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抗渗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   严赵舜
[导读] 近年来,城市建筑物不断增多,其中多层建筑地下室经常会出现一些防水方面的问题,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严赵舜
        中宇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建筑物不断增多,其中多层建筑地下室经常会出现一些防水方面的问题,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重视地下室防渗漏问题,采取科学高效的防水抗渗施工技术,提升多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抗渗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实际多层建筑工程实例,对地下室防渗抗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多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抗渗施工技术
        引言:地下室是多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推进速度的不断加快,地下室的施工质量备受重视。地下室防水抗渗施工一直是多层建筑的施工难点,由于地下室所处环境比较潮湿,为了提升防水抗渗效果,施工单位要根据多层建筑的建设要求,使用有针对性的防水抗渗施工技术完成防水抗渗工作,保证地下室使用安全。
        一、?多层建筑地下室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
        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防水抗渗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例如,底板与墙角连接位置没有做成弧度,导致连接区域应力增加,从而会提升渗水几率。(2)施工人员对防水抗渗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不熟悉,存在随意更改施工方法或流程等行为,致使地下水结构出现裂缝,增加渗水概率。(3)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妥善设置施工缝、后浇带以及变形缝等,从而引发渗漏现象。总之,渗漏问题主要是由于防水抗渗施工技术运用不当,所以为解决此类渗漏问题,施工人员应加大对防水抗渗施工技术的研究,彻底解决地下室漏水、渗水等问题,提升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质量。
        二、工?程情况
        以某多层建筑为例,该工程建筑高度约为45m,地上结构为10层,地下结构为一层,为了提升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升结构防水性能,需要在施工环节使用防水抗渗施工技术,以此保证多层建筑的建设质量与使用年限。
        三、?外防?水工?程施?工?控制
        1、外?墙防?水工程
        外墙防水工程施工中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均匀的涂抹在外墙结构中,涂抹防水材料前,外墙的表面要平整、无裂纹,不得有任何杂质。如果平整度不达标或者墙体中有裂纹,施工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在外墙浇筑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在墙体强度达标后,拆除侧模并做好养护工作,并将防水涂料均匀地涂抹在外墙表面,以起到防水效果。
        2、?地?下室?顶板与?底板?防水施?工
        如果地下室顶板或底板位置有凹坑,要使用适当比例的砂浆将凹坑填平,将柔性防水卷材铺设在顶板或底板表面,在顶板阳角位置设置防抗裂钢筋,增强结构的抗荷载能力。顶板、底板的防水施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做好基层各区域的清理与找平工作,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2)使用刷子将处理机涂刷在基层各个区域,注意涂刷要均匀,并且要覆盖整个基层。(3)将附加层铺贴在地下室中的集水坑、电梯间等薄弱位置,铺贴厚度要符合标准要求。(4)在铺设防水卷材前,施工人员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将卷材牢固的粘贴在基层表面,卷材之间的最小搭接宽度要符合标准要求,并且不得有空鼓现象,以免影响防渗效果。
        四、?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施工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选取试验效果最佳的配合比完成混凝土的配制工作。为了对水化热进行控制,可将减水剂、粉煤灰等加入到混凝土拌合料中。如有必要,可将微膨胀剂掺加到混凝土中,以增强混凝土的自应力,防止裂缝出现。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坍落度不超过标准要求。


        2、?浇?筑底?板混凝?土
        采用分段分层的浇筑方式,严格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并在浇筑时留有一定坡度。在浇筑前后阶段,需要使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实作业,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施工图要求。振动器的工作频率要与浇筑频率保持一致,有助于提升浇筑质量。施工人员可在后浇带位置抹上一层水泥砂浆,并对每个施工缝进行振捣作业,增强接缝位置混凝土的密实程度。由于底板面积比较大,并且浆层的厚度要大于其他区域,所以在浇筑施工后,要做好底板区域的养护工作,防止裂缝出现。
        3、穿墙管道的处理
        要提高模板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施工人员普遍在地下室外墙工程中,使用穿墙螺栓来固定模板。在施工时,为了避免模板与墙体结构中的钢筋发生接触,螺栓拉杆要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当管道要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应提前将套管设置在墙体结构中,并注意把止水环焊接到套管上。在穿管阶段,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随后使用钢板将管道固定在要求位置,如果套管与管道之间存在间隙,可用防水密封膏将缝隙封闭,并使用钢板做好封口工作。
        4、实施?后?浇带施?工
        (1)在施工前,将施工区域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进行冲洗,使钢筋、止水带中的油污得到有效清除。(2)将防水螺杆设置在外墙后浇带的两个侧面,在拆除底模或支撑模板前,需要对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进行测定,在强度未达到要求前不得拆除模板。(3)在养护过程中,养护时间要控制在28天以上,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需注意的是,在使用施工材料前,施工人员应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检,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需要及时予以清理,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五、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工程控制点
        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此,施工前要针对配合比进行试验验证,待验证合格后,方可大规模的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工作。在配制混凝土时,可将粗、细骨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使用外加剂法提升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效果。在浇筑过程中,除了要控制浇筑速度外,还要加强对振捣的控制力度,按照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振捣设备,注意避免出现漏振现象。混凝土养护时间要严格控制,不得在混凝土不达标时拆除模板。如有必要,可通过涂刷保护剂的方式,提升地下室侧壁的养护效果。
        2、防水层细部结构处理
        (1)穿墙管外部的防水层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管材与基面要紧密贴合,不得存在空鼓现象。(2)在开始后浇带施工前,应做好防水工作,为确保抗渗效果符合要求,应在施工前将防水涂料涂抹在垫层表面,避免后浇带位置有积水浸入,同时将涂抹有防水砂浆的挡水墙设置在后浇带两侧,实现增强结构防水抗渗效果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多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为了提升多层建筑的使用质量,延长多层建筑的使用年限,要重视地下水防水抗渗问题。在地下水工程中,防水抗渗施工质量决定地下室的防水抗渗效果,所以要从施工技术入手,深入分析渗漏问题的原因,并做好防水技术处理,加强施工技术管控,防止出现渗漏问题,确保地下室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龙妹.建筑工程人防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和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0(11):20-21.?
        [2]余尚武.多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抗渗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6):104-105.?
        [3]何仕朝.住宅小区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法研究[J].新丝路:上旬,2019,0(10):0229-0229.
        [4]崔健,赵中胤.地下室防水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6):17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