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QC活动在施工企业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江
[导读] 摘要:本文对施工企业开展QC活动进行分析,从QC小组建立、选择课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措施实施等多方面进行活动开展分析,将活动过程中需从人、机、料、法、环等多个方面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加以说明,并寻找解决问题措施,能够指导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正确开展QC活动,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关键词:QC活动、质量管理、原因分析、制定措施 一、前言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或企业,都会遇到管理、技术等方面难题,在遇
        中铁八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300
        摘要:本文对施工企业开展QC活动进行分析,从QC小组建立、选择课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措施实施等多方面进行活动开展分析,将活动过程中需从人、机、料、法、环等多个方面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加以说明,并寻找解决问题措施,能够指导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正确开展QC活动,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关键词:QC活动、质量管理、原因分析、制定措施
        一、前言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或企业,都会遇到管理、技术等方面难题,在遇到各类问题时,我们不是怕麻烦,不去解决,而是要主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组织实施解决。
        对工程单位来说,在我们遇到问题时,由于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的从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必须从“人、机、料、法、环”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一个人从事的专业和个人经验有限,在分析分题时,必须组织项目主要人员参与问题分析,寻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措施加以落实,最终问题才会得到很好解决。
        以上我们所说的问题就是我们QC活动要围绕的课题,而组织大家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措施、措施落实就是QC活动的过程,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就是活动结果。
        二、项目如何开展QC活动
        1、组建QC小组
        QC小组一般由项目总工或经理牵头组建,主要看QC小组需解决哪类问题,如设备方面问题,由主管设备副经理任组长,小组解决问题方向不同,参与人员和组长就不同。不能任何事都是项目经理任组长,解决问题型QC小组,组长可以是总工、副经理或项目技术专家等。
        小组成员不易过多或过少,一般8-10人左右,在组织讨论时才能发挥各专业的作用。如解决技术问题QC小组(裂纹、蜂窝、外形尺寸等),由项目总工、工程部技术员、安质部质量员、现场施工员、检查工等参与,不能将项目所有人员均列上,解决设备问题QC小组,由设备副经理、物机部部长、设备员、现场钳工、电工、操作司机等组成。小组人员不能太少,如只有2-3人,小组分析问题或实施不一定能达到很好效果。如管理型课题,人数可适当减少。现场问题型QC小组,小组成员一定要有现场操作人员、班组人员,不一定要求文化程度很高,但是所在岗位要能对问题分析有实际效果。
        通过组建QC小组,在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大胆进行分析讨论,组长要定期组织现场讨论或会议讨论,分析现场发现的问题。
        2、选择课题
        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可以选择管理型课题或现场型课题,一般现场项目部,选择现场型课题较多,针对现场质量问题、设备故障率、材料节约等,项目都可以组织QC小组进行活动,提升现场质量和管理水平。
        针对土建项目,如有桥梁施工,可以选择提高孔桩一次合格率、降低隧道混凝土消耗率、减少裂纹发生率等作为QC活动课题,这些都是项目部在现场会实际遇到的问题,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小组人员进行分析,制定措施解决。
        物资设备方面QC小组,可以选择降低设备油耗、提高搅拌站搅拌合格率、降低设备维修频率等作为活动课题。
        预制产品项目,可选择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降低小箱梁脱模损伤率、降低气泡发生率、提高保护层合格率等作为活动课题。
        现场为解决工艺进行的创新,可以作为创新性课题,如工装设计、工艺方法等。如激光刻字机设计、弹性支承块套靴组装生产线设计等。
        课题选择要针对现场实际,不能为编写QC而不与实际结合,课题选择要通过现状调查分析来确定,现场确实存在相关方面问题,通过调查,认为该问题将对项目安全、质量、工期、成本产生一定影响,问题解决后对项目有较大效益,才选择确定课题。而不能盲目的选择课题,本身没有问题,假定一个问题来编写QC成果。
        另一类课题选择,是在项目开始前,通过对同类项目了解或工程项目特点分析,认为项目出现预计问题的几率较大,为避免项目发生问题,直接将解决该问题确定为QC活动课题,即指令性课题。这类课题一般解决问题为多数项目存在的质量通病,或特殊结构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或是安全、成本方面共性问题。如降低钢筋损耗率、提高安全培训合格率等。
        3、分析原因
        任何QC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原因分析,只要能将原因分析清楚,问题解决就指日可待。分析原因要从“人、机、料、法、环、测”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将问题全面分析,而不能抓住几个少数原因,直指结果。
        (1)列出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所有原因,分六大部分
        (2)人员方面,如人员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从操作人员数量、人员质量(操作能力)、培训是否到位、责任心或质量意识方面分析;
        从管理人员数量、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责任心等分娩分析。


        (3)设备(含机具、工装)方面,设备型号、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新旧程度,如振动棒、振动器、搅拌站等;设备安装位置是否满足要求;设备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工装设计是否合理,数量是否满足;
        钢模质量、数量、结构,如表面不光滑造成粘皮。软件系统也作为设备进行分析,软件流程、信息传递等。
        (4)材料方面,主要材料是否合格,如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砂、碎石、减水剂、水泥、粉煤灰);材料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如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隔离剂是否有效,粘皮、掉角问题;减水剂含气量较大,气泡产生;材料计量是否准确,混凝土质量和强度。
        (5)工艺(方法)方面,振动时间、间隔时间、振动频率和振幅;振动棒插入位置;灌注顺序,下料厚度;搅拌站材料下料顺序;钢绞线穿束方法、橡胶管或波纹管定位方法;未穿芯棒造成管道不顺直。钢筋是否采用预编、编架顺序,对钢筋编架质量和速度影响;混凝土养护时间,脱模时间;
        (6)环(环境)方面,夜间作业,照明差;高温施工,气温过高,太阳直射,裂纹生产;大风天气,表面裂纹;雨季施工,无防雨措施,表面出现裂纹;未洒水养护,出现裂纹;作业时间不当;
        (7)测(测量)方面,检测方法、检测工具、检测时间方面分析。在原因分析时,要将每个原因分析到末端原因,不能只分析天气影响、气温影响、原材料质量差、搅拌质量差等无法具体定性描述的说法,要尽量用数据说话。
        4、要因确认
        针对问题分析原因,要安排相关人员对所有末端原因进行一一确认,采用现场检查、试验、观察等各种措施,对每个原因进行分析确认,是否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将主要原因进行确认。小组成员在对主要原因进行确认时,要采用小组内分工、会议、现场讨论等多种方式,不能只在会议室进行理论确认,不到现场检查或试验,造成主要原因未找到或未分析不全面。要因确认时最好收集相关资料和照片,为后期成果编写提供一手资料。
        5、制定措施
        找到主要原因后,小组成员要针对主要问题进行会议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并讨论实施可能性,投入费用等,不符合现场和项目实际的措施,或现场无法操作,需要对措施进行可行性讨论,并确定措施实施人、验证人员。
        6、措施落实
        针对制定措施,要落实到现场进行实施,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效果进行验证,措施落实要一一对应。每项措施落实时间不能是一次,要经过反复验证,最终确定该措施是否为有效措施。在措施落实过程中,要将详细过程收集资料、照片等,为后期成果编写提供资料。
        7、效果检查
        针对所有措施落实后,对最终效果进行检查,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合格率提高并达到目标,对一段时间施工质量进行统计,质量状况得到改善。要运用统计表、排列图等工具,将真实数据反映出来。采集数据必须是一个时间段(如一个月),不能是一个点数据。
        8、会议总结
        QC小组要进行会议总结,分析措施落实和效果情况,对分析的原因和制定措施再次进行评价,看是否分析到位,措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继续改进等。
        针对成功的QC方法,将措施编写到施工细则、作业指导书等制度文件,以指导以后类似工程施工。
        三、开展QC活动的意义
        在QC活动开展中,项目技术、质量、物资、设备、安全、进度等各业务口人员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发挥集体智慧,寻找到解决问题办法,通过这一过程活动,大家的知识得到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特别对我们很多上班时间不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发现现场出现问题时,无从下手,通过这一活动,使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沉着应对,任何现场问题都可以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只要能分析出主要原因,就能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四、结束语
        总之,要开展好QC活动,施工项目要主动作为,定期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开展QC活动,活动过程进行记录、照片和总结等,这样不能真正起到QC活动的目的。QC活动开展,不是为完成公司任务,到年底才靠回忆写总结和编写QC,这样最终养成技术人员惰性,不懂得分析现场问题,最终无法学到技术。
        QC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过程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培养技术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起到传帮带作用。
        任何企业只要在平时施工中,认真运用QC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并不断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作者简介:
        王江,(1974-3---),女,汉族,正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混凝土制品,工学学士,研究方向:混凝土制品工艺。联系电话:15281021632,电子邮箱:wangjiang19742002@163.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