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电气设备使用要求的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主体投入使用的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但是由于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在建筑行业的地位不高,施工管理人员对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不够重视,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对重要工序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瑕疵,从而影响建筑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引言
现代建筑行业和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二者逐渐融合,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建筑当中。自动化设备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通过利用自动化电气设备能够实现资源的丰富、舒适度的提升,有助于建筑行业朝着更加优质、长远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在明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的前提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提高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
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其中融合了多种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电力电子技术等诸多自动化技术,需要联合应用电磁感应定律、电路知识等,实现设备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升建筑产品自动化水平。通过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设备中能够自动化管理建筑结构中的各个设备,能够自动远程监督控制电气设备,能够集成化管理建筑系统,实现建筑运营成本的节约,将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加强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舒适度。建筑电气设备在自动化技术的推动下将进一步发展,促进建筑电气朝着智能化进步。
2建筑机电智能化设备安装特点
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地现代化、智能化,让相关建筑机电设备质量和功能越来越被重视,同时,注重机电工程安装阶段的实用与安全性,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的科技化和智能化。作为建筑中的重点,机电设备质量的好坏与建筑整体功能存在根本性关联,其能自动排除发现的系统设备故障。因此,只有把建筑施工中安装机电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才可以使其在运转时更加高效稳定。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普遍会运用一些新型材料、工艺、技术以及设备,机电设备安装阶段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都会给安装提出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安装人员更严格的操作。与此同时,结合机电设备安装需求,施工人员和设备安装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技术,确保在扎实的技术支持下高质量完成机电安装工作。
3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设计和施工方案不完整
在安装建筑机电智能设备的过程中,需将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作为依据,故所有施工都要按标准和方案进行。若施工过程中出现方案不完善、细节遗漏、标准不明等问题,不仅影响安装工程进度,还会造成工期秩序混乱。此外,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按照相关标准以及确定工序展开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工作,但是,由于某些人员可能自身水平较低,所以有可能出现施工混乱。
3.2机电设备质量较差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的研发目的是较大程度地缩减能源,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对控制系统进行整合,同时为使机电设备电量使用情况符合设计要求,还要将软件优化。为达到节能目的,最关键的是控制空调的用电量,通过相关数据计算出楼宇在正常情况下的空调用电量,以便对空调数量、出水点、冷气开关标准等进行设置,保证室温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不仅如此,还要保持参考阀门的开启度在80%-90%的标准内。在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中,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设备质量差。
当智能建筑的水平越来越高,对机电设备的要求便会越来越多,如果相关机电产品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和规范标准,就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影响设备的整体质量、获取数据不准确,严重时还会导致设备瘫痪,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4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设计
4.1中央控制系统
作为电气控制的主要部件,中央控制系统能够直接进行能量分配。电源内部的配电盘按照最高充电标准配置,集中管理中心配备的不间断电源,保证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在设计中央控制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气设备的总和进行控制,用防静电网保证中央控制室不受干扰,按照至少25m的高度组装防静电上层,通过移动楼层或者抗静电层的设置,可以将中央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设计师要按照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加强附近现场、施工操作便捷性、成本等各个方面的额考虑,对室内外的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做好照明、空调、线路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
4.2节能系统
当前节能环保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建筑企业当中,未来建筑行业也会朝着绿色节能方向发展。通过优化建筑电气设备设计能够实现建筑产品能耗的降低。在建筑中与之相关的门窗、通风、水系统等都是节能设计的重点。通过自动化设计能够实现高效利用各项资源的效果。在开展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水资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在照明中可以通过优化光纤传感器、声控传感器等实现照明系统的节能。
4.3电缆敷设
进场的电缆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查看电缆的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检查电缆端部的线缆的股数是否符合要求,铜丝是否存在断裂与破损现象,电缆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准确量测桥架的长度,对安装所需的电缆长度进行准确计算。电缆敷设一般有两种方法,分别为人工拉引和机械牵引,通常采用两者结合方法。变配电室引出的电缆采用埋地方式接入强电配电室,电缆的引出部分不得有损伤,电缆采用钢管进行保护,埋地深度距离地面应>0.7m。本工程水平段和垂直段的电缆敷设均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进行牵引,电缆敷设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应做好劳动力安排计划,电缆敷设由专人指挥,电缆固定应牢固可靠,电缆敷设之后应进行编号。桥架内的电缆铺设应美观与整齐,在电缆的端部、交叉处与拐弯处均应挂设具有防腐功能的标志牌,在标志牌上注明电压、电缆型号、规格、电缆编号以及回路编号,标志牌挂设应牢固。
4.4管内穿线
将箱盒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采用压缩空气对线管内腔进行吹扫,为了提高穿线效率,在扫管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滑石粉,使得管壁与导线之间摩擦力减少。穿线工具采用为直径为1.2-2mm细钢丝,将细钢丝的尾端拗弯成圆钩状,钢丝的穿入管路的方向应保持和管路走向相同,当管路的弯曲段较多或者管路长度较大时,将钢丝从管路的两端同时穿入,使得两根钢丝在管路中间互相搅动缠绕在一起,接着将一根钢丝拉出,将两根钢丝的连接部位绑扎牢固后再将钢丝穿入管路内。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的迈进,机电安装工程中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扩展。对于整个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而言,要想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在建筑行业中扎根立足,就必须保证建筑功能,并不断扩展后续空间。此外,技术人员还要在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对使用的设备、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以提升现场质量管控水平,确保安装质量安全,从而为后续设备正常运营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3):227-228.
[2]童文.建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1):87-88.
[3]宋兵.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1,7(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