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明
济南黄河河务局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32
摘要: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施工活动,以此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这也是对人民安全的保证。相关的施工企业也应该积极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及时找出问题,并且使用有效方法处理问题,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推动水利工程的良好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有效措施
引言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管理水平决定着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需要保障自身具备合格的质量才能符合合同对整体的要求,才能够进一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劣决定了企业获取的利润、企业商誉的保持乃至未来的发展。就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而言,各项施工工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技术与技术管理章程,这些条件才能帮助企业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推进水利工程获得进一步发展。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1.1水利工程的发展情况
水利资源对民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这主要是受我国地理条件影响的。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便于季风气候对内陆的影响,为降雨奠定了坚实基础。降雨量的分布也不均匀,西北地区降雨量比较少,沿海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受降水分布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需要兴建很多的水利工程,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水利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工作人员加强联系,通力合作,为水利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1.2技术特点和重要性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分配和利用,需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我国水资源从总量上来看并不丰富,所以对高质量的水利设施的需求量显得尤为迫切,需要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完善的水利设施能对水资源起到良好的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一旦水利设施的质量不达标,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灾害,除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外,甚至还有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财产上的损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和季节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对工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地理条件还会对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设置在河流的上游,这给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其精确度,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有关的施工技术要点,本文主要从围堰技术、混凝土加固技术、防渗墙防渗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士。
2.1围堰技术
在运用围堰技术之前,应该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从而确保围筑物的工程质量,帮助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水利工程之前,应该先明确围堰工程将要使用的技术以及方式,从而选取合理的堰体土石以及防渗体黏土,在将它们进行填筑前,还应该明确围堰结构将要使用的原料,从而保证围堰作业的过程中所有环节和工序都能够密切连接,而且应该依照实际的堰体结构来选取施工的方式。在运用围堰技术开展水利工程时,应该注重质量控制的重点,保证围堰工程的质量。在运用围堰技术时,应该选取一侧进行开挖渠底作业,接着做好围堰基础工作,将水中的杂质进清理干净,再开展黏土和石料等的填筑作业,当水利围堰到达规定的高程之后,再开展出口段的工程作业,当水利工程建设完毕之后,应当及时处理围堰结构。
2.2混凝土加固技术
在开展水利工程时,运用混凝土加固技术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质量。所有建筑物的施工都是需要混凝土来完成的,而且对其的使用量也是相当巨大的,因此企业施工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关于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也是具有一定要求的,要保证混凝土的制作原料比例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不能为了节约材料就不按比例要求去做。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方案的要求,在进行制作时也应该要搅拌均匀。混凝土的使用可以使水利工程变得更加稳固,对其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品质良好的混凝土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牢固性,质量上佳的混凝土可以增强地基的抗压能力,从而增强政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3防渗墙防渗处理
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防渗处理技术是被人们普遍应用的技术,该技术通常被运用在粒状地层的作业环节,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地掌控墙体的厚度,并且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非常高。同时该技术也非常灵活,可以依照不同的施工地点和水利环境,运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不但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还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的成本费用。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技术管理的创新
要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于技术的管理,要加强技术关键就在于要实施强化创新机制,管理部门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还要将技术管理进行升级,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网络,锻炼管理人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时处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累积经验,优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3.2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方案
实施有序施工的基础就是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针对工程建设要有完整的计划,管理部门需要集合众人的指挥制定出符合当前实际的计划预案,其中包含了对成本的预算投入、工期的时间规划、施工整体推进计划安排及材料购置情况等各个层面的计划。要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计量,同时严格执行计划内容,形成有序且高效的管理模式,推进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不断提升。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遭遇这类事件时能够保持良好状态,积极且有条理地处理相关事件。
3.3优化选拔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技术管理部门针对管理人员的选拔需要进行制度层面的优化,在选拔人员具备良好管理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选拔出能力出众、较为细心、对技术有一定了解的管理人员,要坚持踏实肯干、不能急功近利。选拔完成之后还需要经常带领管理人员实施外出考核,累积工作相关经验,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于优秀的员工要采取重点培养的模式,培养学生技术层面的知识与技能。除了培训之外,针对优秀员工还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便于激励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培养管理人员细心观察、提升专业素养的习惯。
3.4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的评估与监管
水利工程中最注重的就是工程质量问题,一旦出现质量上的纰漏就很容易造成巨大的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实施严格的把控,针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细化控制。管理部门针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内容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章程,依照章程内容严格实施管理和检查工作,保障施工的每个步骤都处于严格管理之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针对工程质量实施有序的检查及验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质量问题。所以,施工企业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技术,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改进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中.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四川水泥,2020(9):303.
[2]孟宪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思考[J].居业,2019(9):90-91.
[3]高松.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