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电气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的运用 陈烈锦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陈烈锦
[导读] 摘要:为了改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漏电问题,本文尝试分析了漏电保护技术的作业原理及应用原则,根据电气工程施工要点,提出保护技术应用方案。
        身份证号码:46002719670827XXXX
        摘要:为了改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漏电问题,本文尝试分析了漏电保护技术的作业原理及应用原则,根据电气工程施工要点,提出保护技术应用方案。以某居民建筑施工为例,检验保护技术应用方案可行性。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应用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漏电保护作用,可以作为其他工程施工漏电保护参考依据。
        关键词:漏电保护;电气工程;继电保护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建筑各专业施工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其中,对于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施工,其安全性也得到了相关从业人员更加广泛关注,而漏电保护技术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的使用可有效提高线路及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本文对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予以简要论述。
        1漏电保护技术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是指带有漏电保护技术的电气保护装置。按照保护器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电压型、脉冲型、电流型漏电保护器三类。首先,使用电压型保护器时,需要将其接于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和大地之间,在发生漏电事故时,能够通过线路的中性点对地电压的偏移变化,触发保护器切断电源,保护电路;但是,由于电压型保护器是对配电变压器整个供电网络进行保护,不能分级进行保护,因此,在发生漏电事故时,将会对整个供电电路造成影响,导致大面积范围停电。并且,在采用该漏电保护器时,操作往往过于频繁,当前已经基本不再使用。其次,脉冲型漏电保护器工作时,一旦发生漏电事故,会导致一些指示的快速变化,包括三相不平衡漏电流相位以及幅值等,根据这些变化对电路进行保护。脉冲型漏电保护器在发生漏电时保护动作时也存在工作死区。因此,在应用方面,大多数是采用电流型漏电保护器为主,下面主要介绍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按照工作相数的不同,有单相漏电保护器和三相漏电保护器之分,按照功能用途一般又可分为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插座;它们的主要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剩余电流互感器对被保护回路的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向量之和予以检测,借此对保护器后端的被保护线路及设备是否漏电做出判断;将被保护回路接入漏电保护器的剩余电流互感器,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与保护器的执行机构相连接,当被保护的回路用电设备及其供电线路正常运行时,流经保护器剩余电流互感器中的电流处于平衡状态,其瞬时电流向量之和为零(忽略供电线路及设备极小的正常泄露电流),由于剩余电流互感器中没有剩余电流,其二次线圈不产生感应电流,保护器的执行机构处于正常闭合工作状态;当保护器后的供电线路或设备发生漏电后,漏电点处将有部分电流从泄露点经人体(设备)-大地-变压器中性点流回,造成保护器剩余电流互感器中流入流出的瞬时电流不平衡,其瞬时电流向量之和不为零,从而导致其二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当泄露电流的数值致使其二次线圈感应电流达到执行机构的设定动作值,执行机构将动作,从而带动保护器开关(或继电器)动作,切断漏电保护器后的供电电源,对人员、设备、线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对于漏电保护器来说,可以有效反映并阻断触漏电故障,避免触漏电事故的发生。
        2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2.1协同性原则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对电气工程的施工特点、工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规范的漏电设施设备保护程序,并根据建筑电气工程发展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漏电保护配置,在合理的技术和程序支持下为漏电保护工作的提供支持。在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状况全面掌握之后,所设计的漏电保护施工方案则可表现出更好的适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进行漏电保护施工时,应对各类临时用电的状况进行严格核算,以免出现超负荷,对电气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较大威胁。


        2.2组织性原则
        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专业间形成密切的配合,才能为电气设备的安装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在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合计之后根据电气工程的施工特性形成一套组织性强、协同性强的合理可靠的方案,按照方案落实后续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因施工配合不到位所引发的电气安全问题。
        3建筑电气工程出现漏电的原因分析
        3.1熔断丝选择不恰当
        在建筑电气施工现场实施电气设备接线的时候操作人员会结合线路电流及设备的负载大小来选择适合的熔断丝,在进行电气设备接线的时候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和标准合理连接熔断电阻丝,就会导致电流超过规定的通电标准,最终使得各个电气设备处于超负荷的运作状态。另外,熔断丝最大额定电流的大小都会对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运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熔断丝比较小,在应用到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时候究容易出现跳闸的现象,也会威胁到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3.2电气系统运行缺乏定期维护管理
        电气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中的一些电气元件、导线会出现氧化的现象,与之相关的绝缘层也会失去之前的弹性。在电气元器件失去原有韧性的时候,如果外界环境干扰到电气元器件的使用就会使其出现裂缝,在有电流经过的时候裂痕会出现电弧现象,引发电气工程安全隐患。
        4建筑电气工程中漏电保护技术应用方法
        4.1漏电保护器安装位置及技术
        漏电保护器选择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充分了解周围环境以及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施工进度,确定保护器最佳的安装方式及位置;实际上,漏电保护器安装方式及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电气系统保护的需要予以灵活调整,使保护器发挥的保护作用最大化。例如,一些潮湿的建筑电气施工现场,在施工中短路及漏电安全隐患较大,极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给整体建筑电气工程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相对潮湿的施工环境,施工单位应予以高度重视,并根据相关标准来考虑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在被保护的供电源头位置设置,确保漏电事故发生后保护装置可以立即向工作人员发出信号并报警,迅速自动切断现场供电电源。因此,漏电保护装置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的使用可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性,保证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将保护装置调试至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状态,从而减小漏电失保风险。
        4.2优化漏电保护器的安装环境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也比较多样,如果设备、材料如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则是需要对这些设施设备做好必要的漏电保护处理,对一些需要随时移动的设备做好绝缘保护、防湿防潮处理。对于一些容易出现爆炸的设备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即根据设备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需要来为其准备关联的功能附件。如果设备是在昏暗的环境中使用,则是需要为它配备相关的照明设备。
        结语
        综上,对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所引发人们的重点关注,在设计电气工程施工方案时,就应在充分考虑工程应用性能的基础上,加大对用电安全问题的分析、探究,将漏电保护技术应用至电气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有效降低用电风险,避免潜在安全隐患,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雨佳.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20,(8):301.
        [2]方国清.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探析[J].装饰装修天地,2020,(5):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