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峰12
1.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2.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总产值明显增长,因建筑业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原有的质量监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发展要求。因此为满足新时期发展要求,就需要从全寿命周期出发,找出当前建筑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化管理方法,完善监管模式,满足建筑行业发展要求。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
前言:建筑行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其质量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建筑工程有着投资大、新材料、技术不断更迭的特点,就需要从及时更新传统质量监管模式出发,落实全寿命周期理念,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力度,在及时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一、全寿命周期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
(一)业务监管
在业务功能监管中则是从质量安全监管层面来进行的,也是就针对工程中所有环节进行监管。第一,从立项决策层面来讲,应当展现业务监管职能优势,确保立项、决策的准确性。第二,从招标层面来讲,应当做好承建商筛选工作,并依靠监管职能来进行。第三,从施工层面来讲,应当从质量监控、工程监理、项目运营监管等方面来进行,发挥出业务功能监管作用。
(二)支持监管
在全寿命周期理念下,建筑工程中涉及到了较多的环节与部门,而对于各个部门来讲,应当确保信息之间的准确传递,同时还要针对施工阶段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就需要发挥出质量监管模式优势,实现对工程支持功能的有效监管,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展工程支持功能监管时还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对实时数据的有效维护,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与信息[1]。
(三)信息监管
在建筑工程监管中要求管理人员应当利用真实、可靠的数据与信息辅助决策判断,而针对信息进行监管能够借助数据采集来进行。在信息发布后,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也可以展现信息检索作用。
二、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法
(一)在投资决策阶段中进行监管
在全寿命周期理念中将建筑工程划分成不同的时期与阶段,且在不同阶段中都包含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应当结合阶段特点咋,采取适合的质量监管方法,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涉及到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业主方的监管。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由工程委托监管公司来进行监管的。第二,政府的监管。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有监督管理站来进行工程监管。第三,承建商监管。在这一环节中则是由建筑工程中的专业监管人员进行工程监管。通过对部分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针对建筑工程所进行的质量监督主要是在施工阶段产生作用的,而从时间层面进行分析则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生产者在开展施工工作以前,注重工程中的经济利润,从某一层面来讲存在质量重视度不足等问题,使得后期施工中很容易遗留安全隐患,最终引发蝴蝶效应。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从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入手,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发挥出早期介入作用,而监理公司则需要承担项目顾问,发挥自身优势,为项目投资人员提供适合的建议、方案等,并针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建筑工程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在投资决策阶段中还需要针对项目决策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而这也是最为重要的监管项目,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2]。
(二)在准备阶段中进行监管
在准备阶段中所开展的质量监管应当从工作多、技术高、专业强三个层面来进行,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管。第一,针对项目勘察设计阶段进行监管。勘察设计阶段属于项目中的核心所在,所以应当加大监管力度。第二,针对技术资料、文件准备进行监管。在这一阶段中主要针对施工方案、具体工序等所设计的资料进行监管,确保资料的质量,保障后续工程的质量。第三,提升施工图审查监管力度。在基础建设程序中施工图审查监管已经成为了重点内容,同时也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通过建立有效的施工图审查机制,以此来降低施工风险。只有保障图纸设计精准性,才能满足后续建设要求。因此就需要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层面出发,发挥监管作用。第四,针对施工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与教育,由于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属于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所以应当及时针对施工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加深施工人员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度,确保能够在全周期内形成正确的质量意识,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三)在施工阶段进行监管
施工阶段作为建筑工程中进行质量监管的重要阶段之一,只有确保这一环节的质量水平,才能提升整体工程的水平。因此在施工阶段中应当加强监管公司、政府、承建商之间的联系,加大监管力度。第一,要求承建商应当及时针对施工单位开展监管工作,从工程纵向、横向进行监管,如在使用材料时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当发现施工材料难以满足要求时应当及时做好处理工作,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的施工材料,严禁使用到工程中去,并主动配合监理工作,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承建商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开展监管工作时,需要落实责任原则,进入到施工现场中去,针对工程细节情况进行监督,在发现漏洞后需要及时作出指示,并将所监督的情况制作成信息与依据等,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材料、技术设计等方面的一致性。第二,监理公司需要发挥自身监管作用,在项目建设工作开展以前选择专业性较强的监理公司承担监管责任。所以监理公司应当转变旁站监督模式,从全寿命周期层面开展监管工作,以此来避免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第三,政府中的监督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等中针对项目实施中的质量要求开展视察工作,发挥出自身监管作用,共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对于监理报告来讲,应当落实按期填写原则,及时将建筑工程中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3]。
(四)采取高效的监管方法
在全寿命周期理念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应当采取适合的监管方法,以此来保障监管质量。第一,直方图法。目前比较常用的直方图法中以质量分布图为主,能够从质量建设全过程出发,实现对数据的准确收集与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确定好组距与频度等,形成明确的质量分布图便于监管人员以直观、动态化的方式明确建筑工程实际质量情况。因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构建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处理数据时,可以借助随机抽取的方式,以此来展现最终结果,便于监管人员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化管理等方式。第二,控制图法。在使用控制图法时,主要是从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来进行的,通过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以此来将施工过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目前主要使用极差式的控制图方法,并落实到质量构建层面中,展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应当在何时进行调整、改进等,从而完成质量诊断与改进确认等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因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且工作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就需要从全寿命周期入手,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视度,完善质量监管模式,掌握各个环节实际情况,实现质量管理目标,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修玉慧.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J]. 智能城市, 2017, (03):61-62.
[2]江沛. 王治国.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J]. 科技展望, 2017, (08):40-41.
[3]聂一锌.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J]. 居业, 2017,(03):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