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桥地区雨水排水系统提标规划方案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叶标
[导读] 摘要: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防汛排涝的基础设施,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地区防汛排涝安全性至关重要。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6
        摘要: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防汛排涝的基础设施,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地区防汛排涝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金桥地区雨水排水系统提标改造规划方案的分析,探讨了已建城区低标雨水排水系统提标改造规划方案,分析了旧城区雨水系统主要存在问题,并结合排水系统现状及地区规划建设情况,通过采取各种提标途径和措施,综合提高地区排水标准,改善地区排水系统建设,提高地区防汛排涝能力。
        关键词: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提标改造;规划设计
        近年来,由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暴露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一方面由于城区建设年代较久,当时规划设计标准相对较低,配套的雨水排水系统建设相对滞后[1];另一方面,同时伴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建设,建筑和道路等的建设造成地面硬质化,地表径流系数增大,城市水系萎缩,河道行洪能力缩减[2],在遇到极端降雨情况下,老城区内涝灾害问题突出[3]。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金桥地区雨水系统提标改造规划方案分析,对已建城区排水现状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雨水系统规划方案,通过水力计算和模拟,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和探讨,为已建城区雨水排水系统提标改造提供参考和思路。
        1、现状概况
        上海市金桥地区建设开发较早,地区现状已基本开发完成,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主。地区内雨水排水系统基本已建设完成,地区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模式采用强排模式,地区内雨水管网及设施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其建设标准为暴雨重现期1年1遇,原设计综合径流系数为0.6。同时,地区河网水系较为稀疏,地区内部无贯通的水系,河道行洪调蓄能力较差。
        通过对地区现状雨水管网调查,地区雨水管网管径主要为DN400~Ф2400,其中管径1000以下管道占比约35.69%,管径1000至1500管道占比约36.25%,管径1500以上管道占比约28.06%。
        地区雨水系统服务面积约720公顷,共设置两座雨水泵站,末端雨水泵站按1年1遇标准建设,泵站规模合计约37.4m3/s。
         
        P=1                               P=3
         
        P=5                             P=100
        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积水风险评估图
        对设计暴雨重现期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和100年一遇,采用芝加哥雨型,选取降雨历时2h,对现状排水系统积水情况进行模拟,系统积水分布和深度的结果见上图。整体来说,随着降雨强度的加大,系统积水区域明显增大,积水深度基本都在0.5m以内。在P=100a工况时,积水范围显著增加,且主要集中在系统上游区域,存在较大的积水风险。
        2、现状雨水系统存在问题
        根据分析,现状雨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地区开发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已建雨水设施标准较低,现状执行标准为1年1遇;
        2)、雨水系统泵站及雨水总管已按原规划基本建成,已建雨水泵站周边无扩容改造空间;已建雨水总管下改造扩容可实施性差;
        3)、现状地区未建设初期雨水截流设施,存在初期雨水对河道污染情况。
        3、规划提标方案比选
        针对已建城区内雨水强排系统提标,通常有以下几种提标方式:1)、已建雨水设施扩容改造;2)、设置雨水调蓄设施;3)、对已建系统重新划分范围,新建雨水设施;4)、利用河道调蓄空间,采取强排与自排结合的模式等。
        现对该地区雨水系统提标进行各方案比选分析,为已建雨水强排系统提标改造提供思路。
        1)、已建雨水设施扩容改造
        该地区现在雨水总管及泵站基本已按原规划建成,原规划采用标准为:暴雨重现期为1年1遇,综合径流系数为0.6;以川桥路为界,川桥路以北为金桥一期雨水系统,服务面积489公顷,已建雨水总管管径为Ф2000~3400×2400,雨水泵站为金桥1#雨水泵站,现状规模为22.4m3/s;川桥路以南为金桥二期雨水系统,服务面积230公顷,已建雨水总管管径为Ф1800~2400×2500,雨水泵站为金桥3#雨水泵站,现状规模为15.0m3/s。
        将地区雨水标准由1年1遇提标至5年1遇,则金桥一期雨水系统需加排Ф2700~3500雨水总管,金桥1#雨水泵站规模将由22.4m3/s扩容至46.0m3/s;金桥二期雨水系统需加排Ф1650~Ф3000雨水总管,金桥3#雨水泵站规模将由15.0m3/s扩容至19.8m3/s。
        该方案主要优点是:雨水系统总体布局及走向不变,满足标准的部分雨水支管可以保留利用;主要缺点是:现状道路下需增设雨水总管,针对建成区,部分道路下管位紧张,实施难度大,同时现状雨水泵站用地受限,很难满足扩容后泵站用地需求,且雨水泵站扩容改建施工阶段临时排水较难满足。
        2)、设置雨水调蓄设施
        规划保留现有雨水设施的基础上,在系统内结合用地情况,通过增设雨水调蓄设施,将超标雨水收集调蓄,降低峰值雨水对现有雨水系统的冲击。根据模型分析计算,从1年1遇提高至5年1遇标准的强排系统,每平方公里需增设约1.2万m3雨水调蓄规模。金桥地区雨水系统服务面积为7.19km2,共需增设雨水调蓄规模为8.63万m3。
        该方案主要优点是:现有雨水设施均保留利用,仅在系统内增设雨水调蓄设施,对周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同时雨水调蓄设施内存储雨水水质较为清洁,可对调蓄雨水进行再利用;主要缺点是:针对已建城区,各类建设用地已基本建成,雨水调蓄设施可实施性较差。
        3)、对已建系统重新划分服务范围,新建部分雨水设施
        结合地区整体改建情况,金湘路以西、川桥路以北单元控规调整变化较大,将由现状工业区整体开发改建为商业办公区;而该片区域为现状雨水排水系统上游,总体雨水排放条件较差。故拟将现状金桥一期、金桥二期雨水系统进行拆分,以金港路为界,金港路以东仍保留现在雨水设施及泵站,缩小现状金桥1#、金桥3#雨水泵站服务范围;金港路以西地区新建雨水系统,系统内雨水总管及泵站结合地区开发进行建设。通过调整后,金桥一期雨水系统服务面积由489公顷调整为238公顷,金桥二期雨水系统服务面积由230公顷调整为170公顷,新建雨水系统服务面积为311公顷。
        系统拆分后,金桥一期、金桥二期雨水系统内金桥1#、金桥3#雨水泵站及已建雨水总管均可满足5年1遇标准;新建雨水系统内,新建Ф2700~Ф4000雨水总管,末端新建1座雨水泵站,泵站规模为24.8m3/s。通过系统拆分,金桥地区雨水泵站总规模将由原37.4m3/s提升至62.2m3/s。
        该方案主要优点:现有雨水总管及泵站均保留,在改建开发区内新建独立的雨水系统,对已建城区周边道路和环境影响较小;主要缺点是:新建雨水系统内新建雨水设施投资较大,建设时序需结合地区整体开发进行,近期临时排水需统筹考虑。
        4)、利用河道调蓄空间,采取强排与自排结合的模式
        该方案主要是根据地区河网分布及地块标高,可以将已建强排系统部分自排条件较好,距离河道较近,地面标高满足自流排放要求的区域调整为自排系统,进而减轻已建强排系统末端雨水总管及泵站的压力,以提升整个区域排水标准。
        该方案主要优点:投资最为节约,改造难度较小;主要缺点为:局限性相对较大,仅在河网相对密集,现状地面标高较高区域可以适用,同时将强排系统调整为自排系统,对地区排水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
        综上所述,针对已建城区雨水提标,可以结合地区情况,采取多种措施联合提标方案,尽量减少对周边道路交通和居民环境的影响,在节约工程投资情况下,结合地区现状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提标方案。
        本次金桥地区雨水排水系统提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源头调蓄,结合地区开发改建,地块在建设时,贯彻海绵城市要求,在地块内增设源头调蓄设施,控制年径流总量,降低地块综合径流系数;2)、结合地区开发改建,对现状雨水强排系统边界进行调整,通过增设部分雨水总管及新建雨水泵站,提升地区雨水排水能力,提高地区雨水排水标准;3)、在雨水系统末端设置初雨调蓄设施,根据用地情况,以调蓄池或调蓄箱涵的形式收集5mm初期雨水,减少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同时,结合雨水规划建模模型,对易积水点进行规划方案优化,完善整体规划方案。
        4、结语
        针对已建城区现状雨水系统,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原建设标准相对较低,近年由于极端天气频繁,对已建城区低标雨水系统进行提标改造需求日益强烈。结合规划案例方案,对已建城区雨水提标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推进城市排水系统完善和防治城市内涝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 胡龙,高原,李兵,等.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典型问题分析与探讨[C]// 城市雨水管理国际研讨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2013.
        [2] 谢映霞.城市排水与内涝灾害防治规划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7):105-108.
        [3] 吕名扬.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旧城改造雨水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