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岩
身份证号:37250119830717****
摘要: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日益繁荣,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水利水电事业的稳步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水利单位应该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情况,用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来指导实际的管理工作,提升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是实现工程项目建设价值的基础,施工技术管理也已成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点。水利水电项目建设需要更高的施工技术,对施工水平和技术专业性有严格要求。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
1.1施工技术更新慢问题
一些水利水电建设施工企业,为快速提升工程质量,寻求捷径,引进新的施工技术,盲目缩短施工周期,对于引进的新技术,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细节的处理不恰当,与设计图纸要求不符等,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得无法满足要求。另外一部分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管理分级不清晰。缺乏科学完整的的财务与施工管理机制,以及对施工图纸的严格审核机制等,会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体的项目质量,也使相关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1.2监管方面存在不足,后期维修不到位
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展开防渗漏施工期间,因为相应的监管工作存在不足,时常造成渗漏情况的出现,以至于隐含决堤的风险。在水利水电工程完成施工之后,因为有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堤坝,检查工作者难以依次进行细致的检查,进而造成大部分施工在本质上并没有达到国家安全标准。此外,堤坝后期的维护工作也存在不足。在落实堤坝维护这个工程时,因为维修工作者本身在工作上的不足或是还运用以往的维修方式,造成堤坝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获得有效的保养,进而存在渗漏的危险。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2.1围堰技术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之前,应该先明确围堰工程将要使用的技术以及方式,从而选取合理的堰体土石以及防渗体黏土,在将它们进行填筑前,还应该明确围堰结构将要使用的原料,从而保证围堰作业的过程中所有环节和工序都能够密切连接,而且应该依照实际的堰体结构来选取施工的方式。在运用围堰技术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时,应该注重质量控制的重点,保证围堰工程的质量。在运用围堰技术时,应该选取一侧进行开挖渠底作业,接着做好围堰基础工作,将水中的杂质进清理干净,再开展黏土和石料等的填筑作业,当水利围堰到达规定的高程之后,再开展出口段的工程作业,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毕之后,应当及时处理围堰结构。
2.2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企业需要结合结构施工要求,加强先进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这一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优势非常突出,不仅实现了结构加固,更避免了一些结构稳定所引起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预应力锚固技术是通过对结构受力的科学分析,有效实现了结构优化,锚孔与锚束是其中的关键,前者是预应力加载工具,后者是锚固段的承载。不足的是,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范围相对有限,在实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为预应力锚固技术施工需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岩锚的配合下完成,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的条件不符合,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对技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力争得到更大范围内的应用。
2.3水闸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闸底板浇筑,首先要确保施工区域的软土地基完成铺设,一般铺设的混凝土层厚度在10cm为宜,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软土地基、平整地面,以免直接与水接触。
随后设置侧面模板,将模板固定在支撑木桩上,以免水闸底板在浇筑中变形。施工人员必须注意混凝土强度与底板浇筑部分的强度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最后混凝土浇筑冷却后,在混凝土中穿插钢筋,使用铅丝绑扎好以防钢筋变形。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厚度、钢筋位置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图纸确定,保障水闸底板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水闸闸墩施工中,水闸门槽中存在大量钢筋,预埋结构也非常复杂,闸墩厚度小、高度大,增加了混凝土施工难度。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在水闸闸墩中,可有效连接闸墩和底板,增强结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沉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闸槽浇筑问题,如果浇筑不当同样会诱发混凝土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尽可能完成一次性浇筑,避免产生更多的问题。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措施
3.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运用科学技术
首先应该加大水工工程项目的研发力度,在开展施工作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工程的研发力度。其次施工的企业也应该加强和科研机构的协作,共同研发新技术,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的施工团队招揽更多的专业人才。最后和水利水电工程有关的企业可以构建创新鼓励金,从而激励人们去创新,提高其积极性。企业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应该强化对技术的创新能力,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新的工艺等,从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同时融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以及工艺的作用。
3.2加强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
(1)重视施工质量组织管理,依据工程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此基础上,优化施工资源配置,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形成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高效完成质量管理目标;(2)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以及项目质量、进度、计划等目标,确保将工程整体的质量目标细致划分,对质量管理工作起到支撑作用;(3)坚持预防管控原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由于动态变量的影响,难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效,但是坚持预防为主的管控方式,全面掌握施工流程和工艺要点,做好施工技术及其管理工作,确保水利水电施工质量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从而达到综合效益目标。
3.3科学建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制度
首先,要必须做好日常巡查的安排,并做到高度重视巡查与巡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与及时性,针对发现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问题和缺陷要及时予以纠正。其次,做好施工技术操作和施工流程执行的监理,要能够针对施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符合相关操作规范的动作、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和协调解决。再次,要重点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地监督和检查管理,尤其要针对施工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消除质量缺陷和安全事故隐患。最后,要严密注意工程施工细节上的检查,防止因为细节质量检查不到位或不严格致使工程项目发生质量问题,引起经济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施工活动,以此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这也是对人民安全的保证。相关的施工企业也应该积极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及时找出问题,并且使用有效方法处理问题,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于龙,苏程程.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140~141.
[2]段合天.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及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588(7):107-108.
[3]蒋志勇,侯飞龙.浅谈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31):349.
[4]黎新阳.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居业,2016(11):137-138.
[5]万瑶瑶.浅析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