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7期(上)   作者:李俊岑
[导读]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愈发深入
        李俊岑
        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省 海口市 570100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愈发深入,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居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日益分离,尤其是在城市的无节制膨胀下,人工设施愈发增多,导致城市的生态问题加剧,环境恶化、城市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等愈发凸显出来,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规划和人类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理念;运用
1将生态城市理念融合到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创建生态城市是高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秉承尊重自然、接纳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方向。当前,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农业发展,亦或是城市建设,都紧紧围绕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这一主题而开展。
        引入生态城市理念,能够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资源供应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针对此种情况,在城市规划设计进程中,有必要树立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引入生态城市理念,能够赋予城市建设更深的内涵,凸显人文关怀理念。城市环境能否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城市环境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强弱。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对城市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薄。而创建生态型城市,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快的速发展,还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引入生态城市理念,可以有效化解城市环境中人与自然的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所以说,创建生态城市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2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运用原则
2.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中,运用生态城市理念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为原则,生态位指的是在群落中的物种占据的空间地位和营养关系地位,城市的生态位指的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生态因子或为人们利用的生态关系。城市生态位将一个城市的现状反映出来,包括城市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是否提供了相适宜的条件,并且将城市的环境、资源、人口、地位、功能、性质、作用等优势和缺陷反映出来。通过城市生态位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在城市竞争力当中,城市生态位是关键的要素之一,可将城市生态位分成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和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资源利用、生态条件生态位被简称为生产生态位,而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生态位被称为生活生态位。生产生态位体现了城市的经济水平,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重要的构成部分。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以人们的生活活动为主,提高城市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和吸引力,避免出现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冲突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时,则需要保证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提供公平的、优良的生态服务,包括居住空间等相当的生态位水平。
2.2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动态平衡和稳定状态的密切关联,生态系统结构愈复杂多样,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也会相对更强,对于构建起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理念下,应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指的就是在城市的范围内,除人类以外的生物体应在规律结合的前提下,体现出较强的生态系统分异程度、物种分异程度和基因分异程度。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和岩土、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共同构建起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体现了生物、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

应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以及丰富度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在相对较为狭小的城市面积上,为人们提供切实的服务与保障。
2.3城市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应关注城市的成长性,以城市成长性为原则,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成长性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各项特征,在生态系统中,人工群落和自然群落按照一定的演替和生长规律运行和发展。自然资源在人们的利用下,同样按照这一规律进行演化,若是忽视了这一规律,则可能引起严重的生态逆退问题,对城市的规划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在城市的规划中运用成长性原则,将生态城市的理念落实其中,将物质形式转变为生命形式,也就是将城市的建筑、文化、历史、文脉、社区、邻里等物质当作生命体系,结合这一生命体系的生存状态、发展历史和生命状况,最大程度地保护这一生命形式和体系,并且维护和发展城市中的各种物质形式,解决生态退化问题。
3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的完善措施
3.1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来说,绿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生态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绿化建设不仅包括对于城市内部面积的绿化,同时也包括对于城市周边防护林带的建设。城市的绿化建设不单单指植树造林,更应该是针对城市的实际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绿化建设。绿化建设不能过于统一成一种单独的设备,而应该是多层次的绿化带,包含大量种类丰富的绿色植被,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多元化的发展。
3.2加强新技术与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来说,要加强对城市污染的治理。由于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既要注重城市发展,又要兼顾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对于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城市环境的治理改善,通过应用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来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另外,要注重对于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于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3.3加强生态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城市交通管理的建设规划方面,要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不同,因此对于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车流量的状况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生态城市的交通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如果城市的车流量较大而且容易造成拥堵,就需要加强对于地铁以及城市公交的应用发展,通过这两项公共交通工具来缓解人们日常出行的压力,同时通过加强地铁与公交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更好保护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来说,要加强对于主干道与支线的设计,主干道的路面宽度需要经过综合的计算分析,让人们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从根本上减少拥堵的状况,通过加强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规划的设计质量,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3.4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通过加强对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设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状况来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建设过程中要将城市生态需求放在首位,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使设计与施工部门相互协调,加强生态城市理念的完善,确保城市生态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相关的设计管理人员要以生态城市理念为基础,对城市规划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我国城市的现代生态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陆靖亚.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113-115.
[2]唐芳.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3):109-110.
[3]刘牧.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J].建筑知识,2017,37(10):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