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霞
身份证号码:32120219840324****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也是随之发展,当建筑工程靠着技术的发展,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要做到智能化是非常复杂的,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支持,还需要高端的施工技术支持,这就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科技发展下智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结合了实现多种技术创新,提高了整体建筑电气工程的水平。阐述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消防、防雷、照明、弱电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居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住宅小区建筑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住宅小区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依托,使系统各环节得到科学操控。基于此,系统设计应坚持合理布局、安全稳定的原则。信息化、网络化为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提供了思路,在智能系统设计中,应对设计意义和要点进行明确,确保住宅小区电气控制水平有显著提升。
1建筑电气工程及智能化技术概述
电气建筑工程的施工具备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包括在建筑工程中内外都需要电气的工作程序。大的方面包括到电气电缆和配电柜等安装工作,小的方面包括照明设备、电气的开关、插座的安装调试等等这都是电气建筑工程中施工环节的组成部分。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在不同的学科之间知识都能够相互转换运用,计算机技术为电气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同时为电气建筑工程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智能技术,它集合了各种自动化程序较高的技术,具备环保节能的特点,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2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
2.1消防系统
对住宅小区供电安全性及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电气控制系统,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较过去更为突出的智能化特征,智能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强调以原有系统为基础,以建筑情况为依据,借助电子设备和电子器件,对具有信息操作功能的控制系统进行构建模型,确保潜在风险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消除。由于住宅小区通常具有极为庞大的体系,因此,只有以电气系统为开端,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系统控制保障,才能确保建筑价值得以实现。消防系统对住宅小区有重要意义,在设计智能消防系统时,有关人员应将重心放在检测及预警上,确保火灾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在萌芽阶段得到遏制。例如,将灵敏度极高的感应器安装在关键区域(楼道/地下室/地下车库),打造能够为检测和救援工作提供便利的联动控制系统,除上文提到的感应器,该系统所需设备还有摄像设备、红外检测设备。保证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检测设备便能够将检测所得信号并向控制中心进行发送,再由控制中心联动控制建筑内的消防设施,有效控制火灾现场情况,为建筑及居民安全提供保证,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此外,以下内容也应当引起重视:(1)优化原有检测及消防预警功能,一旦配电系统出现运行异常情况,数据分析功能便可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对预先设定预警指令进行触发,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2)建立可全面分析与科学对比的图像处理系统,由出现火灾发生条件到出现火灾,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在此过程中,高灵敏度检测器往往能够对异常气味或烟雾进行捕捉,如果某个时期异常气味浓度、烟雾强度及扩散范围均出现明显变化,则表明有火灾发生条件存在,此时,便可以参考图像对比所得结论,结合预先设计指令将警报信息发出,使消防能力得到保障。
2.2防雷系统
在智能化控制系统运用范围愈发广泛的当下,基于电气系统对小区各个系统进行分离,并让问题分别加以解决,在多个城市均被提上日程,简单来说,就是先对子系统进行分离,再将分离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获得可使电气系统得到统一控制的平台,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调查可知,住宅小区多为高层建筑,虽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土地资源稀缺和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的矛盾,但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原有避雷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在此情形下,可使建筑安全性得到提高的防雷接地技术应运而生。在设计防雷系统时,以下内容需要引起重视:(1)以小区规模为依据,对避雷设备和配置进行选择,在确保电气系统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防雷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2)根据配电系统对避雷器进行设置,保证避雷器型号标准,为配电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3)为信息传输提供全面防雷保护,确保小区居民通讯正常。只有对有效防雷系统进行建设,才能使电气控制表现出应有的安全性。在对传输系统进行设计时,防雷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部分,防雷系统可使电气控制系统更加稳定且高效,小区建筑往往能够因此而变得更加安全。
2.3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是住宅小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原有照明系统普遍存在能耗大及利用率低等问题,由此可见,以节能化与智能化为立足点,对照明系统进行优化是必然选择。对照明系统进行电气设计,其前提是小区照明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按部就班的开展智能筹划及控制工作,通常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前期筹划阶段,有关人员应确保所用供电系统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系统稳定性及安全性提供保障。另外,设计合理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对保证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能有效为建、构筑物中的人员在疏散路径上提供必要的照度条件、提供准确的疏散导引信息,从而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安装应急灯时,应满足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综上,只有以小区情况和现行标准为依据,对符合应急消防所提出要求的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才能使该系统具有更为理想的电气质量。
2.4弱电系统
作为体现小区品质的主体,弱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通常要以用途为依据,确保设计方案具备应有的针对性与区别性。设计者应首先收集用户对弱电系统所提出的设想、要求和问题,限定弱电系统所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从功能、性能、实施和费用等方面结合现有的产品和各类相关技术确定系统目标。规划设计方案一般包括:目标系统的总体概貌、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各子系统的描述。其中各子系统的描述包括:系统目标、系统功能指标、系统运行环境、系统网络结构、系统布线结构、系统实施计划、系统经费概算。规划设计方案要注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以供有关决策和技术人员作为论证和评价的基础。
结束语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使用智能化控制技术,使得电气设备管理更加先进灵活、安全可靠。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升了消防系统、防雷系统、照明系统、弱电系统调度和管理效率。经过实践和技术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系统本身更加安全性稳定,可为居民提供良好用电服务及体验。
参考文献
[1]吴飞龙.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71+83.
[2]侯名斗.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9):496.
[3]张金池.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