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1期   作者:刘俊里
[导读] 目前,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是确保建筑市政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刘俊里
        重庆丰都县中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8200
        摘要:目前,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是确保建筑市政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结合建筑市政现场施工情况来看,施工现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在混凝土施工环节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出现裂纹问题。当混凝土裂纹问题表现明显时,就会对建筑市政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为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裂纹问题的预防管理,文章分析建筑市政混凝土施工裂纹问题的形成原因,根据具体成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纹预防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城市化背景下,建筑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已演变成常见的质量通病,混凝土裂缝对现浇结构的防水及混凝土自身耐久性都具有较大影响。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控制成为建筑行业亟需解决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常见裂缝分类进行总结,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通过对混凝土减缩剂进行相关试验,为后续裂缝发展得到有效控制提供思路。
        2、混凝土定义
        混凝土以水泥为主材,掺入一系列的化学物质等,按照科学配置,由适当比例的坚硬人造石均匀搅拌而成,具有致密和硬化的形态特征。我国关于混凝土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结构物最小实心尺寸至少为一米的材料,或由于温度而形成凝胶材料变化而会造成裂缝的产生。国内专家普遍认为,坚固的建筑物被倾倒在现场或地下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中,容易导致裂缝的结构收缩统称为混凝土。在一些文献中,混凝土的概念更加注重以下两点:一是截面面积小,在所有方向上都必须至少大于八十厘米;二是由于温度而导致的裂缝,通过砼构造能够达到。
        3、建筑市政混凝土施工裂纹问题的形成原因
        3.1施工材料
        对于施工材料质量而言,如果施工现场所选用的混凝土施工原料缺乏质量保障,那么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流程就很容易受到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不佳问题的影响而出现结构裂纹问题或者局部坍塌问题。结合当前施工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薄弱,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材料质量审核工作缺乏执行力度,导致不达标的混凝土材料混入现场,引发施工质量问题。举例而言,如果水泥水化热程度超出施工标准或者粗细骨料级配不合理,在正式应用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结构裂纹问题。
        3.2混凝土搅拌过程造成的裂缝问题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如果出现振捣不充分、施工工艺不合格,则极易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如果搅拌时间超出了规定要求,入模温度也未能实现较好的控制,均极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具体分析如下:如果浇筑速度较快,水泥材料的水化过程就会导致热量的一次性释放较多,导致裂缝的产生;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入料的温度也会相应提升,尤其在夏季更要注意此类问题,温度的提升极易导致温度不均匀而产生裂缝。温度差会导致混凝土收缩性能变大,其收缩会受到钢筋的约束,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再一个是混凝土搅拌如果超出了规定时间,则易导致材料的离析现象,这一现象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3.3施工及养护原因
        倘若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振捣速度过快或者存在漏振情况,就会使钢筋混凝土的均匀性与稳定性遭到破坏,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使用该混凝土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倘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阳光较为充足或者风沙过大,就会使混凝土出现大幅度收缩情况,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倘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也未能对混凝土进行日常养护,也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例如,混凝土公路路面车辆出现超负荷运载,就会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情况,使得混凝土建筑物出现裂缝。


        4、混凝土裂缝防治对策
        4.1做好建筑物设计工作
        施工建筑设计师图纸设计阶段应对施工建筑物中的“抗与放”的关系予以充分考虑。在设计过程中,“放”主要是指施工建筑物需要为防治裂缝留有充足的余量,防止建筑物因内部结构轻微变化或者外部结构轻微变化而出现裂缝。“放”在施工设计中应防止混凝土拉力过于集中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建筑物可能出现变形的情况。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收缩裂缝进行防治,可以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添加适当的膨胀剂,以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情况,还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此减少钢筋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情况。
        4.2材料层面
        (1)在考虑构件的作用以及所处的环境后,采用适宜的水泥品种,尽量不要采用细度过细的水泥。(2)对石子等用料含泥量和级配均要认真检查,如果发现用料含泥量和级配不符合要求,要坚决禁止使用。(3)在选择掺合料之前,要慎重考虑其是否能减少水泥用量、是否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等,然后,按要求确定所加掺和料的实际占比。(4)混凝土制作环节要派专人检查用水量,不允许随意添加水分,若果需加入膨胀剂,则要根据试验来确定其在混凝土中的实际占比。(5)必须在考虑现场的具体情况后,来调整配合比,不能仅凭经验来确定配合比,并且要严格控制干缩率等指标。
        4.3强化对于过程温度的控制
        很多裂缝产生的因素均与温度息息相关。①通常入模的温度应控制在30℃~36℃,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控制在小于50℃的范围。②控制好单次浇筑的厚度。尤其在天气温度较高时,控制厚度的主要原因是利用浇筑层及时散发热量,厚度控制好其散热的效率就会得到有效提升。③科学利用冷水技术。对于碎石材料可以实施冷水冷却,确保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可采取边施工边冷却的方式,如在建筑物表面喷洒冷水以冷却降温,达到较好的控温效果,避免内部温度升高而产生裂缝。④适当加入塑化剂以控制水泥的含量。水泥含量低了,自然其产生的热量也会相应变低。⑤施工环境也非常重要。避免温度较高或较低的天气,夏季应尽量选择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施工。
        4.4裂缝的处置方法
        (1)表层修补:对于处在表层的细小裂缝,可涂抹环氧黏结剂,或填入水泥灰后压实抹平,这样处置后,就会使表层的裂缝消失。(2)充填法:对于比较深的裂缝,可轻轻剔除缝隙附近的松动混凝土,然后,向缝隙里面注入细砂浆来进行弥补。(3)灌浆法:灌浆法分为两种,一是压力灌浆法;二是化学灌浆;前者一般用于修复宽度超出0.5mm的裂缝;后者一般用于修复宽度在0.05mm~0.5mm之间的裂缝。
        5、结束语
        总之,为确保建筑市政混凝土施工裂纹问题得以减少,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承担起自身的主体责任。坚持按照建筑市政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对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与此同时,在现场施工作业期间,施工人员应该加大对原材料质量以及外加剂质量的控制力度,立足工程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以及外加剂进行安全应用。相信在全体施工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建筑市政混凝土施工裂纹问题将会有所减少,为建筑市政工程主体质量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潘艳杰.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09):125.
        [2] 王锐.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5):25-26.
        [3] 陈锋.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J].低碳世界,2018(04):155-156.
        [4] 李东海.解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的预防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02):1-2.
        [5] 李路.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的预防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