专业图纸,然后综合形成整体项目的三维模型,在建筑工程项目三维模型建立之后,要及时将所有构件的数据信息录入进去,主要有建筑材料、型号、尺寸、规格以及使用位置等数据信息。这样在建筑工程项目三维模型建立完成之后,在后续运维管理过程中,系统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整个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运维管理效益。
        2.4Intranet技术与Web技术的联合应用
        在现代化建筑中应用集成技术后,不仅达到了工程建设的能源节约需求,还可以从管理角度上提升建设效率。为了达到对建筑工程使用设备的监督管理要求,联合Intranet技术与Web技术,通过WAN与LAN网络传输提升IBMS系统的集成效果。比如在某个智能建筑中,应用监督管理手段,以Intranet技术为基础进行系统的集成控制,通过对系统运行情况的分析,突出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功能。应用IBMS技术的同时,还应发挥IBMS系统内SMS系统、BAS系统、CSC系统、FAS系统、CPS系统的集成作用,通过子系统的构成连通物业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数据信息,在统一Intranet技术平台下完成对数据的实时查询和跟踪。Intranet技术与Web技术系统内拥有历史记录和数据优化的功能,可以有效实现智能化建筑监控管理的工作目标。
        结语
        随着建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智能化建造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设计阶段到管理阶段对BIM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设质量。但目前国内BIM技术的运用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BIM技术研究过于局限性,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应用体系,无法大面积进行推广应用。二是未完全发挥BIM的参数化特点,各阶段特别是设计阶段中,模型与模型之间无法建立有效连接,同一构件的多次建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BIM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单位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推动BIM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相互融合,满足智能化要求,从而推动BIM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成,黄亮.建筑智能化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08):180-181.
        [2]季凡杰,张东林,刘月君,莫盛杰,黄凤玲,罗甜湉.BIM技术在工程运维管理成本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20,38(02):96-101.
        [3]邱文钊.浅析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32):70-71.
        [4]黄亚斌.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现[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12(2):71-78.
        [5]蔡伟庆.BIM的应用、风险和挑战[J].建筑技术,2015,46(2):134-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