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梅
乌鲁木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乌鲁木齐市政府采购中心),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事业单位有了很大进展,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的内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助于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内控管理的能力,并且有助于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确保财务数据真实有效,助力于事业单位战略发展规划更加完善。虽然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需要事业单位结合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强化对财务内控制度的探讨和研究,以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问题;措施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共享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财务内控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在工作中所呈现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与优化,提高账务部门管理水平的同时,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1新经济时代背景的特征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计算机技术非常发达,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利,信息共享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主体是人类本身,因此新经济时代比较重视人力资源的使用,如何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同时保障员工自身的利益是新经济时代下每个事业单位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新经济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创新知识和创新产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因此新经济时代下对创新创造人才的利用非常重要。
2财务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呈现的问题
(1)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弱,没有意识到财务内控管理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因而往往把财务内控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重视与执行,严重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2)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健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没有一定的独立性,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内控体系,因而更谈不上内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直接影响着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水平;(3)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不过关,不仅专业水平比较低,而且还缺乏系统化的培训与学习,传统的专业知识与内控管理观念,已然不能满足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
3经济新常态下事业财务内控对策
3.1构建合理的招聘机制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呈现成效较低的局面,其首要原因在于招聘机制不够科学合理。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环节,构建合理的招聘机制,可以从众多人才中筛选出真正需要的人才,进而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深入人才市场当中,对市场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解与分析,然后结合单位人才需求实际,制定更加科学和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实际开展招聘工作也要注意扩大渠道,除了可以从单位内部选出可用人才以外,还能够采用公开招聘、高校合作等方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岗位需求得到满足。
3.2管理思维的创新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模式也必须创新,才能站在宏观角度、战略高度,为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管理目标,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管理水平的渐进式提升。短期目标是要组建一支契合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中期目标则是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体制机制,提升人才开发和利用水平;长期目标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既定目标下,还要制定更加详细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具体到事业单位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为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提供方向性的参考。
3.3加强对事业单位基层员工的关照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基层员工的重要作用,然后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关照,让基层员工提出的意见能够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对事业单位来说,倾听基层员工的想法和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基层员工反馈的问题都是从基层角度分析的,因此这些问题是事业单位切身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并且处理好这些问题,则无法吸引或培养创新创造型复合人才。同时,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也要积极进行职称制度及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例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实行职务与职称并行;通过提高待遇、实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方式不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并建立职业资格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此外,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创新意识。
3.4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监管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过程需要有完善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要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受管理者思想意识的制约,监管部门要派专人负责此项监管工作,同时要强化思想意识和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开展监管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全面性和整体性,监管要保证财务内控的执行过程完整,才能准确的发现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事业单位及时的改进问题,提高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质量。监管部门最终要形成监管的报告,供事业单位管理者做下一步工作安排使用,所以要完善财务内控监管体系。
3.5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就当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实现对风险的评估。根据时代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单位内部的风险评估机制,通过每年至少一次的风险评估工作,来加强并提高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当然,在每一次的风险评估工作中,要对风险进行客观、科学、合理的分析,并进行工作的汇报与总结。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实现数字化风险评估,为以后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3.6应注重经济管理工作的多样化融合
事业单位传统经济管理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开展资金收支管理,而信息化的加入,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第一,增加了多元化的信息数据处理工作。信息化让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更加全面、饱满,便于事业单位管理层及时开展决策。第二,要尽量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信息化建设若要得以顺利开展,那么就需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信息数据要及时掌握,有鉴于此,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要提高财务部门的地位和层次,要求所有部门都要按时向财务部门提交综合信息汇总,且允许财务管理人员可自由查阅与经济管理相关的非机密性档案。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有效地保障了事业单位中的资金安全。因此,不断完善与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有一定的必要性,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当财务内控管理呈现出问题时,应当及时地进行完善,不断提高单位自身的财务管控能力,规范财务人员行为,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提高对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从而使得事业单位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清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在制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9(5).
[2]李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及风险防范分析[J].财会学习,2019(5).
[3]万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纳税,2019(3).
[4]杜敏.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改进[J].财会学习,2019(1).
[5]赖爱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0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