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期   作者:王诗皓
[导读] 建筑业属于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王诗皓
        西北(陕西)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摘要:建筑业属于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建筑工程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开展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BIM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从而探讨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1导言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行业整体规模一直处在持续扩大的状态。但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水平一直和经济条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是受到多方面影响之后,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普遍较差,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工程造价中,可以通过造价预测、造价控制的方式实现工程成本管理,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
        2BIM的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可以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看作是某种模型,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模型,而是一个相对完善的模型系统,其最初诞生于美国,该模型在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引入BIM技术,可对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深入分析,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建筑模型,借助该模型可对建筑工程各个工作环节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解读,使传统的平面图纸转变为立体化的三维图纸,从而能更加清晰、直观地表达建筑的相关内容。和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相比,BIM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在技术水平上实现了质的突破。在工程项目开展的各个时期,借助BIM技术可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信息,从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奠定牢固的技术基础。在数据信息的提取上,BIM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突破,不仅如此,其还能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有效发挥作用,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竣工等环节。BIM技术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不同的思路,实现了对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改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3房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造价管理理念问题
        现阶段,在房建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的造价管理理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设计相关的造价方案时,考虑的问题过于片面,没有认识到事前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将成本控制的思想落实到各个环节,导致许多工作展开时受到一定的阻碍。另外,造价管理理念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造价人员能力不足,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工程中存在各种浪费现象,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
        3.2信息处理速度偏低
        目前,我国正处在定额计价以及清单计价并行的阶段,在完成交易之后,需要基于工程量的具体数值,完成相应的计价工作。由于在编制清单时,涉及的范围较广,而且包含多个不同项目的内容,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在施工时,由于场地条件较为复杂,所有信息都没有全面公开,成本控制难度大幅度提升,进度控制也不够合理。在支付进度款时,没有任何内容可以参照,信息资料的收集也缺乏完整性,处理效率也不高,导致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
        3.3工程造价方法问题
        房建工程涉及多个项目,包括基础施工、主体施工等多个方面,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等与工程造价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阶段工程造价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有些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存在落后现象,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工程的发展要求。造价人员与现场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追踪,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4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1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BIM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可视化及参数化,既能依靠新建的模式获取,又能基于早期设计的模型进行修改。在前期决策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针对以前的模型对其细节内容进行优化,并通过3D空间设计,找出一些多余和缺失的构件,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或者去除措施,从而得到一个对应的虚拟模型。造价人员在拿到模型之后,通过细节处理,可以对资金投入展开估算,把握每一项资金的投入,确保估算更具精确性,使决策活动更为合理,以防超出预算的情况发生。
        4.2工程项目设计方面的应用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BIM技术通常应用于限额设计、设计概算等方面,借助BIM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造价数据计算的准确性。相关人员在开展限额设计工作时,可借助BIM技术收集工程项目的相关历史数据和指标信息,如混凝土含量、各部分的造价指标等,通过上述指标能更好地实现限额设计的目标,设计人员也必须在限额目标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另外,BIM技术还可结合相关指标信息构建完整的BIM模型,并判断各指标是否处在可以控制的区间。设计人员及造价工程师可通过BIM技术完成工程造价的计算工作,并结合最终得出的造价信息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为设计方案内容满足限额设计的相关要求提供保障。站在设计概算的层面来看,相关人员可通过BIM软件准确模拟工程成本,并完成对应的核算工作,避免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和前期设计内容相偏离的现象。以往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同专业的设计工作往往是单独进行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建筑图和结构图、构件安装施工和土建施工等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最终对工程项目的顺利有效实施造成不良影响。在引入BIM技术后,可依托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快速找出设计过程中发生的碰撞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对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发生返工现象,以最大化地提高工程施工建设效率,并有效节省工程建设的综合成本。
        4.3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模型的可视化效果非常强,施工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利用,提前制订模型方案,将施工的全部过程展现出来,把握其中是否有任何问题,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同时还能参照节点要求,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材料投入量,以防出现浪费或者二次搬运。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信息获取,建立多个不同种类的数据资料,并与BIM模型展开全面关联。
        对于工程计量部分,可以尝试参照任意施工面,对BIM模型展开拆分,获取对应的工程量数据,以此将相应的价格信息全部调取出来,立刻进行汇总,得出进度款数据。如此一来,管理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全面提升。
        对BIM模型而言,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参数化。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任何变更情况,模型能够进行联动,可在原有部分没有任何变化的同时将相关数据融入进来,以防更新工作开展不及时,还能防止数据资料丢失。此外,在使用BIM模型变更时,还能保证动态化效果,所有信息足够精确,进而达到协同共享的效果。
        4.4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工程竣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量进行相应的计算。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对项目类型及内容进行具体的罗列,还可以实现自动化计算,在数据库中实现对相关信息的有效查询,方便开展结算工作。另外,在工程竣工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的建筑模型,对工程中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存储,及时发现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保障造价管理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积极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过程中,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全方位、精细化的造价管理目标。结合项目本身的具体情况,创设对应的模型,将信息内容以完整的形式全部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工作人员就能基于模型的实际情况对各方面情况进行把握,继而可以更好地投入管理工作中,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凡静.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9(12):216-217,221.
        [2]?张尚基.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