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及管理探究 潘必海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潘必海
[导读] 剪力墙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建设当中十分广泛,因为此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保障建筑整体的刚度与强度,这一点满足高层建筑建设要求,所以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身份证号:45213119890******8    潘必海

摘要:剪力墙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建设当中十分广泛,因为此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保障建筑整体的刚度与强度,这一点满足高层建筑建设要求,所以受到了广泛的青睐。但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必须依照相应规范来开展相应工作,否则不但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还会极大限制结构能效发挥,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剪力墙结构的技术规范,尤其针对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因为此部分是形成剪力墙结构基础的核心工序,对此下文将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主体模板;安装;拆除;质量控制
        1剪力墙结构概念及其特点
        1.1剪力墙结构概念
        所谓剪力墙结构就是将建筑结构的剪力作用分散到建筑墙体之中的新型建筑结构系统。这种建筑结构体系的显著特点就是在其水平面的受力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根据水平面的受力特点进行结构调整。由于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除要对建筑自重的垂直作用力进行支撑之外,还需要对大风、地震等原因造成的水平作用力进行承载,并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这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也会相应加大。所以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求建筑结构对于垂直作用力具有较大抗性,对于外界产生的水平作用力也应该有足够的承载量,以将建筑在其作用下的结构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1.2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
        剪力墙结构之所以能够在目前的高层建筑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主要是由于它独特的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在于剪力墙结构的侧面灵活度大大优于传统的框架结构,这就意味着剪力墙结构能够能够承载更大的水平作用力。在剪力墙结构变形协调的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一般需要对于其结构载荷在不同高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由于外界水平负荷的作用,在不同的建筑高度,对于剪力墙结构与建筑主体框架对作用比例也不尽相同。在传统建筑框架中,剪力控制结构往往位于整体结构的底部位置,但是在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剪力主要方向的改变,使得剪力控制结构都位于整体结构的中部位置。剪力墙结构的变形特点,是在水平方向外力作用下,整体结构会呈现出可控的弯曲开进变形,这与传统框架结构水平外力作用下呈现出的剪切侧向变形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正是能够将剪力墙与传统框架结构进行结合运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原因所在。在建筑面对外力作用产生的结构变形中,剪力墙结构与传统框架结构表现出相反的性质。
        2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2.1剪力墙结构中钢筋工程的施工
        钢筋材料作为主体模板的主要构成部件,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主体的模板建设过程中,对其的规格要求与数量要求都十分巨大。


以漳浦美伦清华园二期工程为例,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5756m2,其中地下室面积为17119.5m2;由五幢29~33层一类高层住宅及两幢2层裙房(商业店面)组成;人防地下室面积为12525.8m2。地上层数:29、31、33;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99.75m;地下室层高3.6~5.4m,一层商业店面层高3.3m,标准层层高3m。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主体结构所使用的钢筋型号为HRB335,为保证钢筋结构在建筑整体结构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质量,在该工程的钢筋焊接中,对于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采取机械连接方式进行。此外,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节点处比较容易出现结构应力变化,所以在钢筋梁柱节点处应该进行密集绑扎,如果绑扎难以进行则可以采用上下对口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固。与此同时,横梁顶层主钢筋之间应该保持30mm以上的距离,以便于后期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对关键的箍筋框进行固定时,首先应利用电钻打孔,一般是将孔距控制在30cm左右,孔的深度为主体板厚度的1/2,钻孔直径控制在1cm左右。在对箍筋框进行位置调整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竖直方向的墙体梯格筋。另一种是水平作用的墙体梯格筋。这两种情况都能有效减少主体模板中钢筋结构位移情况的发生。其次在进行主体模板中钢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于其中各个关键连接点加以明确标记。梁墙柱节点箍筋是施工中的重点,也是施工难点。在实际施工中工人往往因为不好操作而偷工。为了更好地控制节点钢筋质量,一般采用点工箍筋焊接成型后统一下放的方法。
        2.2剪力墙结构中模板工程的施工
        剪力墙结构的主体模板由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两部分构成,这两个主体模板组件的设计制作对于主体模板的施工建设至关重要。模板的配板环节是内外侧模板制造中的关键环节,配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工程实体观感质量。在这一环节之中,作业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应该对内外侧的模板长度进行相应控制调整。一般而言,外侧模板应该比内侧模板长20~30cm,这样可以为主体模板的后续长度调整留有余地,同时便于外模下伸加固,防止外墙出现胀模漏浆现象。对于模板进行安装定位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样以漳浦美伦清华园二期工程为例。由于其工程量较大,模板数量较多,比较容易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所以对其进行测量定位,定位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投点放线。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其他各条轴线,然后根据施工图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及水平300检查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②标高测量。根据模板实际的要求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在无法直接引测时,可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在以上述方式进行模板定位之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同时应该进行模板工程质量验收,包含定位准确性、平整度、垂直度等各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这样模板安装基本达到了建筑设计要求。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及管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知,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当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但要注意其施工规范,对此本文依照常规工序,介绍了各工序的技术要求,以供施工单位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苏超敏.浅谈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1881-1882.
[2]秦建斌.浅谈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施工技术[J].建筑与装饰,2017,(12):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