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陶余苗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陶余苗
[导读] 摘要:现代化测绘数据分析是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文章以探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现代化测绘数据分析是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文章以探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化测绘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引言
        近几年,测绘水利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极其迅速,以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撑,无人机低空遥感器探测系统、激光扫描系统、连续高速运行的参考站以及网络等极大地改变了水利工程中传统的测绘模式。在我国水利基础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人员在现阶段所使用和需要的地形图已经逐渐演变为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三维地形图等可视化的规划设计需求。
        1无人机航测技术
        1.1内部处理
        (1)数据准备。在针对数据进行准备的过程中,无人机航测飞行完成后,要着重做好位置和姿态的系统处理工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航拍照片的位置、航向和倾斜倾角,使照片本身的偏旋角度得以有效调整,结合具体的应用需求,使相应的角度和条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进一步结合具体情况做好数据的准备和处理工作,然后通过数据创建出更科学合理的地理图片,通过这样的方式,更有效地进行控制点的设计和布局,同时对各类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存储和管理,从而使相应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2)数据计算。该项工作主要分成4个步骤,分别是新建项目、增加控制点、数据处理以及数据的导出。如果是新项目,要导入拍摄的图像和数据固件图像的设计坐标,确保相应位置信息得到有效匹配,并且要构建更有效的参数,然后实施相对应的数据处理,针对各类数据进行精准有效的计算,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1.2外业处理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无人机航测外业流程主要包括:控点布设→航线设计→飞行作业。在控点布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设置工程控制点,每260m设一个点,因实体工程大多都在地势较复杂的地区,通常情况下进行人工测量将面临极大的难度,同时其测量的精度不足,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有效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效采取1∶1200比例尺,针对所在地区的地形图进行测量,从实践中来看,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各项工作比较烦琐复杂,对此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订相对应的布设控制点方案,有效利用GoogleEarth软件针对所测区域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定位,确保每隔200m布设一个相对应的控制点位,针对地势比较起伏复杂的区域,要有效标记。通常情况下所涉及的设计宽度为15cm,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有效分辨地面为6cm的影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普遍采用空中三角测量和GPS测量方法,空中三角测量用DATMatrix软件做好空三加密,然后进一步结合地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区控点布设,然后通过有效的自动匹配模式测量相对应的像控点,以此使误差有效排除,确保无人机航测数据更加精准有效。
        2数字化测绘技术
        应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完整而系统地应用到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效率优势和制作优势,提升水利工程的测绘质量,将数字化测绘技术更好地内化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进程之中。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要确保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强调调焦与对准、测量与定位等关键环节,确保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恰当性和合理性,使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平台能够更好地达到数字化、信息化目标,使基础信息平台在水利工程测绘、施工、管理中发挥出更多、更广、更深的价值和功能。

第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应用过程中要重视通用性和兼容性。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信息加工的优势,整合和重构不同项目、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数字化测绘成果,将测绘技术以数字化和直观化的方式加以呈现,使数字化测绘技术成果在基础信息平台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全面化、系统化的应用,使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平台成为数字化测量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要建立必要的校验模块和记录空间,详实记录不同阶段、不同过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的数据和信息,建立水利工程基础的完整信息,为科学决策、全面应用基础信息平台提供保障。
        3 GPS-RTK测量技术
        3.1水利勘测
        应用GPS-RTK技术针对复杂的水利工程测绘环节进行测量,可以结合动态测量和静态测量的优势,实现一体化的水利勘测方式。水利测绘主要由静态测绘和动态测绘两个环节组成。其中静态测量主要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建立起一些列的基础操作网络,形成高精度的基本服务框架,对于动态的测量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和后续数据加工;动态测绘主要是通过GPS-RTK测量技术实现对于流动站放样工作的载波传递和绘图操作。这就需要对于流动站的工作有一个精准安排,准确指定放样流动站和绘图流动站,是他们能协调工作。
        3.2河道地形测量
        在水利测绘工作内容中,需要对河道以及水下情况进行测绘,但是水下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且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在以往的水下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使用测深仪、全站仪、六分仪和三杆分度仪各种仪器实施测量,但是这种传统的测量方式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测绘数据的精度和范围无法保障。在河道地形图测量中GPS-RTK技术的主要操作方式如下:连接电脑、测深仪和PTK等相关设备,通过导航软件将相关的测量点准确定位出来,并且由导航软件作为指导,使测量点可以在指定的位置不断地移动,随后在电脑中导入测深仪和PTK测量出来的信息,由河道测量软件有效地处理存储于电脑中的数据,将河道地形图绘制出来。
        4 CAD辅助技术
        20世纪末出现的CAD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软件,带着其技术及便捷性受到企业的青睐并加以推广而应用于诸多领域。在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环节中,CAD技术优势逐渐凸显,可将其和AutoLisp语言做到极大程度结合,继而编制出所需的计算程序,对多种数据进行计算而获得所需结果。水利工程涵盖诸多复杂计算环节,对不同体形的衔接有着较高要求,对其相交线的绘制应做到精细,必会用到几何学知识,若只借助计算器则无法保证效率与结果的准确性,故需要通过CAD辅助技术来用图形测量来完成直观计算。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巧用Auto-CAD技术来建立起数字化的模型,通过点坐标查询的功能来完成繁琐工作,给工程测算带来切实有效的辅助,使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程度提升,数据的准确率也极为精准,各测量环节的误差也在细致化操作中减少到最小,使模型的建立与实际情况更为契合,凸显测量技术的有效性。
        结语
        科学技术的引入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手段开始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借助多种较为先进的技术来完成高难度的测量工作,使所获得的数据呈现出全面和准确性,通过整合技术与计算将工程信息做到科学管理,供相关部门随时使用,凸显工程测量体系在新时期下的完善性,使后续工程建设朝着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方向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谷向福.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测量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231.
        [2]熊锦江.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分析与实践[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2):85-86.
        [3]施许君,陈磊.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2(25):325,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