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锦红
身份证号码:45232319810217****
摘要:当前土木工程发展日益鼎盛。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温度变化、膨胀、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另外在外载作用下,也会出现混凝土楼板裂缝。如果养护环境不当或者发生化学作用也会造成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楼板裂缝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具有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预防混凝土楼板裂缝,针对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和修补,避免更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预防和处理进行研究。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作为高层住宅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结构工程师应对其作正确的认识与合理的分析,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只有严格把控设计与施工2个环节,才能减少或杜绝裂缝的产生,确保结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处理
引言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缺陷。通常所说的裂缝是指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而不是微观裂缝,其宽度应在0.05mm以上。混凝土出现宏观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因为混凝土发生体积变化时受到约束,或由于受到荷载作用,在混凝土内引起过大拉应力(或拉应变)而产生裂缝。裂缝一般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与设计和结构受力有关,通常只占成因的20%;而大多数裂缝属于非结构性裂缝,非结构性裂缝又分为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1楼板裂缝防治的重要性
首先,楼板需要满足楼层内正常使用和活动的荷载要求,无论是静载还是动载,都要满足一定范围内的承受需求,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其次,楼板的平整度对于室内使用和后期装修以及美观起到较大的影响,因此要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楼板厚度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自重产生较大的贡献率,需要在满足正常使用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控制。楼板还肩负着重要的隔热保温和防水降噪功能,对楼板的整体性和传热系数等都有较为专业的控制标准。楼板裂缝作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容易导致隔热保温性能的降低,产生漏水和噪声传播等弊病,给建筑工程不同房间之间,特别是上、下楼层之间的独立性和使用效果带来较差的体验,因此要对其进行重点的质量控制。
2楼板裂缝的形成原因
2.1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混凝土的质量与水泥、碎石、水等多种物质的配比有关,通常情况下,采用坍落度指标验证混凝土质量;若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未能做到各类物质的合理配比,则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中用水量控制不佳也容易降低混凝土质量,若生产中没有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对用水量进行调整,则容易出现混凝土中含水量偏高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若混凝土中的用水量超过合理标准则增大坍落度,且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2.2楼板收缩与温差特性
楼板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与楼地面产生45°大小的斜角裂缝,或者房屋周围与阳角产生一定距离,上述两种现象是与楼板特性相关的最常见的裂缝现象。混凝土材质本身具有收缩和温差特性,且裂缝的大小与楼层到屋面的距离呈正相关关系,靠近屋面的楼层意味着较大的裂缝。这类裂缝对建筑土木工程结构本身不会造成显著影响,但是会对建筑内其他设施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居民住宅中常见的漏水现象与该类裂缝直接相关,进而造成大面积的渗漏现象。
2.3楼板模板拆除或堆载时机不佳
混凝土拆模或堆载需要严格把握时机,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方可执行堆载,若过早堆载则意味着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现象,且这种变形现象时间长短是呈正相关的,一般情况下将其定义为徐变现象。徐变本质为一种塑形且不可逆的变形,一旦发生变形现象则意味着无法恢复原状。
在过早拆模或堆载情况下,楼板本身承担较重的施工负荷,在促进徐变现象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导致楼板本身发生显著的变形现象;由于徐变现象很难控制,因此楼板的变形情况会严重偏离其正常状态,在结构变形数倍于理论变形最大值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楼板裂缝,该类裂缝一般呈现为网状结构。
3楼板防裂技术
3.1优化、细化设计要求
为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少走弯路,需要加强土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方案的优化,因为设计图纸是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材料,加强常发、多发的土木工程建筑楼板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设计约束,可以避免施工中的临场发挥空间,对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要求作为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标号和配比的基础数据,对建筑混凝土楼板结构形式和受力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优化责任,因此应加强设计环节的时间和经济投入,加强裂缝的引导和控制,实现楼板混凝土浇筑效果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3.2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应用
作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单位,在楼板工程施工环节付出了较多的施工周期和费用,无论是模板周转的压力还是整体交工时间的压力,都影响着混凝土楼板施工技术的正常发挥。为了控制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形成,就需要施工单位把握质量和安全的底线,合理安排工期节点,认真落实养护问题。特别是对分包环节,应加强对楼板浇筑质量的考虑,做好模板工程、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分包合同段的划分控制,降低各个分包单位之间的质量敷衍和破坏,加强前后工程工序之间的检查和沟通协调,做好成品保护,并提高控制力度和质量界定,便于检修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书面存档资料的及时见证和签章,为后续质量责任的界定和维修返修工作做好铺垫,以减少后期的责任纠纷。
3.3完善管理体系
土木工程建筑楼板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只是现场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一种体现。作为一项综合性高和系统性强的楼板混凝土浇筑工程,为了防止各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而形成裂缝,就要加强施工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改进,切实明确各个施工人员和不同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制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现场把控能力、计划能力和落实能力,才能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控制安排,实现设计要求的内容。
3.4建立高质量的养护体系
对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则施行养护措施,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条件,从而达到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包含的水分是满足标准的,但是若不能很好地控制外界温度因素,则意味着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水分蒸发现象,不仅导致混凝土内含水量低于最低标准,同时会导致应有的水化反应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材质的下降。因此在混凝土管理体系中对养护工作提出较高要求,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则立即开展养护,抓住最佳时机并实现混凝土的高质量养护。
结语
总之,混凝土裂缝是常见的一种缺陷,尤其以非结构性收缩裂缝居多,特别对工业厂房,混凝土开裂引起渗水等不良问题,影响生产安全,造成公司财产损失。需要做好全面的控制和施工设计管理,尤其重视养护环节的作用,才能实现较好的质量和观感。作为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混凝土楼板施工技术的总结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郭林昌.刍议引起房屋裂缝成因及处理裂缝的施工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3).
[2]邢国华,周成,吴涛,刘伯权.钢筋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现浇板受拉有效翼缘宽度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38(8).
[3]李东军.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9).
[4]廖维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J].四川建筑,20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