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运用研究 胡乃永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胡乃永
[导读] 在目前的建筑中,节能设计应用日益广泛,节能设计的理念正在一点点影响着每一个建筑设计的每一个领域,最接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也在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经过与传统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比较,会发现节能设计理念更符合建筑的节能要求,也节省了建筑损耗中的很大一部分损耗。

身份证号:3713231991********     胡乃永
 
摘要:在目前的建筑中,节能设计应用日益广泛,节能设计的理念正在一点点影响着每一个建筑设计的每一个领域,最接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也在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经过与传统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比较,会发现节能设计理念更符合建筑的节能要求,也节省了建筑损耗中的很大一部分损耗。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应了解节能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同时,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应根据现有建筑进行设计,形成节能设计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运用
        前言: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是集健康、环保和功能于一体的表现。
        1、暖通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制冷剂主要用来完成换热工作。制冷剂在相关设备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状态,最终实现吸热和放热,为暖通制冷系统提供辅助。一般来说,使用制冷剂所涉及的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其中制冷剂会在蒸发皿中吸收大量热量,从液体变成气体。气态的制冷剂会被压缩机吸入,在高温高压下压缩成气体,进入冷凝器,在过程中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空气或水,从而形成原来的液态。
        2.建筑暖通空调技术设计原则
        2.1操作便利性和适应性原则
        为了充分适应四季的特点,人们要求暖通空调具有更显著的气候调节功能。因此,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要求始终坚持方便的原则。对于暖通空调的设计,需要使用自动化技术来控制相应的人工成本。但在实践中,暖通空调的自动化技术要求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相应的适应性原则。
        2.2动态原理
        在暖通空调的具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节能设计因素,充分体现设计的动态性原则。采用动态原理和方法,确保暖通空调运行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此外,动态原理的应用也可以保证建筑工程与暖通空调的协调。
        2.3舒适性和节能性达到平衡的原则
        暖通空调主要受温度、风速、波动强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节能设计就是最大限度的平衡舒适性和节能性。节能设计应考虑建筑结构的导热系数和室外气温的变化,使室内温度最适宜。另一方面,需要使设计结构尽可能简单,减少管道的消耗,简化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投资。
        2.4满足居住环境的声、光、色要求
        声、光、色也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环境因素。比如人们待在暖色的室内环境中,心理上会有温暖的感觉,从而相应减少空调的制热,自然也就避免了能源的消耗。
        3、建筑暖通节能技术的应用
        3.1热回收装置的正确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设计师可以通过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来充分发挥余热的价值。其中,设计者可以主要考虑载热流体的差异、状态差异、换热装置等因素来设计热回收装置。此外,热交换装置的使用可以确保湿热和总热量之间的良好传递。最后,设计师还应考虑室内环境和湿热变化的需要,以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目标的实现。相关研究表明,新风负荷占暖通空调系统的40%。因此,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的气体,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这部分气体的排放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能量损失。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新风负荷设置专门的热回收设备,通过再投资能源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回收和利用。利用这些能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机组的负荷,还可以实现机组的节能和经济性。



        3.2空调冷热源节能设计
        利用冰蓄冷政策可以最大限度地转移建筑物的电力负荷,进而具有“调峰填谷”的基本功能,进而可以从整体上不断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电力短缺的发生,进而可以逐步减少配电设备,制定设备容量。它可以将建筑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在外部区域使用四管槽散热器,在内部区域应用单风道变风量系统,然后就可以了。整个空气系统设计为双风机系统。一般来说,在过度技术中,它是通过将新鲜空气改为新鲜空气来操作的。如果室外空气的焓低于室内空气的焓,应使用室外新鲜空气来冷却房间。同时,应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集中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
        3.3变频技术的合理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暖通空调设计正在逐步引入新技术,不断推动暖通空调系统更高层次的发展和进步。变频技术的研究和实施不仅将暖通空调设计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也充分展示了现代先进技术在其空调系统行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变频技术的合理引入和应用有效改善了传统技术的许多缺点,既能保证用户的体验和生活舒适,又能充分降低能耗。但是在变频技术的实际应用中,相关人员必须综合考虑。比如在暖通设计中,在选型过程中会预留20~25%左右的余量,以减少或避免设备实际运行过载,尽可能延长暖通系统的使用寿命,落实绿色节能理念。
        3.4创造循环模式
        暖通空调安装或运行过程中损坏的空调部件,建筑设计师应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并通过回收模式进行总结。在整体布局上,采用回收模式,对一些不能重复使用的部分进行特殊处理。在回收利用的工作模式中,要控制环境污染和空调能源浪费,确保空调部件的回收利用模式能够成为回收利用的主要核心点。通过网络技术的结合,将模拟智能引入到空调节能控制中,使自动化技术完全可以在空调能量回收中发挥作用。
        3.5地热能的实用分析
        地热能的利用是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途径。除了直接利用地热能之外,地热间接加热、地热加热加调峰锅炉等节能新方法也在推广。根据我国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地热功能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实现高效供热供冷,而且经济投资少,节能效果更好。
        3.6采用低能耗代替高能耗的设计
        有许多环境参数会影响人体对外部温度的感知。可以用低能耗代替高能耗的环境参数,让人体感到舒适。不同湿热环境下空调系统的能耗不同。在冬季,传统空调用于加热室内环境,促进人体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根据相关温度研究结果,对传统空调模式进行了优化。如果使用低温地暖,人体所需的室内环境温度会大大降低
        3.7冷藏技术
        蓄冷技术是能源危机时期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创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利用夜间电力低谷期,将冷量以冰或水的形式储存在蓄冷设备中;储存的冷能在用电高峰期释放出来,供空调使用,达到电网移峰填谷、节省运行电费、节能环保的目的。冰蓄冷和区域供冷不仅节能环保,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首先,我国主要采用火力发电,发电机适应性不强,难以随意控制或改变其发电量。利用冰蓄冷技术,电厂发电机组可以在夜间高效区运行,从而降低其单位煤耗。其次,冰蓄冷和区域供冷技术避开用电高峰后,其所占电力资源的份额也会降低。这就相当于扩大了社会资源,我们可以在同样的动力资源下提供更多的项目。
        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暖通空调的使用将越来越普及。实现暖通空调节能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减轻人们用电带来的经济负担。总之,暖通空调节能和新技术的讨论符合时代潮流,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田荣金.浅析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应用前景[J].价值工程.2011(04).
[2]陈晔昌.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要点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8):29.
[3]马尚坤.关于暖通空调节能与新技术问题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