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虎
宜城市水利局,湖北 宜城 4414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得城镇居民饮用水得到保障。但是,通过对当下城镇饮用水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城镇饮用水的水质受到影响,因此也就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能够加强对城镇饮用水水质的管理,及相关工程建设力度,以此使得城镇饮用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城镇饮用水;水质现状;改善措施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因此,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能够重视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以此不断提升城镇饮用水的饮食质量,使得城镇居民饮用水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从城镇饮用水的水质现状着手,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为保障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一、城镇饮用水的水质现状
相关部门及研究人员曾对我国部分城镇饮用水的水质情况进行检测,经检测结果显示,有诸多城镇饮用水的水质存在不达标问题,不仅容易导致当地疾病大面积爆发,同时还会影响到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究其原因,影响城镇饮用水水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在进行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及管理的过程中,所需资金大多由中央政府、省、市、县财政拨款,以及当地自主筹资实现的。对于财政专项拨款,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到位,但是因为城镇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所以基层政府和农民筹资相对较为困难,也就导致相关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间接对水质情况产生影响。
(二)缺乏科学的设备采购和运营管理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很多城镇饮用水建设相关管理人员都意识到饮水安全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提上日程,但是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的效果并不是很好[1]。通过对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开展城镇饮用水建设的过程中,前期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及采购机制,广泛应用了容易生锈的铁质净化设备,在材料快速老化、损坏,以及生锈严重的背景下,不仅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同时也影响到了用水质量,进而导致城镇居民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工程运营较为艰难
相对于城市用水而言,城镇用水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受到电费、检测、消毒、人工等费用影响,以及免费用水政策影响,导致城镇饮用水相关建设成本增加,出现入不敷出、难以运转等问题,进而导致饮水安全工程处于停产状态,城镇居民的用水安全也就难以保障。
二、改善城镇饮用水水质现状的措施
针对上述影响城镇饮用水水质的因素,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改善城镇饮用水水质现状有所帮助:
(一)加大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开展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资金不足一直都是制约相关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间接影响着城镇饮用水的质量。因此,也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及人员能够重视城镇饮用水安全,对相应成本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并加大专项拨款的力度,以此确保城镇饮用水相应工程能够有序进行。
除此以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力量能够融入到相应工程建设中,并且要对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和检查,以此提升使用资金的公正性和透明性[2]。
(二)合理选择与城镇条相符的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在进行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的选择,应该选择城镇饮用水处理效果好,造价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对操作人员要求低,尽量可实现自动运行,运输、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的。
比如,可选用一体化的饮用水净化设备,占地面积小,而且运输、安装也较为方便,不需要更换滤料,也不用电,不仅大大降低了相应建设成本,同时也使得后期运行效率得到提升,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三)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进行城镇饮用水相应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水务部门作为重要主体,应该依据相关工程的形式及供水规模,制定及采取不同的责任制进行管理。
比如,针对乡镇和跨村供水工程,应该由县级水务局指导,乡镇政府负责自组建,以此设定供水站负责管理;针对单村供水工程,应该由农民用水协会下设的用水委员会进行管理并负责;针对那些较为分散的供水工程,应用由受益户自行管理和负责。
通过上述管理方式,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城镇饮用水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提升城镇居民用水服务质量,同时还能够全面控制居民用水的水质情况,确保居民用水安全[3]。
(四)合理确定用水价格
在提升城镇饮用水水质安全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外,还需要对用水价格进行合理确定。因此也就需要确保相关工程能够以良性运营的角度出发,严格遵守“保本微利、公平负担”的定价原则。
对于收取到的水费,应该交由供水公司,通过专项资金账实现对水费的统一管理。同时,还需要依据一定比例,将其转化为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及维修的基金,将其落实到工程的建设及维护中,以此使得城镇饮用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五)增强对水质的检测力度
要想通过相应工程建设提升城镇饮用水安全,还需要因地制宜地设立生活饮水水源保护区,并且需要制定及落实相关保护措施,以及内地保护责任。
除此以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水源检测制度,增强对城镇居民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力度,尤其是对源头水、出厂水以及管道末梢水,应该执行不定期检测制度,以此确保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水源水质安全。
(六)搞好宣传引导
在加强城镇居民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搞好宣传引导,要对当地居民进行安全饮水、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引导当地居民共同维护供水设施,确保其用水安全[4]。
结束语:
综上可知,虽然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在城市化进程推动下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就目前城镇饮用水水质情况而言,整体并不乐观。因此,也就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能够强化城镇饮用水相关工程建设力度,通过加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制定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城镇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等方式,使得城镇居民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新喜. 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与改善技术分析[J]. 智能城市,2020,6(17):28-29.
[2]姜文超,陈琴,石炼. 西南山地城镇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模式及若干问题探讨[J]. 给水排水,2020,56(07):16-21.
[3]穆春辉. 城镇生活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的探索[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0):60-61.
[4]杨婧,孙强,任思靖,何婉楣. 城市发展程度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