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张月莹 史彩霞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普通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管理。方法:2020年1-4月普通病区收治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应急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掌握评分及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通病区患者施行应急护理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的掌握度,还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普通病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理管理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暂时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rirus,2019-nCoV)。在2020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将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人感染该病毒多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未及时有效救治将严重影响预后。重症隔离病房的科学布局和管理,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快速有效救治提供保障,同时也保证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基于此,本次探究普通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管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4月普通病区收治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普通病区急诊住院患者;②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入院前已确诊为新冠状病毒感染患者;②存在沟通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
.png)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应急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消毒管理
(1)空气消毒:①普通病房0.5%的过氧乙酸或3%的过氧化氢,按20~30ml/m3进行喷雾消毒,作用60min,地面用含氯1000mg/L消佳净湿式拖地,作用30min后清水拖净。②负压病房先关闭负压空调系统再按普通病房消毒方式消毒后再启动负压空调系统,然后再次空气消毒,最后按普通病房消毒地面方法消毒地面。(2)室内物品消毒:按“2.2方法”处理,窗帘、床上等纺织物按“2.6方法”处理。(3)墙壁、天花板、地面消毒:含氯1000mg/L消佳净100~300ml/m3由外向内喷洒作用30min待室内消毒完后再由内到外重复洒一次,作用30min后清水清洁。以上的消毒隔离措施与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消毒隔离措施均有不同,主要区别在于:(1)物品及医疗器械的表面消毒所需的消毒液的浓度较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浓度大;(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标本、衣物、床单、排泄物及产生的医疗和生活垃圾等均要进行严格的包装处理和运输;(3)病房的终末消毒,需要更彻底的消毒,包括空气、周围环境等的严格消毒。
1.2.2仪器设备使用及急救技术的培训
护理人员中有约一半人员来自于普通病房,对呼吸机的使用、急救配合及急救技能掌握较少。由急诊科主任对医护人员进行呼吸机使用的培训,急诊科科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呼吸机管路的安装、气管插管用物准备及配合、气管插管的固定、人工气道护理、除颤仪的使用等培训。为避免人员聚集,分两批交叉进行。培训后分5组进行各项操作练习,由急诊科抽调人员中的5名业务骨干分别进行指导,务必掌握培训的内容。
1.2.3保证人力资源,推动同质化管理COVID-19
重症患者救治需要的人力配置远远高于普通重症患者,疫情初期,参加重症救治的医护团队往往不全是重症医学专业,呼吸、感染甚至部分外科医生都进入了重症病房参加救治。因此,在加强重症医学相关培训,学习和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同时,对于重症患者及时组织以重症医学专家为主的专家团队进行巡诊,解读关键性的治疗措施,督促诊疗措施落实落细,甚至亲临一线指导具体抢救,可有效推动同质化管理,高COVID-19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降低病死率。
1.2.4防护物资管理
护士长每日清点防护物资,了解使用情况及剩余量。根据病人数量、防护物资使用量及剩余量,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酌情增减,在隔离病房物资管理微信群内申请,设备库根据申请每天将物资送至病区。在防护物资较为紧缺的情况下,既避免防护物资积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保证临床医务人员的使用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采用自制问卷知识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总分100分,掌握度与问卷知识评估表得分呈正比;比较两组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png)
2.2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0例,对照组4例(13.3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这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重症疑似隔离病房的开设,既做好了疫情的防控,防止疫情的蔓延,又保证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急诊及普通病区的工作有序开展。重症疑似隔离病区虽然经过改造,基本符合隔离病房的要求,但与规范的隔离病房仍有一定差距。
结束语
急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每次疫情发生,急诊都不能独善其身。另外,普通病房也经历了此次疫情,今后普通病房应按医院等级及规模,建设相应符合隔离病房要求的病区,一旦大规模疫情暴发,可迅速腾出符合要求的传染病隔离病区,同时也应致力于提高普通病房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粉静,焦哲,韩娟,杨小红,申存谊,辛霞.普通隔离病房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防护经验(附1例报道)[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5(S1):46-47+50.
[2]刘坤,刘争,黄浩,朱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普通病房的护理管理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9,35(07):619-621.
[3]金静芬,宋剑平,赵锐祎,徐双燕,封秀琴,杨燕,张玉萍.综合医院护理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管理策略[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19,1(02):113-117.
[4]刘静,陆小英,张玲,朱咏梅,徐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7(02):4-7.
[5]蔡闵敏,张春,王琼英,张银雪,胡春阁,张洁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策略[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2(0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