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绿化养护常见不足及改进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   作者:杨淑君
[导读] 景观工程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
        杨淑君
        浙江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 嘉兴  314000
        摘要:景观工程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它可以帮助城市改善交通环境,减少噪声污染,净化空气质量,提升整体形象。因此,景观工程后期各环节的绿化养护工作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点。现在,环保城市是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景观工程,但景观工程复杂繁琐,其后期的绿化养护过程容易不足,只有对绿化植物的精心呵护,明确养护技术的实施,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质量。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养护;常见不足点;改进
        导语
        目前,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城市加大了投资力度,园林工程越来越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美化和生态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园林工程项目的长期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缺乏绿化养护,严重制约了园林工程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改进,为今后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效果提供帮助。
        1园林工程绿化养护常见不足
        1.1绿化养护的重要性不高
        有关部门对园林工程的绿化养护重视不够,养护工作的人力物力保障根本不到位。园林工程的前期建设和后期养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养护资金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工程能否实施到位。然而,目前我国园林工程绿化养护资金相对匮乏。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由于地方资金短缺,很容易忽视景观工程后期对绿化养护工作的投入,导致绿化养护工作缺乏效率,同时也无法保证其质量是否合格。大部分维修工作都是为了应付相关检查,其质量根本达不到标准。由于养护资金不足,相关部门投入的园林工程技术设备不齐全,技术人员缺乏,难以对园林工程的植物选择、现场勘察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这也增加了后期绿化养护工作的难度,但由于人力物力不足,养护工作难以落实。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有关部门开始重视绿化养护,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此时,要加强绿化养护人员的管理能力,努力提高有关部门和市民对绿化养护的重视程度,禁止人为破坏城市园林的现象。
        1.2 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
        除了对园林工程的绿化和养护缺乏重视外,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园林工程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没有明确的养护技术和管理制度,加之养护人员态度不端正,自身工作范围划分不细,责任的重要性无法实现。这些都使得景观工程的维护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失去了美化城市的本来意义。同时,现有的绿化养护管理体系中没有详细的绿化养护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园林植物的规划、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操作过程。这种因地制宜的管理体制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园林工程的美观效果,还会降低绿化养护管理的质量,容易造成后期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2园林工程绿化管理对策
        2.1完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因此,在园林工程的后期,应制定完善的制度。一是在维修前确定进度目标,提高维修人员的管理效率。同时,通过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景观养护材料的质量,提前设计养护方案,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确保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其次,在完善园林工程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时,可以实行分区负责制,即把每个小区的绿化养护工作分配到相关单位。各施工方只能对自己分配的园林工程进行管理,不得干涉其他区域的绿化养护工作,并实行奖惩措施。对表现较好的养护人员给予奖励,达到激励效果,提高积极性,确保园林工程绿化养护管理秩序。园林工程绿化苗木应因地制宜地考虑季节和区域环境、种植和养护管理,适当加强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确保其生存和绿化效果。在完善绿化养护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这些可以加大园林工程绿化养护的管理力度,从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为今后的绿化养护提供基本保障。


        2.2加强绿化养护意识
        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不仅可以美化城市形象,而且影响植被的成活率和植物的生长状况。为了更好地实施园林绿化养护工程,必须加强各有关单位和市民的绿化养护意识。在前期施工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后期的绿化养护工作,将二者结合起来,然后在施工结束后定期检查养护效果。同时,施工方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督,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确保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参与绿化养护和景观建设的员工可以经常交流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新技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唤起人们对绿化养护的重视,激发人们的环保热情。
        2.3完善养护机制
        园林工程绿化养护的完善,需要依靠相对完善的养护管理机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养护管理任务,并在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创造理想的养护条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园林工程的绿化养护工作,掌握绿化养护任务,确保绿化养护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避免养护工作的严重缺失和疏漏。相关养护管理人员可以熟悉园林工程,准确把握绿化养护的各项要求,把握重点细节,特别是不同时期的养护任务,充分把握养护责任。
        建立足够的维修人员队伍,合理分配具体工作,并尽量做到纸上谈兵。要求维修人员确认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开展后续具体工作。完善责任制也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效果,对解决维修问题有积极作用,从而提高维修工作效率,消除相互推诿或责任不清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还可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借助适当的奖励手段调动绿色维修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各项维修任务高效有序地执行;针对维修工作中存在的明显缺陷和问题,要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罚,提高维修人员的警惕性,促使他们具有更高的责任感。
        2.4加大园林养护管理投入
        正所谓“兵马不动粮草先”,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也是如此。要加强养护管理,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否则,其可持续性难以保证。因此,笔者建议设立园林养护管理专项资金,新一步加强对城市园林养护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园林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城市绿化工程养护管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长期实施。
        2.5提高维修人员素质
        园林工程绿化养护工作的改进还应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在面临绿化养护任务时,要更加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要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就要定期培训现有维修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维修技术手段。培训应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体现较强的培训效果。例如,在理论知识方面,维修人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网络教学方式准确理解和接受,维修人员的参与度较高;在园林工程现场开展技术层面的培训工作,使养护人员熟练运用相关技术和设备,提高自身的养护水平。
        定期招聘专业人员,不断充实园林工程绿化养护队伍,也是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解决现有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不断提高养护队伍的综合能力。
        结语
        总之,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和影响因素很多方面。既要重视前期的建设和园林植物的种植栽培,又要做好后期的维护管理,尤其是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曾继坤.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管理路径分析与阐述[J].甘肃科技纵横, 2016, 45 (12) :49~50+48.
        [2]郎巍峰.探究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 2016, 45 (12) :96~98.
        [3]李正.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6 (07) :116~117.
        [4]栾美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7 (04) :221~222.
        [5]郑晓华.园林道路绿化施工中苗木栽培管理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16, 06:146+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