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期   作者:陈运照
[导读] 风景园林的建设需要秉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稳,
        陈运照
        身份证号码:46003319750720****
        海南省海口市  570206

        摘要:风景园林的建设需要秉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稳,不能为了实现风景园林的美观度就打破原有的环境,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时需要将科学性、经济性、适宜性、合理性、平稳性贯彻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本文就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
引言
        城市建设一直呈现直线递增的状态,这就对风景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往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已经滞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专业技能较弱、设计方案不合理、准备工作不充分、植被成活率低、部门之间协作力较差等问题,不仅延长施工的周期,加大项目成本,而且还会降低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品质,使之达不到所期望的目标。因此,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探究所产生的问题,对施工过程进行升级和创新,以保证风景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
1风景园林工程的内涵
        风景园林的建设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地理、生态、建筑、美学、历史等学科。风景园林不是简单的植被设计,而是涵盖了城市特点、民风民俗、建筑特征、城市文化等,它像是一张城市名片,向人们展示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在时代变革中,风景园林的理念和设计风格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现代特色更为明显。与此同时,风景园林与民众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是一种精神的展现,人与景都是风景园林建设的基础要素。
2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由于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气,以及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使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也威胁着民众的身心健康。而风景园林的建设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助于环境的改善,随着绿植面积的扩大,还能够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调节湿度和温度,为民众营造一个更加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2)环境美化,缓解心情风景园林的设计会将建筑物与景观有效融合,根据城市特色设计出更多具有艺术感的景观,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与此同时,绿植有吸收噪声的作用,树木可以阻挡噪声的传播,当民众处于风景园林中,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美丽的景色,使人放松心情,缓解情绪。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3.1技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在具体开展施工管理活动时,施工人员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导致规范性和标准性不足,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和进度都产生不良影响,无法顺利开展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施工。同时,有的管理部门由于缺乏严格的制度,导致职能划分模糊,责任不明确,有的工作重复,浪费了资源。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划分各个人物,加上管理人员对技术管理重视度不够,没有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导致风景园林施工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3.2各部门之间协同力较差
        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个建设环节非常复杂,而且每个环节所关联的部门较多。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每个部门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不同,如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就会阻碍信息的传送,影响部门之间的协同力。如果各个环节衔接不到位,在工作中就很容易产生分歧,降低工作效率,影响风景园林工程的顺利开展。
        3.3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偏低
        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是直接影响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会降低施工效率,而且还会给整个项目带来安全隐患。有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所招募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整体偏低,大部分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另外,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导致施工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缺乏端正的工作态度,在施工操作中随意性较强,不遵循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对设计方案也并未理解透彻。除此之外,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也较薄弱,导致种植操作有误,植物受到损坏,降低了植物的成活率,使施工品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4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
        4.1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落实施工技术质量的保障,为此,应当做好管理机制的构建,明确划分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加强改善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力度,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做好考核机制的构建,加强考核和改进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将施工现场的实际问题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关键的施工环节,加强指导监督施工现场,由专门的人员监督管理现场,确保施工流程落实。例如要由专门的人员监督定位放线工作,严格规范定位放线的规范性,加强检查施工作业,将放线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水平提高。在采购苗木方面,加强筛选供应商和材料,加强监督管控运输过程,将苗木质量健康水平提升。要通过改良、调节PH值等方式改良土壤,及时进行不良土质的换填。
        4.2完善前期的准备工作
        (1)了解园林技术的基本情况和设计要求:要做好工程,必须全面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要求,包括工程范围、预算、工作量、施工时间等。与此同时,还要与项目设计师进行沟通,熟悉和审查设计图纸,以便更好地理解设计思路,完成项目。(2)收集各种与景观工程相关的信息:景观工程不仅仅是绿化植物的种植,也是一系列环境工程。园林工程施工前,供水、供电、地下管线布置、土质、地下水位等资料,应作为工程的组成部分,并作为工程设计的评价依据。
        4.3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力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应将目标进行拆分,明确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职责,纵观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方向,统筹部署,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组织讨论和解决。还要提升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让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能达到施工要求和效果,使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更加流畅和有序。
        4.4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在进场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施工人员明晰操作标准、操作流程、安全准则等重要内容,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施工。其次,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尤其是植被的栽种、操作手法、灌溉与施肥、植被养护等内容的培训,并提升施工人员对设计方案的理解程度。最后,还需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落实责任制度,将个人利益与施工品质关联在一起,既能保证施工安全,又可促进工程的有序开展。
        4.5加强施工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
        景观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是确保景观工程质量的基础。管理者应重视养护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植物生长是一个不可知的连续过程,其存活率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未能及时浇灌、施肥等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将会导致植株发芽甚至死亡,支架未搭好、不及时切割等,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工程的顺利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市容市貌,给民众创建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拉近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要想提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品质,就需要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力,使整个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更加顺畅。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的变革,使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推陈出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确保城市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琛.关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1).
[2] 涂艳.浅谈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
[3] 陈锦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研究[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2).
[4] 冯美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9(24).
[5] 韩鹏龙,朱志兰,郝玲娟.浅谈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