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再同古丽·加帕尔
[导读] 中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营养丰富,种植高质量玉米成是自然的趋势。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吉昌   再同古丽·加帕尔  832299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营养丰富,种植高质量玉米成是自然的趋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引言: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玉米除可直接熟食外,还可被加工成多种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面条、面包、饼干、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玉米还是饲料之王,在畜牧业发展中作用重大。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良种精选
        玉米种植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玉米良种的选择,这直接决定了玉米种植是否具备高产的基本条件。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选择当地适合栽植的高产玉米品种,然后还要对进行播种的玉米种子进行精挑细选。对于表面没有光泽或者光泽暗淡的玉米种子,要挑选出来,并且还要将不完整或者已被病虫侵蚀的玉米种子丢掉。目前,较为科学的玉米选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穗选另外一种是粒选,这两种选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挑选出上等优良的玉米粒。当选好品质优良的玉米粒之后,在播种前还要对玉米粒进行暴晒处理和浸水处理,当玉米种子浸水之后,还要做好玉米种子的通风工作,避免种子发霉,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减少玉米播种后病虫害的发生。
        1.2选地整地
       (1)选地。玉米需水较多,宜选择地势平坦,四周无荫蔽,向阳,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壤土或轻壤土,土层深厚,保肥保水,中性或偏酸性,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2)整地。以春播品种为例,在上年冬季进行深翻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冬翻,做到根茬翻埋良好,耕深25~35cm;结合深松整地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硫酸锌1kg、尿素10kg作底肥,施肥深度15cm以上,以免烧种烧苗。春季播前整地主要是将土打细,达到待播状态,并注意保墒。夏播品种提前1个月进行深翻整地。
        1.3苗期管理
        玉米根茎叶在苗期内生长十分迅速,逐步形成庞大根系。要通过苗期管理的实施,加快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速度。首先,田间出苗后,需密切关注幼苗生长情况,科学开展间苗工作,将弱苗、病苗等去除掉。通常于玉米5片真叶时实施定苗处理,若出现缺垄现象,则要带土移植幼苗,促使田间幼苗密度保持在合理状态。其次,苗期内一般进行2次左右的中耕除草工序,改善土壤肥力条件,避免幼苗正常生长受到杂草的影响。合理控制中耕深度,避免伤害到幼苗根系。最后,玉米真叶数量达到6片左右后,需实施追肥处理,一般采用条施方式。若地块土壤湿度较小,则需合理安排灌溉工作。若阴雨天气较多,则需及时排除掉田间积水,避免对玉米根系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1.4水、肥管理
        玉米不同的生长周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水分需求也不同,因此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调节玉米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有针对的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达到改善玉米品质、提升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目的。从水分需求方面看,玉米的生育期土壤的水分应该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70%,有助于玉米的开花受精。从肥料需求方面看,玉米的幼苗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蜡熟期与完熟期所需的营养成分各有不同,其中,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粒穗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确保雌穗粒数增加,需要及时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可以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即根据氮磷钾含量和科学配比,追施尿素,并用土覆盖。而对于土壤贫瘠的耕地,应多次施肥浇水,可以使用农合硒(24-12-12)40?kg/667m2,在大喇叭口期和扬花前因分两次,共计追施氮肥(尿素)35?kg,会使玉米根系发达、叶片浓绿、子粒饱满不脱尖。在水、肥管理时期,各地应该因地制宜、精准施肥,以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2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1大斑病及防治
        本种病害主要对玉米植株叶片造成危害,甚至叶鞘、包叶也会受到影响。一般于下部叶片最先发病,之后逐步蔓延。初期有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形成,慢慢扩大后,导致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生成。若田间湿度较高,会有黑灰色霉状物出现于大斑上,且叶片逐渐枯萎脱落。其中,大斑凸脐蠕孢为大斑病的病原物,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针对本类病害,首先要合理选择玉米品种,保证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其次,要将轮作倒茬制度构建起来,同时实施深耕处理,促使田间菌量得到减少。要对田间病残体彻底清理,促使初侵染源得到控制。病害发生后,及时将下部病叶打掉,于适当区域统一处理。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增强玉米植株的长势与抗病能力。可以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任选其一喷雾,同时可加入云大120的1500~?2000倍液、1%~?3%的尿素,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每隔7~10天喷药-?-次,连喷2~3次。
        2.2病毒病及防治
        本种病害可出现于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出苗期、七叶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初期内,会有褪绿条点状花叶形成于心叶基部,慢慢向全叶扩展,叶肉组织颜色发生变化。若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有提前枯死问题出现。本类病害的传播载体为蚜虫与灰飞虱,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在防治过程中,要合理选择玉米品种,做好蚜虫、灰飞虱防治工作,可向田间喷施一些效果比较好的高效低毒农药。同时规范实施田间管理活动,促使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得到增强。
        2.3丝黑穗病
        本种病害会对玉米果穗造成危害,严重降低玉米产量,甚至还会有颗粒无收现象发生。玉米苗期容易感染,抽雄后出现症状。相较于正常果穗,病果穗具有较小的长度,且顶部不会抽出花丝。丝黑穗病的病菌具有较长的存活年限,低温低湿环境下容易发生。针对本类病害,需合理构建轮作制度,如果轮作年限能够超过3年,土壤中的病菌可得到基本消灭。实施播种工序之前,对地块土壤进行深翻处理。种植人员要密切关注田间苗株生长状况,将病株及时拔除掉,于适当区域统一处理。所以为了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避免其给玉米生长及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可以用含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氟唑环菌胺等成分的种衣剂处理。
        2.4地下害虫及其防治
        地下害虫会对玉米幼苗、根茎等进行咬食,导致死苗、缺苗等问题的出现。地下害虫一般呈现出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容易出现于秋季多雨时节。针对地下害虫,种植人员需将田间、地头的杂草彻底清除掉,促使虫卵、幼虫数量得到减少。可以选用使用效果比较好的高效低毒农药进行有效的喷洒以便高效防治地下害虫。
        2.5玉米螟防治措施
        于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达5%-10%时进行挑治;花叶株率达10%以上时进行普治;花叶株率超过20%,或百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连防2次。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或使用辛硫磷拌细沙丢心防治。
        结语
        在时代不断发展和农业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玉米种植技术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化。因此在不断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同时,更应该组织玉米种植农户积极参加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培训活动,在实际的玉米种植过程要根据玉米生长周期以及实际生长情况,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参考文献
[1]侯传卫.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0(12):20-20.
[2]王瑞,李杜鹃,刘强.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6):26-27.
[3]张殿喜.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25):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