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门志刚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门志刚
[导读] 摘要:针对近期国内建筑工程施工工地重特大火灾事故频发的现状,结合火灾引发的原因及施工过程中的不重视,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与火灾预防的对策。
        身份证号:37052319920221XXXX
        摘要:针对近期国内建筑工程施工工地重特大火灾事故频发的现状,结合火灾引发的原因及施工过程中的不重视,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与火灾预防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消防安全;隐患;对策       
        0 引 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领域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的趋势发展,复杂的结构形式给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由于建筑工地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和管理漏洞,以致施工现场屡屡发生火灾,造成了不少的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事故[1]。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       
        1.1施工现场火灾隐患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施工现场的局限性和施工现场建筑物密度大是导致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另外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往往是由极易燃烧的泡沫苯板组成,是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工程技术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普及不够,安全设施严重缺乏等是导致火灾的人为因素[2]。       
        1.2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安全消防责任意识,没有制订相应的建筑工程安全消防负责人防火责任制度、没有定期对建筑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消防安全培训以及消防安全教育,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建筑工程火灾灭火疏散应急预案缺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动的明火审批制度没有落实,建筑施工中的用电、动火等审批手续不规范。       
        1.3施工现场的违规操作现象分析       
        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往往需要使用到电气焊割,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违规操作,就会直接的引发火灾;电线应该穿阻燃管的用一般绝缘管代替,有的装了接线盒却不装盖子,有的甚至连接线盒也省,从而引起短路打火;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乙炔、氧气、油漆、防水涂料、稀料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由于通风不良,不易挥发,易在局部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者火花会导致建筑工地发生爆炸现象。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防范对策       
        2.1 切实落实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责任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开始前,需要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并要求施工单位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并不断监督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任务[3]。
        2.2 强化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各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时到施工现场所在地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进行消防登记备案,认真接受消防部门的安全消防审查[4]。

       
        2.3 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消防设备的配备及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较大,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临时消火栓,尤其是在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分,要求其具备消防水桶、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基本的消防器材;而且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必须明显、易拿取,同时表明“消防器材,不得挪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要求其具有稳定的消防水源供给,尤其是在设备安装阶段,必须保障水的供应充足以及相对应的消防水管等消防设施;同时要求建筑施工现场内要在楼梯间以及出入口设置临时的醒目标志,并及时清理建筑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5]。
        2.4 强化建筑工程的消防宣传与安全培训力度       
        公安消防部门应根据平常的消防安全宣传以及社会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大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的预防以及各种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同时也需要强化对建筑工程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不同岗位人员的有关安全消防法律法规、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以及保证安全施工过程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对于施工现场,则需要重点对施工人员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正确操作方法,通过讲解消防安全预防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的掌握工程建设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生产工具,不同建筑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消防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咨询制度,成立专门的用于为消防安全问题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的机构。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能够切实有效的进行,而且这种发展趋势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时期不断发展的需要。消防部门在建筑消防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职能上的转变,加强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中间机构的接入能够大大减少公安部门的工作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重要的工作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加强其他途径的管理和监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管理和监督所发挥的作用,也能更好地完善消防管理监督体系,有利于不同部门的协作和配合,能够防止重复建设或者是权责机制不明确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不断加强对专业人员培训与教育,通过培训,深入学习领会消防技术规范条文,交流消防新科技、新技术,从而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强化专业素质,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并认真落实岗位资格制度,进一步缩小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之间存在的技术断层,全面加强公安消防机构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督促专业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工作质量。       
        第三,积极发挥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消防中介服务组织,让中介服务组织承担一些消防监督具体技术工作,实行有偿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特别是在公安消防机构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领域建立和推行中介服务制度非常必要,将消防设计图纸审核、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等具体技术性工作交由中介服务组织去做,中介服务组织实行有偿服务,守法经营并承担法律责任。       
        最后,充分发挥保险业的作用。在建筑工程设计初期就引入保险,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双管齐下,使保险与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互帮互利,紧密地结合。一项建筑工程,其建筑设计是否合乎消防安全的要求、消防设施是否齐备,整体的消防安全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保险费率的高低。消防安全条件差,保险公司认为风险大,可以不接受其投保。       
        3 结 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问题需要在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的监督下,由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市场领域的安全、稳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周 军.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5-18.       
        [2]代忠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1(1):20-22.       
        [3]孙 鹏.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防范措施[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51-53.       
        [4]汪根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J].建筑施工,2010(10):31-33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EB/OL].[1998-04-29].http://baike.so.com/doc/63944.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