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029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公路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出现超载等现象,导致公路路面出现各种病害。为了确保路面安全,有效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降低环境污染,采用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进行养护效果明显。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一种将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重新回收再利用的过程,能够有效解决废旧沥青路面的用处,节约材料。文章从热再生沥青路面的技术方案着手,对施工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保护环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评价;
引言:
热再生技术属于一种环保、快捷以及节能化的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具备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备受公路行业重视。和传统的路面修补技术相比,热再生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沥青路面的修建与维修质量,同时还可以实现节省时间、减少投入等综合目的。我国路面铺装主要是以沥青混凝土铺装方式为主。随着路面具体性能的不断退化,路面养护维修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和明显。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5%的公路沥青路面需要返修。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属于废料循环处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节省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对此,探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有着显著的实践价值。
1.施工流程
1.1准备工作
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应安排人员和机械将旧路面清扫干净,防止由于再生混合料的污染而影响施工质量。对于裂缝灌封胶还有热熔型的标示标线必须提早进行清除,对于冷喷型的路面标示标线在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可以不予清除。
1.2加热作业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地热再生机组方可进入车道开始施工,在进行就地热再生施工时,应该根据施工时的环境温度,配置预加热设备的数量,以便达到理想的加热效果。
1.3再生剂喷洒
再生剂的用量应根据旧路面沥青材料的试验检测结果,根据沥青和再生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初步确定混合料的用量。施工前需要检查和标定喷洒,保证施工过程中喷洒均匀,用量准确。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路面变化,及时调整再生剂的用量。
1.4原路面耙松
在对原有路面进行充分加热和均匀喷洒再生剂后,施工人员应根据旧路面的实际情况,匀速行驶过程中将旧路面均匀打散并耙松。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控制好施工宽度和深度,在保证不破碎集料改变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前提下,做到有效耙松路面。此阶段应每间隔200m做一次再生深度的插尺法检查,保证深度变化不超过±0.5cm。对于耙松的深度应该满足要求,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调整。若耙松的深度过深,应该调低耙松的深度;若耙松的深度太浅,可以采用降低加热车的速度、调整耙松深度等方式。
1.5再生作业
处理后的路面需要使用再生器械配备对旧路面疏松材料进行初步整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路面横向接缝的处理过程,需要由施工人员辅助再生设备完成沥青混合料的松铺厚度的调整,确保摊铺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1.6摊铺、碾压作业
现场施工时,松铺厚度是一个关键的控制指标。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凝土与普通沥青对于路面的摊铺工艺是一样的,但是对于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再生层表面铺筑一层混合料,如此进行施工的原因就是充分发挥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相互嵌挤作用,实现两个施工层的热粘结以提高路面的整体稳定性。
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较严,在碾压前应该对路面表层进行清理,再分为初压、复压、终压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应该控制好碾压的速度,确保碾压的效果满足要求。初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保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匀速静压1~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3km/h。碾压时应谨遵先底后高、先静后震、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使接缝平顺坚实,再向中间碾压。采用静压方式碾压和振动碾压方式进行碾压时,每次重叠轮宽均应小于20cm。施工时,要控制碾压段落在40m以内,不宜过长。
1.7开放交通
施工结束后,路面温度下降到50℃后就可以开放交通了,但是要注意初期控制重车的通行。
2.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热再生技术主要是促使旧沥青路面获得再生性利用,在整个维修期间并不需要大量的沥青、砂石,可以更好地实现废料的处理以及环境的保护。热再生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将旧沥青路面的混合料进行回收、加热、捣碎、筛分等处理,和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可以基于相应的比例重新进行搅拌,混合成新的混合料,并重新铺设在路面上。沥青热再生技术可以划分为厂拌热再生技术与就地热再生技术。
对于表层的沥青混凝土的维修工作,主要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对于结构性深层次损坏路面则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主要应用厂拌热再生技术。
沥青就地热再生技术主要是应用专业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与铣刨,就地加入适量的新沥青、混合料以及再生剂,同时借助热态拌和、摊铺以及碾压的工序进行施工。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路基的强度及刚度需求,完善路面基层排水的同时也可以修复浅层功能。普遍而言,再生厚度一般控制在约6cm。但是,这一施工技术很难应用于交通量较大、重载数量较多、弯道岔道较多、存在深层病害的路面。对于加入的新沥青混合料比例应当维持在30%以内。
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主要是将旧沥青混合土路面刨铣后返送回工厂,借助破碎、筛分并按照旧料当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以及碎石级配等指标,加入适当的天然集料、沥青以及再生剂进行拌和处理,促使混合料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摊铺施工。这一种再生技术方式属于结构性再生技术,其可以有效应用在不同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工程中。厂拌热再生技术具备比较明显的复杂化特征,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分别为:旧沥青材料回收(带有较多粉尘与黏土)、沥青路面材料筛分与破碎(破碎时间不好控制,沥青存在加速老化)、回收料的储存与性能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拌和、摊铺以及碾压(在施工中集料与沥青比例控制较难,新旧料的加热温度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以及拌和时间控制难度较高)。
3.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优缺点
为了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路面再生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技术有以下特点:(1)使用原来的旧材料,很大程度减少了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2)使用新材料的量减少,很大程度的节约了材料资源,并且更加环保。(3)原路面的几何特性得到了保证。(4)不需要长时间封路或者是阻止通行,这样可以增加道路利用率,减少交通拥挤。它存在的不足就是:(1)没有足够成熟的技术。(2)再生路面没有新造的路面质量高。(3)旧路面损坏的程度会影响路面的再生情况。
4.热再生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传统的再生工艺一般都是对于某一段被损坏的路面进行维修和再生,如果是已经损坏很严重的路面已经无法再生就必须重新修建,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旧路的废弃料,不仅仅浪费了材料,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我们采取对路面的热再生可以很好的提高材料的使用率,降低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很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而且如果重新修建道路需要长时间对道路进行封闭。这样给其他道路增加压力,不利于交通,进行热再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修好道路并且恢复交通,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交通堵塞情况,并且还提高了道路的使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合理应用路面热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综合建设水平,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现旧路面的材料应用价值,还可以更好地降低路面的维修维护成本问题,降低交通事业的发展影响,提高整体施工效率,规避传统加工所导致的粉尘问题,呈现出理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热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公路综合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敏红.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市政设施管理,2019(4):37-42.
[2]陈伟.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中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310(12):246.
[3]李寿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分析[J].城乡建设,2010(21):227.
[4]杨维荣.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13):33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