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静
四川省中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从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在施工管理与造价控制等方面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与讨论。建筑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常常涉及多个部门与环节,需要对施工期间的资金、工期、生产资料以及设备等要素进行合理分配,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关键词:建筑造价;施工管理;有机结合
引言
建筑工程需要寻找合适的建设企业,而相互合作的最终目的是都要获得经济利益,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如果未能盈利对其产生的影响是较为巨大的,所以在当前的施工管理上,完成设计之后应当针对设计与施工进行成本预测,最终制定相关管理方案,如此一来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而在传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实际的管理效果,因此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相关的成本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完成对成本的实际规划,综合保证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筑企业随着我国市场发展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工程造价已成为建筑企业高度关注的内容规范,工程造价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的工作,在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政府宏观调控。同时企业还需要拥有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按照自身发展要求自我优化,跟上行业发展节奏,利用工程造价管控确保各环节支出成本在合理范围中,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促使企业健康、安全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到竞争过程中,还应该提升内部控制能力,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开源节流的方式下,降低无用活动对工程成本形成的损耗,提升项目效益,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均达到标准的情况下,积极的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保证建筑施工按照要求进行。通过科学的管控节省不必要的支出,通过科学的管控,确保工程花费的成本在合理范围中,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对企业实现发展目标、持续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2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措施
2.1开展二者互相监督机制
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既存在着矛盾,同时也存在着高度的契合点。为此,在二者工作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起有效地互相监督模式,使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共同提高二者的工作效率,创造出建设项目的最大价值。首先,在涉及到建筑造价方面的问题时,造价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具体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案进行统一了解,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因素的环节,例如高危作业、或是不利的现场环境等因素,需要进行特别关注,并以此为基础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协议,保证在后期出现人员安全问题或工期延误问题时,为相关的索赔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监督工作提供保障。
2.2明确工程合同价款
合同上的价款对于工程中的造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严格审核合同价款的合理性是基础环节,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施工阶段造价过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合同上的价款主要包括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管理支出以及利润等,分为可调整价格合同、成本酬金合同、固定价格合同三种类型。在具体的合同拟定阶段,应当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其中,可调整价格合同多适用于工期长、项目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且施工难度无法明确规定的工程;成本酬金合同是指按照实际工作量支付工程成本与承包人酬金的形式;固定价格合同适用于工期短、技术简单、项目规模小的工程。
2.3建立制度规范,约束管理行为
土地流转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制度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保障,在有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使工作的目的更加明确,同时还能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行为进行实时的监督,有效地维护了地区发展的环境。承包土地经营权和规范土地流转项目等重要的举措,都应该作为核心的部分应用到土地流转制度中。土地流转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二者都得到落实的情况下,才能够保障信息管理技术和处理档案的方式更加规范,在保护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使工作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提升。生产资源和农业资源都是生产经营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土地流转制度得到落实之后,需要继续的将生产经营制度作为一种辅助措施,持续的为其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协助。在农民群体参与到其中之后,流转的土地也能够通过完善的经营制度而得到完善的管理。在如今不断推进新建设的前提下,应充分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和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引领作用,使产业能够实现链条化管理,各项资源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整合并发挥出应有的潜能。同时,应充分发挥出基层地区基础设施的作用,争取早日带领地区开辟提升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2.4更新理念,优化方法
推动我国建筑施工造价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是保障我国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必要需求。相关的建筑企业与建筑工程人员,都应转变传统的造价管理意识,提高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真正认识到施工造价管理工作的效果,对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整个建筑业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让各个建筑企业与建筑工程人员,都能够以正确的造价管理意识和行为,开展对各个建筑施工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随之不断提高造价管理的效果,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加快建筑企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相关的建筑工程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筑企业领导者的培训与考核,使其能够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与目光,使其能够将现代化理念与造价管理相结合,实现对各个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有效管理,促使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高效提升。由此,使建筑企业能真正认识到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对工程造价人才的有效培养,使基层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同样能树立正确的造价管理意识,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情况,灵活地调整相应的建筑施工造价管理方法,一步步提高施工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使得建筑企业能够朝着更高层次快速发展。
2.5强化施工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明确项目建设要求,完成施工工序组织工作,以此降低工程造价,采用科学的施工工序组织方式,可以优化内部资源,确保施工所用的资源均可按照方案主体目标合理的应用优化人力资源、材料资源、设备资源,并按照施工进度要求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各环节工作能够无缝衔接,以此提升施工作业水平。
结语
无论是工程管理工作还是造价控制工作,两者都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施工企业与地方政府应当共同协作,针对目前施工企业缺少完善的价格机制、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困境,积极引进市场机制,以代替政府的行政干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及时更新信息化技术与设备,提升资源的共享性,从而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16):36-37.
[2]蒋芳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有效措施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08):161-162.
[3]谭菊香.探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低碳世界,2020,10(07):200-201.
[4]洪重诺.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133-134.
[5]韦顺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6):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