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
大庆铁人学院
【摘要】:安全稳定是企业能够顺利运转的首要条件。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重大,应用范围广泛,加强企业应急管理是改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内容。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中心,是企业安全管理重点完善的对象。本文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和内容的基础上,从企业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企业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几方面对对企业安全与应急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有所帮助,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关键词】:安全;应急;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目的是通过预防事故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尽可能地预防事故并实现本质安全。于此同时,在事故不可避免的前提下,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影响和后果的严重性。应急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积极调查发现潜在的风险,结合企业风险的类型和特征,分析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最后执行应急计划,建立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就是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主动防御。
一、企业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然性
二零零六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一日,开始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立了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组织体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安全问题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的各个方面。可见,应急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减小,还可以有效解决紧急情况。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对公司来说是必须要执行的。首先,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突发情况和事故不断发生,这对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其次,完善的应急管理使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不受到威胁,也保证了员工的权益不受损害。最后,建立完善的公司应急管理系统,也保证了社会稳定[1]。
二、企业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时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
我国开始实施应急管理体系相对较晚,一部分人对其不是很了解,或者是观念上有一些不认同,这阻碍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一些人只是把应急管理当做一种“救援管理”,不知道应急管理其实是一种安全屏障,将存在的风险还没有出现之前解决掉,从而减少发生突发危险的可能性。
如果风险出现了再去解决,企业就失去了主动消除安全生产风险的机会。要么认为应急管理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认为根本没有风险的存在,即使有风险也和自己毫不相干,没有对主观预防和对突发危险做出反应的观念[2]。
应急管理部门很少和企业内其他业务部门接触,使应急管理接收信息较慢,换句话说,无法共享各种信息会造成信息连接的障碍,从而导致应急管理部门被单独分开,导致部门急救的应急管理系统缓慢,不能及时将突发情况的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应急管理只是表面化,没有构成一个单独的系统,大多数员工都是兼职工作,精力不足,责任不清,工作不专业,会导致工作指导不合理,检查不仔细,标准不清晰以及严重的表面现象。于此同时,企业会为了减少投入和缩短时间,演习演练大多摆在桌面上,并且没有进行实际的培训[3]。
三、针对企业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时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提出相应策略
应急管理是基于风险识别,针对可能的事故、灾害,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化解,化危机为转机,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而造成的危害和损失[4]。
应急管理是建立在预先危害识别的基础之上,以危险来源和风险评估为依据,大概清楚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提前采取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应对计划,在计划中对存在的危险隐患进行检查,同时保障进行处理的紧急机构和责任人,并且将人员、技术、设施、救援行动的指挥、协调和处理以及其他方面预先安排妥当,尽可能的缩小对企业和国家的意外损失。
【结束语】:综上所述,完善的制度和专业的人员是企业建立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应急管理必须渗透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必须积极探索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企业情况做好预防安全风险的计划,以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达到保证劳动力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的目的,有效并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钟荣刚.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22):58
[2]李柠.浅谈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12):73-74
[3]何新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研究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7(9):81-82
[4]刘勇军.电力企业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机制的研究[J].电工技术,2020(14):86-88
作者简介:赵婧,女,汉族,1988年5月,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工作单位和城市:大庆铁人学院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轻工技术与工程,研究方向:应急、安全,职称级别:中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