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710000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在我国市政项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很多新型给排水设备和技术都逐渐应用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有效推动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并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受到了广大施工人员的青睐。本文将对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长距离顶管施工;应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泛,牵扯到的因素非常复杂,依靠传统的施工技术施工,很难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在这样的背景需求下,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因此必须要明确长距离顶管施工本身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加强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
一、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工作井油缸生成动力,推动顶管装置以及管道在地下土层中顶进,将管道安装到设计的指定位置。该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不需要开挖作业区域地面,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较为简单,施工效率高且质量高,施工成本较低,而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限制条件非常小。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应用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相关设备的安装速度,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区域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也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目前已经在我国各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给排水工程,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非常优良的效果。
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本身具有的优势及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也逐渐提升。在实际情况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顶进施工采取的措施
长距离顶管施工的过程中,顶管的长度较长、顶进的距离较大,在整个顶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也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顶进施工的合理性。在顶进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中继间,并且保证分段顶进。根据施工经验如果在下井之前,要将顶管的外表面用石蜡进行涂抹处理,这样能够减小管壁与泥浆、土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全面降低顶管的摩擦阻力,便于进一步顶进。在顶进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管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考虑注射减阻泥浆,以此来达到减少摩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对周围的土体进行充实。在实际情况中,减阻泥浆的配合比应当要以实际地质情况为基础,不仅要保证配合比相当,同时也要保证泥浆在整个施工的期间不会失水、沉淀或是固结。在整个顶进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顶管机的轴线、姿态,变化程度不可过大,纵坡变化要控制在0.2%以下,以降低顶管通道不平直而导致的摩擦阻力加大等不良现象发生的概率。与此同时还要对顶进的速度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匀速进行的同时能够连续且均衡,避免长时间搁置而导致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2、不良地质采取的措施
面对不良的地质情况,特别是一些粉砂夹粉土、粉砂层等条件较差的地质条件,很可能在顶管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粉砂突涌的情况而影响了地面以及顶管本身的安全。因此,面对这种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在顶管施工的过程中应当要做到以下几点:适当增加被动土的压力,对顶管机前方的土体进行挤压,避免土体流动,达到极密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对土体进行改良,通过合理的设计改良配比、控制顶进速度,将粉土、粉砂等不良的土体进行充分搅拌之后均匀排出。
3、顶管机的正常顶进
在顶管机正常顶进的过程中,应当在施工之前对顶进的路线进行反复核实,保证顶管能够以良好的姿态顶进。在顶管的穿越范围内布置图压测压孔、泄压孔,适时掌握周围土体的压力,并及时将多余的压力释放,避免对周围土体的稳固性产生影响。在顶进之前需要对附近建筑物的标高进行反复测量,并布置沉降监测点,随时掌握附近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做好应对措施,保证管道顶进的合理性。在顶进的过程中要经常对轴线进行测量,检查其是否与设计的轴线相吻合。通常情况下,保持顶进一节混凝土管就进行一次测量,并且在出洞、到达终点之前要适当增加测量的次数,以保证轴线与设计轴线相吻合。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控制好管道的旋转,保证其旋转的角度不得超过1°,如果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垂直顶升的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4、中继间加工
中继间对于长距离顶管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继间的作用是分段接力进行顶进,顶进油缸伸出后,将前半部分、顶管机、管节等一起向前顶进一段距离,然后将后半部分、之后的管节等向前顶进,保证前半部分不动,油缸回缩,将上述环节进行反复操作,促使整个顶管分段顶进。在中继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每次有效顶程要保证在30cm,如果数值过大则会导致剪力增大。中继间和管节之间的接缝需要与管节之间的链接方式相同。在预制主体结构的过程中应当要同时进行螺栓的预埋,并预留出相应的孔槽,将灌注顶墙、钢护套底板等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在中继间顶管顶进完成之后,需要做好中继间后期的处理工作,按照相应的顺序来拆除中继间的管线、油缸、中间肋板、各个零部件等,保证外壳预留出注浆球阀,以便后期注浆工作的顺利实施。
5、突发事件的控制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问题,很有可能会发生突发性事件。面对突发事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控制工作:当遇到地质条件较差的时候,长距离顶管施工容易导致土体失稳,所以必须要控制土体的稳定性,做好防护措施,例如在钻进位置附近使用固化剂、支护钢圈等进行加固处理,然后钻进保护土层稳固,避免在钻进的过程中出现土层失稳、渗水等问题。当遇到通风性较差的施工环境,为避免出现缺氧、呼吸不顺等突发问题,应当要注重通风技术的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人员替换,并进行抽风和送风的处理,保持施工区域内空气的流通性。安装专业的通风设备,对施工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全天候处理,将废气及时排出,过滤新鲜空气,并将扬尘吸走,做好通风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在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应当要加强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相关单位需要对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加以分析和了解,掌握技术施工的要点、重难点问题,掌握其施工工艺流程,保证每个施工流程都能够达到质量标准和施工需求,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勤.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5(20):231~232.
[2]郭雨.给排水施工中的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概述[J].江西建材,2016(14):68~69
[3]李红军.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顶管施工技术的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06):321
[4]陆曹润.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8,(08)
[5]贺雷涛.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