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它的广泛应用,它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其中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为主。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而言,网络信息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如何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成了相关工作人员最应当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加强和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系列措施与方法以促进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计算机网络也有着一定的弊端,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会面临着一定的安全威胁,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的价值巨大,一旦数据被窃取或篡改,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推进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证网络信息安全,防止网络信息被恶意攻击、窃取。
1“大数据时代”及其特点
所谓“大数据时代”,指的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随之产生,借助收集、归类、整理这些数据信息,就会形成多元信息系统。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特点有:较低的使用成本、较广的使用范围——可在任何行业使用、准确的定位、较快的更新速度。大数据时代不但要存储网络信息,同时要实现数据的多样化呈现。近年,相关信息技术所呈现出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大数据的实践应用也为民众各方面的便利性、现代化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但是有关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隐患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进行大数据传输时速度快、范围广,这些都会造成信息传输安全上的不稳定性,也不能有效保证信息存储工作。目前人们的生活已经日益网络化,例如:个人的信息与购物APP、支付APP等都是进行捆绑的,如果出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那么就会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个人的隐私问题也不能得到保障,这样就会引起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不满和恐慌。
2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隐患
2.1人为攻击
人为攻击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常见隐患,也是最容易造成较大损失的隐患。人为攻击的形成一般源于“黑客”,此类人员通常具备较强的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有较深的理解,但出于自身非法、违规目的,他们会利用自身技术对某个用户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如果用户疏于防范就可能导致自身信息暴露于“黑客”眼下,而“黑客”就会对信息进行不当操作,使用户遭受损失。通常情况下,“黑客”的攻击手段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传输病毒、找寻漏洞、发送伪装恶意程序,这些攻击手段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任意一种都会造成以上影响。例如某计算机网络用户平日有网购的习惯,其网购账户密码都自动保存在网络环境中,随后某次该用户的计算机网络被“黑客”找到了漏洞,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了用户计算机远程操控权,开始通过远程操作将用户网购资金全部转移到自己账户上,并删除了记录,使得用户承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且很难追查攻击来源。
2.2肆意妄为的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自行复制的计算机指令或软件,能够对计算机的数据信息造成不良影响,它能使电脑瘫痪、黑屏、数据丢失,甚至无法修复。计算机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和破坏性,需及时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此前,“盗号木马”“熊猫烧香”被很多人领教过,其中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盗号木马”窃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以用户本人的身份向好友发布借钱信息,以此敛财,许多网友深受其害。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病毒防范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控措施
3.1创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为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性,预防出现数据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应创建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与体系,以此来维护有关数据信息的安全水平。首先,对于用户来讲,在使用计算机期间应该设置较为烦琐的账户密码,不可以浏览或是分享不健康的网站,以免对自身的计算机网络造成威胁。其次,从企业的层面来讲,应完善有关的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安排专业化的人员针对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管理,掌握有关的安全管控手段、技巧与专业知识,形成准确的安全观念,最快速度了解到安全问题,以合理的方式消除问题,在有关安全管理系统的支持下预防数据信息泄露或是篡改。
3.2完善计算机的安全制度
计算机信息安全通常被看作法律的灰色地带,不太能引起大家重视,除非发生非常典型的大型网络事件,否则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无形之中给网络黑客助长了不正之风,很多网络不法分子会认为:只要事件不大,就没人管。可见,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微不足道。我国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构建和谐、规范的网络管理体系。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约束不法分子的不良行为,提高法律约束力,给大众增加安全保障;另一面也能站在法律的高度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协作,不给网络黑客可乘之机。
3.3进行网络监测、监控
随着人们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入侵检测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该技术主要是检测网络使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滥用、入侵的情况。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统计分析法、签名分析法。前者指在计算机稳定运行时,对相应的动作模式予以判断,评估其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后者则是对攻击系统已经掌握的弱点进行检测。借助网络监测、监控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
3.4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就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来看,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之所以容易被非法攻击,重要原因就是其安全系统性不高。对此,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信息安全技术是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处理的一种技术,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信息安全,防止信息被恶意攻击、篡改。随着人们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类似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了保障。以加密技术为例,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存储、传输信息时,可以应用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处理后的信息是以密文的形式存在的,而要想解开密文,就必须有匹配的密钥。以加密技术为保障,信息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3.5加强网络安全内部因素的防护
要想真正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我们就需要对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各种账号的安全管理。首先,用户要从自身入手,提高对于计算机安全的使用意识、管理意识,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避免设置简单的账号,而使密码复杂化,这样就会加大泄露的难度。其次,我们在进行账号安全管理时,一方面可以采用特殊符号、对密码的长度进行设置,避免密码设置太过简单;另一方面要注意定期对密码进行更换,这样也可以避免信息的泄露。
结语
由此可见,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宏观意义上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防护系统,优化内部人员监督体系等都是加强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防护措施。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提升个人防护意识,规范日常操作行为,以免损害自己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周鑫辉.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151-152.
[2]滕飞.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14(2):167-169
[3]束维国.计算机网络防御的关键技术[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