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静脉血栓下肢疼痛的作用评价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   作者:洪宇
[导读] 目的: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静脉血栓下肢疼痛的作用。

        洪宇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江苏 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静脉血栓下肢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8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56例,全部患者接受临床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术后2h、护理3d、7d、14d后下肢疼痛感受评分。结果: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h下肢疼痛感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3d、7d、14d后下肢疼痛感受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下肢疼痛,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剖宫产;气压治疗;人性化护理;静脉血栓   
        剖宫产术后多见静脉血栓这一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静脉血栓不仅受术中血管壁损伤的影响,也受术后长期卧床导致血流不畅影响[1]。因此在剖宫产术后,针对于静脉血栓还需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在治疗方案中,可以通过气压治疗仪的干预治疗减轻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发生,而在护理方案中,可以通过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自主活动意识,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下肢静脉血栓带来的疼痛感受。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本的一种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更关注患者的需求与感受,拉进与患者的沟通距离,使得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2]。为评估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以我院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08月至2021年02月期间展开研究,展开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08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56例,全部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28例中,年龄24~32岁,平均(28.03±2.10)岁,手术用时0.8~1.7h,平均(1.23±0.13)h。研究组28例中,年龄25~34岁,平均(28.08±2.07)岁,手术用时0.8~1.5h,平均(1.21±0.14)h。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常规监测气压治疗仪运行情况,每日进行两次气压治疗仪干预,每次时间控制为20min,同时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询问患者肿胀感受等,做好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师,给予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药物治疗、使用一次性腿套保护,并抬高患者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等。
        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其中在气压治疗仪干预措施上与参照组一致,护理措施中包括:①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展开针对性风险评估,对患者并发静脉血栓的风险性进行评估后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风险小组,展开不同的预防护理,如给予低危患者穿弹力袜,给予中高危患者药物预防等;②心理干预。关注患者情绪,对伴随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的讲解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使得患者具有基本的病情认识,能够配合气压治疗仪的干预治疗,也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感,促进其配合护理工作;③生活干预。在治疗期间,每日需定时进行患者下肢颜色、肿胀情况等观察记录,做好下肢皮肤擦拭,保持患者舒适感,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整理被褥床单,减少压疮发生;④运动指导。术后观察患者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早期活动,如平卧位状态下自主抬高双下肢,保持膝关节轻微屈曲,每日可多次进行主动活动。也可通过肌肉按摩、被动运动指导方式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如踝关节背伸运动等,每次保持10~20min即可。对于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需保持其卧床静养,但可适当垫高患者双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术后2h、护理后3d、7d、14d下肢疼痛感受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值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2.57%(1/28),低于参照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2,P<0.05)。
2.2两组术后2h、护理3d、7d、14d后下肢疼痛感受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2h下肢疼痛感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3d、7d、14d后下肢疼痛感受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分析与讨论
        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也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未有效干预控制还可能威胁患者术后生命安全[3]。因此在术后早期给予气压治疗仪干预治疗具有必要性,能够加速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高凝状态引发的静脉血栓[4]。
        但考虑到患者剖宫产术后各项功能还未恢复,下肢活动受限,因此还需要配合护理措施提高静脉血栓防治效果[5]。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治疗的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既关注患者心理需求,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讲解静脉血栓具体情况,也关注患者血栓预防情况,给予患者血栓风险评估,配合生活干预与运动指导等,有利于更好地预防患者术后静脉血栓,且能够减轻静脉血栓带来的下肢疼痛感受。本次研究中指出,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下,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且患者接受护理3d、7d、14d后下肢疼痛感受评分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这提示在人性化护理下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既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也减轻下肢疼痛,护理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剖宫产术后给予气压治疗的患者,临床配合人性化护理能够更好地预防静脉血栓发生,也有利于减轻下肢疼痛感受,护理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淑红. 脉冲式气压治疗仪对产妇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探索[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202-203.
[2]楚薇. 气压治疗对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8):156-157.
[3]张莹. 基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2):3613-3616.
[4]苏梅,俞明珠.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37-238.
[5]张庆云.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及产后恢复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20,36(01):133-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