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研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   作者:郝光普
[导读] 我国发展到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可以划分为学历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
        郝光普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066004
        摘要:我国发展到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可以划分为学历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其中高职院校承担了更多技能型教育的任务。为满足区域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寻求更多更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深入开展,是技能人才培养所需求的,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存在的形式和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人才培养;作用
        “寻找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培养模式”是下一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也是中国的高职教育逐步形成自己“培养模式”与“发展特色”的关键时期。人才的培养,要发挥职业教育自己的独到之处。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关键是模式创新。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培养人才是一种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经验,寻找到全新的人才培养路线路线和标准,是人才培养创新路线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同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模式,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可能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首先,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引导高职院校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拥有正确的认知方向,在大赛的内容设置、比赛形式考量、赛前培训、比赛过程中,不再是按照单一的形式来完成人才培养。而是全方位、多手段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可以由此来判别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塑造,而且在具体的某一个人才的多元培养方面,获得了更多的保障。
        其次,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设置,可以对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多重保障,这本身也是非常有效的检验手段,因此在全方位的综合进步中,能够不断的创造出更高、更新的价值。
        再次,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结果,是评判人才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赛场上的检验是最真实、最有效的。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现状
        新时代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不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大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具有特定知识、能力结构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方案,必须开展深入的分析和研讨,从而确保后续的普及和应用,能够打造出一条正确的人才培养路径。因此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设计应该具有鲜明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建设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和培养方案采用实践教学等特色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双师型”师资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相结合。


        三、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实施目的在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但是当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在这三方面均存在相应的问题。第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受众面小,往往仅是参赛学生参加培训和学习,非参赛学生得不到相应的待遇;第二,参赛对象是学生,指导教师更多的是充当了服务人员,对于教师的能力提高有限;第三,大赛举办方及参与方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对大赛场地和参赛设备的建设能力有限。
        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建议
        (一)加强人才定位研究,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需要了解当下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趋势,以及具体的学生就业情况、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国家相关政策情况、学生就业认知情况等,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各类数据、信息,最大程度的帮助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反向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功效,促进大赛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平台优势,在调研企业需求和大学生区域性就业形式后,设计大赛的比赛内容、比赛形式、赛前培训工作和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围绕产教融合协同发展、职教集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教集团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开展有效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工作。
        (三)完善比赛体制,获得广泛的认可度与推崇
        建立健全完善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体制,设置合理的大赛规程和制度,坚持获得广泛的高度认可与推崇,拥有体制上的较高的说服力,对技能人才的综合培育、发掘和应用,要开辟新的路线。让参赛院校及师生愿意参赛,使得大赛受众面尽量提高,参赛选手通过层层选拔,指导教师尽到指导责任,大赛效果达到最优化。
        (四)强化比赛管理,做到大赛工作逐步提升
        比赛的举办需要从大赛前的设计到大赛中的组织,再到大赛后的总结。层层递进,做到大赛工作的逐步提升。大赛举办前要先进行预报名工作,摸底调查参赛对象的参赛意愿,由此可以适当调整大赛计划;大赛举办期间,要设置赛前说明会、赛中研讨会、赛后总结会,让参赛队伍赛得明白、赛有收获、赛后提升。在大赛完成后,大赛组织方要进一步加强大赛总结,归纳成功的经验,摒弃失败的教训。
        五、总结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应用对我国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正在不断的按照合理化的模式来转变。而且各方面的工作的具体实施,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相信日后能够创造出更多、更高的价值。

作者简介:郝光普,男,大学本科,副教授,邮箱:qhdhgp@163.com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人文课题,课题编号Y200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