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李鑫1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鑫1 袁承功2
[导读] 摘要:项目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1身份证号码:21092119930721XXXX;2身份证号码:13032119821021XXXX
        摘要:项目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以及新工艺被运用在建筑工程中,导致了项目管理工作难度剧增。因此,研究一种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全过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引言
        全过程管理是一种注重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方式,在全过程管理中主张进行资源的有效优化以及合理配置,科学的全过程管理是提升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全过程管理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应用需要注意认真分析与研究,了解全过程管理对于建筑项目工程的意义,分析全过程管理的具体策略和要求,对各项细节内容进行优化,有利于更顺利地完成建筑项目工程,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水平。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做好安全规划
        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具备施工内容复杂、建筑规模大、施工成本高等特征,导致了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带来了很多难题。考虑到“安全”是保障“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前提,因此务必要做好安全规划,进一步在全过程管理工作中有效践行安全规划的各项条例,以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和物处于安全的状态。
        (二)提升管理力度
        为了有效进行全过程管理,企业必须要提升管理力度,必须要建立健全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管控机制。具体来说,应该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将管理者和作业者在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义务及责任逐一明确,同时应该构建合理的奖惩措施,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提升员工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优化施工质量。此外,还应在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管控机制中构建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通过培训考核提升员工综合素养,从“人”这一关键要素出发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二、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是从故障制度方面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行为形成约束,以便保证施工进程不受影响,并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而且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应用复杂、设计部门较多等现象,如果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就有可能导致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隐患。但是就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方面并不完善,不少施工人员在技术应用上不仅没有明确的分工,而且技术应用水平不一,往往存在不少施工问题,甚至出现施工问题时找不到负责人进行处理,这正是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的。
        (二)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欠缺
        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施工中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慌乱,出现突发事件也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压缩工程施工周期还会忽视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地增加,从而降低了施工水平。
        三、全过程管理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资源全过程管理
        在全过程管理中需要格外重视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建筑项目工程各项资源的合理管控与有效配置,运用统筹的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建筑项目工程质量。资源全过程管理中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管控,而在具体管控中同样需要结合工程施工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管理,保证资源配置合理。在工程开展初期,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工程要求进行资源的配合和管理,选择符合项目需求的材料,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基础上,选择经济、环保、节能的材料,挑选性能良好的施工器械。

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应该注重管控设备与材料,通过设备、材料等管理制度对其进行优化和管理,保证设备性能良好以及材料合理分配。
        (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主要是起到管理作用,其本身具备的管理水平、职业素养等,也会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应注重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一是要求建筑单位能够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人员,注意因材而用,因人而用,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以便确保投资建筑工程的切身利益不损害;二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责任心的管理,要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管理范围、工作权限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遵循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三)做好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保障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关键前提,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最大化提升工程效益。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做好现场安全检查,项目经理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的频率不应低于每周一次。此外,在节假日前期以及冬季、雨季等恶劣气候时,应开展特殊时期的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整改;其二,严控施工流程,要求操作人员应严格依据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操作,禁止违规操作;其三,妥善布置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做好高空作业、基坑开挖支护作业、高大模板支拆作业等各项危险性作业的防护,杜绝安全事故。
        (四)施工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中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应当注意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施工要求,合理完成施工技术的管控,保证工程质量。在建筑项目工程前期阶段需要重视投标管控,对即将承包的建筑工程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系统的总结,保证投标工作顺利完成。对于施工图纸应当进行再三审核,确保施工图纸与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相符,保证图纸的合理性,为后续建筑施工提供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同样应当重视先进技术的使用,积极开发和使用先进技术,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让施工技术顺利应用到建筑工作当中,用技术改善施工质量,提升工程的效率。在建筑施工中除了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工程优化,还需要注意严格管控各阶段施工内容以及施工效果。各部门需要对各自施工内容有系统的认知和把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及工作要求完成施工任务,在工作中合理利用监督管理体系对施工进程进行管控,加强造价管理控制,避免工期延误。针对施工过程中不同情况制订应急方案同样是全过程管理的要点,特别是在施工时面对极端恶劣天气等突发事故时,在工程施工早期制订紧急方案,并在发生问题后第一时间加以解决,有效减少建筑施工中的失误。
        (五)做好竣工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竣工结算以及档案资料移交是重要工作,因此可以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将项目管理有关资料妥善收集,以作为竣工结算的依据,并为档案资料移交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项目完工时,还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明确各个参建方的清理责任,并对其清理质量进行监督,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圆满完成。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对于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工程的管控,通过全面、规范、专业的管控让项目工程顺利运行,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并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苑桂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门窗,2019(23):89-90.
        [2]何玉兰,熊兆华,周晓,胡金玲.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24.
        [3]蒙敬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21.
        [4]苑桂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门窗,2019(18):80-81.
        [5]谢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