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水利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应用广泛。水利信息化是水文水资源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而GIS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具有水文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水资源数据的可视化等功能,对水利管理开发利用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及时、准确、高效的GIS系统是水文水资源部门的重要工具,具有突出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
关键词:GIS技术;水文水资源;应用分析
引言
为了能够紧跟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逐步提升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将GIS技术应用到水文水资源的各个领域,开展指定区域降水量计算、地下水勘察等多项工作。从传统形式的高消耗、低效率模式逐步向统筹规划和信息化方向转变,在实际开展水文研究与保护工作期间就能够紧紧结合水资源的特点,对水资源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有利于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本文从GIS技术内容以及发展趋势入手展开阐述,并针对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实际应用表现进行全面探讨。
1GIS应用功能及优点
GIS技术与水文水资源领域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出其技术优势,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GIS技术可以及时采集所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数据的时效性。GIS所采集的数据可以反映出监测事物的当前状态,并且具有良好的空间性,能够提高空间信息的处理水平,确保数据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GIS技术具有不同的比例形式和坐标系统,从而可以保证空间数据得到有效的转换,实现对数据的标准化管理。GIS技术可以及时对不同的空间模型进行构建,并建立完善的连接机制,确保数据得到共享。在应用GIS技术时,需要结合其所构建的模型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为数据输入工作做好一系列准备,使数据信息得到统一的处理。GIS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可以及时对其所模拟的结构进行分析,使用户能够直接了解相关的内容。在GIS系统中有专门的视图,这样就可以保证模拟信息得到更加直观有效的处理,相关人员也可以及时根据信息了解水资源的情况,并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工作人员获取报告之后,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报表中的内容进行模拟,使报表内容更加直观,在研究水文水资源时也会有充分的依据,从而使工作效率提高。
计算机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作为GIS技术的辅助工具,确保水文水资源数据得到全面的管理,使数据更加安全可靠,还可以为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使水文水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2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洪水预防监测
在流域水情预测中应用GIS技术,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自动报警系统,通过有机融合流域GIS系统和气象监测系统,对流域内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位状况进行研究,一旦水位超过相应范围马上自动报警,从而实现自动报警功能。②明确模型中所需的参数信息,借助GIS技术来获取河道的坡度、深度和河流下渗参数等大部分模型参数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录入相应的预测模型。③模拟水文水情,借助GIS模拟技术和数字地图,对水文水情进行动态模拟,从而正确、合理地判断洪峰。④开发水文模型,结合当地水资源情况对相应的水位模型进行开发,以便人们更加深入研究当地水资源;同时,有机结合GIS技术和气象监测站的信息数据,对当地的降雨量进行计算,借助模型对当地水文水情进行预测,从而科学合理地预测旱灾和洪灾,为相关部门开展相应的防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⑤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对之前建立的水文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科学预测当地各区域的水资源变化情况,再对水文模型进行有效利用,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科学的水文水情预测结果。
2.2GIS技术在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
能否准确开展地下水勘察工作,对于能否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帮助。开展地下水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明确指定区域地下部分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地质状况、地下水流、含水层的实际连通程度和边界等内容,其是提升地下水规划管理效率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实际利用GIS技术对地表水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在GIS技术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地表水的来源、储存量等各项状况,进而获取非常精准的空间数据。通过对获取的各项空间数据进行利用,构建空间模型,能够更加直观、详细地表现出地表水实际分布规律。在实际对地表水资源进行高效规划和管理期间,GIS技术也能为地表水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在落实地下水勘察工作时对GIS技术充分应用,积极构建地下数据库系统,将实际勘察的地质结构、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开发状况等信息数据直接储存在地下数据库系统中,还要对与之相对应的索引进行设置,能够为后续各大用户查询和使用信息数据提供便利。
2.3在水污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水污染范围进行合理的掌握与规划。将GIS技术应用在水污染管理中,可迅速收集水污染分布数据和水污染程度数据,然后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现,方便相关人员获取更加精确的水污染数据,从而制订出有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减少污染。同时,相关人员为了进一步明确控制对象,可以借助GIS技术来继续开展相关工作,搭建数据信息库,并通过数据开展模型组建和完善任务,从而对当地水污染状况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掌控。
此外,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GIS技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该技术具有空间数据采集功效,通过将水质模拟技术与网络分析作用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污染状况进行较好的模拟,以便相关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对象,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事故处理方案。
3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趋势
第一,做好GIS系统应用规范及应用标准的设定工作,建立更加统一科学的GIS技术管控标准。积极引进先进国家的GIS系统开发经验,确保GIS技术的应用能够上升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高度。
第二,建立水文水资源地理空间数据库,确保建立的数据库能够具备标准化、规范化特征,为后期使用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依据。例如,依照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建立特色水情、雨情数据库,为该地区旱涝灾害的评估工作提供专项理论依据。
第三,建立水文水资源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为该系统的完善及优化工作投入充足人力及物力,最后,分步实施系统,在最终功能成熟后实现全面推广,使我国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水平以及水环境管理质量能够在根本上得到提升。
结语
将GIS技术应用到水文水资源各个领域中,是现代化社会开展水文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在社会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GIS技术的直观性和科学性优势,在解决传统模式下水文水资源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文水资源指定区域降水量计算、水文情报预报及防洪减灾、地下水勘察等工作效率,进而为其提供先进技术支持。此外,在GIS技术的辅助下,还能提升水文水资源处理以及分析的真实有效性,在及时获取各项信息数据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水资源保护效率。
参考文献:
[1]林祚顶,朱春龙,余达征,等.水文现代化与水文新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刘持恒.浅谈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J].四川水利,2020,41(1):107-110,115.
[3]张腾飞,高多多,魏广.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20,32(8):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