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书军
山东东岳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现如今,市政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城市给排水管道质量保证是城市给水系统稳定运行和居民正常用水的基础。某一连接部位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给整个给排水系统带来隐患,影响工程竣工后的效果和使用。所以,明确和把握市政给排水支柱工程的质量控制主体,无论对工程本身的施工效率和质量,还是对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我国城市给排水管道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如何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就成为工程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质量控制;给排水管道施工;市政工程
引言
给排水管道安装工作作为给排水工程的关键环节,对于市政工程建设尤为重要,而本文将着重从给水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施工技术,并加强施工中管理,以此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现状与问题
1.1专业技术滞后
城镇给排水技术需要处理大量的自然雨水和生活污水,水流本身的腐蚀会导致给排水管道的腐蚀,很容易造成管道的损坏和腐烂。因而对管网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但部分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管网建设与其他市政公用系统并不构成协作工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用水,同时专业技术的缺乏又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使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者不能及时掌握市政给排水的实际情况,难以对管网进行有效管理,造成管建分离,给城市排水带来一定的隐患。
1.2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
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通常会与市政道路建设前期工程的其他方面同步进行,施工现场的设备较为混乱,交叉施工现象较为常见。同时,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关键节点的控制方面,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存在管理不够深入等方面问题。尤其是在铺沙、焊接等具体施工环节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常会出现不及时上报等问题。
1.3管道施工路线不合理
首先,给排水管道选择合理性不足,很多单位依旧沿用之前的施工理念和规范,对排水管道施工路线选择造成较大影响。其次,市政建设中给排水管道施工路线选择的成本问题。部分给排水管道施工单位为了缩减成本,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路线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增加了给排水管道工程问题出现概率。因此,在市政建设上,施工人员应以节约成本为基本点,以最少的投入,换取良好的建设效果,确定最佳的管道线路,促使主体施工操作顺利进行,避免城市无法正常供水的现象出现。
2市政给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管道沟槽开挖及支护工作的技术要点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管线愈加密布,而这将大大增加城市管线管理的难度,管线具有分布复杂、管线种类多(电网、热网、下水),隶属不同的管理单位。对此,为保证给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在进行管道的沟槽开挖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路线的勘测工作,进而全面掌握地下各个管线的分布状况,如在管道的沟槽开挖过程中发现未登记的管道等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备案,这样才能做好给水管道的施工工作。待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为保证管道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做好管道的沟槽开挖的支护工作,如严格按照规范浇筑混凝土,避免地基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引发塌方等问题,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
2.2给排水管道的安装
管道安装:管道必须垫牢,保证管道倾斜,防止回流,缝隙宽度应均匀,管路上不能有泥块、砂浆、砖块等杂物,保证承口或螺母的直线性,环缝应均匀,出灰口应整齐,无缝隙,无裂缝,缝隙表面应平整密实,无间断,无空鼓和裂纹。脱管:接头应密实、光滑,不能脱落;环形内侧应朝向管接头,填料应密实。管材脱落:水压力试验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支架、吊架、卡箍等应正确安装,且平整牢固,不能凸出墙面,并与管座紧密接触。同时可灵活地滑动支座,滑动支座与滑块之间的间隙应为3~5mm,并应有一定的位移,管道的焊接面应无裂纹、烧伤和气孔、夹渣等严重缺陷;钢板与管子、螺旋钢管弯曲时,纵向焊缝应同时错开,两轮之间的间距应与直管平行200mm,若管道穿越地面或墙壁,应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调整外壳;应清除管道内的铁屑和污垢,确保颜色均匀,色泽明亮,防止漏涂、折断、起皮和起泡现象。
2.3土方回填工程要点
一是在管身部位要采用人工回填的作业模式,将细砂回填至管身上端10cm以上。这是土方回填中较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部分施工企业处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常会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原土回填,这不仅会由于原土土质影响对管身质量造成破坏,还会造成管身移位从而给焊接部位造成影响。二是在进行回填时,不能使用砂土或者淤泥进行回填处理,尤其是在降雨较多的季节,要提前做好沟槽内的排水工作,回填土的含水率也应当控制在一定水平下。三是应当采用边回填边夯实的方式进行回填处理,确保沟槽开挖位置保持一定的密实度,从而为路基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质量控制措施
3.1提升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的质量水平,需要根据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也就是说需要科学合理地打造精细化管理队伍,并且在具体过程中应该根据工作经验以及工作能力水平作为主要标准,要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明确并掌握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和方法,积极调整工作状态以及工作方式,要能够完善工程材料、工期进度以及施工成本方面的工作,避免一些干扰因素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另外,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意识到自身对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过程中还要重视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创造机会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和提升,以保障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工作以及应用专业技术,并且可以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规范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避免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出现,进而提升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3.2施工组织管理
在施工组织设计拟定以及各项审查活动开展中,要注重做好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组织、施工材料、施工器具、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整合各项具体问题,拟定针对性控制措施。针对不同施工项目,比如起重吊装施工、沉井制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等,要注重基于法律法规要求拟定专业化施工方案。项目施工前要注重做好各环节施工技术交底以及图纸会审,对各类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审查,判定安全技术控制措施。施工部门要注重对施工方案实施逐层较低,在项目施工活动开展前,注重组织施工员、安全员等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所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节约资源、环保等措施,对与相关要求不符的管道网络进行整改,落实污染防治条例,充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城市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伊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54.
[2]赵晨阳.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74-75.
[3]姜华.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8):24.
[4]莫舰扬,范逸.探究新形势下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J].门窗,2019(18):96.
[5]宋丽丽,崔焕颖.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