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茶花
吴川市第四中学 广东省 吴川市524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老师也应该逐渐改变他们的教学观念。因为就目前的化学教学而言,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化学教学要求,只有采用新的教学理念,从全新的方面对化学教学课堂进行优化,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本文主要从理论方面出发就高中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概念”的意义和相应措施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绿色化学理念
引 言
随着目前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为了不断进步而不断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导致各种生产生活行为对资源的消耗量激增,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化工产业,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对空气环境和水资源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这使得维护自然环境成为目前最紧迫的环境需求之一。在当前的社会之中,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生产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这化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化学也在时刻对我们居住的环境不断造成破坏,因此我们需要秉持绿色化学的概念,在享受化学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绿色化学的概念是指在课堂上进行化学教学过程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做到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环境保护教育。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其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意义
将“绿色化学概念”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要求,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将绿色化学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相互结合,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此外还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概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可以帮助教师开展化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化学知识和化学素养的有效提高。在课堂上融入新的化学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在课堂上学习的动力,可以为课堂教学创建轻松适宜的教学环境,以确保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质量。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策略
(一)将绿色化学的概念渗透到理论教学中
化学物质复杂而又神秘,充满未知性,学生想要初步掌握化学,就只能从理论入手。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理念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高中化学理念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从自身出发,提升自己对于绿色化学理念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只有自己秉持“绿色化学理念”,才能更好滴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中运用“绿色化学理念”,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个理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通过课前认真仔细准备的教学方案和实际的课堂教学确保能将绿色化学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例如当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章中的第三节“硫和氮氧化物”时,学生对于酸碱度只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可让学生去实地检测酸雨样品的酸碱度,让学生通过专门用于检测酸碱度的材料--ph试纸去观察样品的酸碱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直接感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硫的氧化物所涉及的氧化反应这一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以及危害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他们收集我国酸雨地区的分布图以及酸雨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让学生去进行实践作业,不仅能增加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正确掌握绿色化学理念。
(二)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进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学科并不单纯依靠理论知识就能熟练掌握,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化学实验辅助教学。这不单单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对所学的知识开展针对性的化学实验,以促进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认知的形成。高中阶段进行化学实验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真实且直观的化学实验中理解书本上学习到的高中化学的理论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起到极大作用。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内容,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知识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高中化学的实验课程中对所使用到的仪器和设备,可以在适合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缩小。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也应该在满足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以减少化学反应结束后的药品残渣,此外在实验结束后需及时正确地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处理,以减少有害物质随意排放造成的对四周环境的损害。另外,有必要规范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减少实验资源的浪费,尽量使用无毒材料,并在实验过程中妥善处理三废物质,使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形成“绿色化学理念”,教育学生保护环境。
(三)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进课外实践中
高中化学科目的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而身为高中生的学生们可能没有太多的地方去在生活中实践他们在书本学习到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在高中阶段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合作的方式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寻找存在于校园四周的带有污染性的化学反应,找出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比方说哪些是污染物?污染物如何造成了哪些污染?其中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在当地环境中,分析造成这种化学污染的原因,并使用化学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并找出解决污染的方法。最后适当性地奖励那些在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在课余实践为学生组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于高中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绿色化学理念。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来,教师提升对这种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在明确其作用,解决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优化这种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为学生今后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褚绍峰.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3):109.
[2]黎秋萍.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7):137.
[3]龙娜.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 魅力中国,2020(40):363.
[4]覃信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636-637.
[5]黎江.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22-23.
[6]陈娅红.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 语文课内外,2020(19):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