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榕
身份证号码:3729281997073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针对性控制,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提高建筑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对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行了阐述。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把控模板工程和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外界因素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带来影响,混凝土自身的缺陷也是影响技术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是核心影响因素,如果不能对温度的变化幅度进行合理的把控,就会导致浇筑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出现严重的裂缝,进而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选用之前,必须要做好全面的技术分析,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的把控。
1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在进一步展开后续内容之前,首先需要对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展开一定层次上的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掌握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征,从而为工程的合理应用,奠定坚实的前提基础。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应对高层建筑修建过程中,由于水热化问题而形成的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了能够切实的减少因为开裂所形成的返工问题,那么也就应当为了提供整体施工质量,借助合理化的配合比、温度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层次,如此也就保障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由于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很厚,超过1m,这就导致在浇筑后,内部温度会出现聚集升高的情况。
2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的搅拌技术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也是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内容,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需要按照严格的配合比开展搅拌工作,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要能够保证原材料的规格、性能指标和产地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不变,同时还要结合环境情况、运输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性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除此之外,还要在搅拌的过程中控制好搅拌的时间、搅拌的顺序以及投入料的量的控制。
2.2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基础底板大体积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混凝土配制好之后,严禁向其中加入水,严禁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如果是使用分层浇筑法的话,在各层混凝土初凝之前,需要保证每一层的混凝土都均匀的被上层的混凝土覆盖密实,同时还要能够保证上下层之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能够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这样就能够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把控。除此之外,浇筑环境和气候的选择对于最终的浇筑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要尽量避免雨季浇筑,如果浇筑环境的温度较高,在浇筑的过程中还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2.3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中,对钢筋施工以及相关的施工环节提出了较高的施工要求和操作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内部钢筋材料的使用量相对较多,同时钢筋型号相对偏大,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上下层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高度间隔。
在钢筋工程施工当中必须要有效结合工程设计图纸标准,在钢筋绑扎当中需要对钢筋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进行确认,需要保证成品和工程设计图纸相一致,同时要确认钢筋绑扎是否完全整齐。在大体积混凝土钢筋施工当中,为了有效保证钢筋绑扎的整齐程度,通常使用限位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如果钢筋材料长度较长,则需要通过连接采取气压焊接等方法,保证钢筋搭接的长度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
3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优化
3.1处理混凝土的表面
如果有必要,可以用一层极薄的小石子洒在表面上。在混凝土浇筑的四至八小时内,首先用长刮尺将表面刮平,在表面凝固之前用铁滚碾压2遍。接着用木抹子搓平压实,防止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龟裂。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之后,要在其刚刚能够供人行走的情况下,将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在上面,再在上面用一层麻袋进行养护。如果在局部地方出现了干白的现象,要将这一部分用水进行喷淋,使其保持湿润,并继续用塑料薄膜加以覆盖。此外,还要控制好混凝土表面的问题,以此来对覆盖薄膜的厚度进行处理。其温度要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二十五摄氏度以内。对混凝土的养护,要注意底板和外墙的交接处,要将其严格进行覆盖,因为底板的地方容易因为温差变化引发裂缝的产生。
3.2处理混凝土的泌水
在进行底板混凝土的前期浇筑中,会出现泌水且向井、坑等低洼处流动,这需要用抽水机将其抽出来。在浇筑的后期,则通过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进行泌水的处理,也就是说从最后端向前进行浇筑,形成一条与原来的浇筑斜坡相交的水沟。这时,要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进行加强处理,使得水沟能够在中间缩成小水坑,有利于后期的人工排出泌水。
3.3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水热化现象的出现,会导致隔热现象严重,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差异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可以从水泥水热化这方面进行有效的解决:首先,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水热化程度较低的水泥材料,同时加入部分的减水剂,来减少水泥量,然后在使用相关的技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差,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解决,一是在浇筑前将钢管依次排开进行填埋施工;二是浇筑时,应当均匀持续的进行浇筑;三是浇筑完成后,需要通过冷水进行降温处理。最终,可以通过防水草帘等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保温处理,使得混凝土表面降温较慢,较少内外的温度差异,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3.4配合比要科学合理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是选择合理的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二是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准确,并且科学合理。在对材料进行配比时,不仅要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还要尽量的节约材料和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混凝土中以骨料为主,大概占据了80%左右,因此应该重视对骨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要满足相关的数据标准:一是膨胀系数要尽量的小;二是岩石弹膜不能偏高;三是消除表面的弱包裹层。除此之外,选择砂子材料时,二区中砂为主要的使用材料,其中的含泥量不能够超过1%,同时还要保证砂子的体积在5mm-31.5mm间。
结束语
城市现代化加快了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为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文章对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要求,然后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出发,提出优化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期望能够不断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有效性,不断提升现代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甫.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20(2):137-140.
[2]郝芬芬.浅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