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谢婉美
[导读] 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量也越来越多。

        谢婉美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企石分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在这部分工业生产活动当中很容易出现许多的废水,对于不合规的废水排放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这使得我国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影响到人们生活用水安全,同时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要想很好的处理水污染问题,就要先清楚导致水污染的因素,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理对策和保护手段,优化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保护措施
        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量也越来越多,另外废水的排放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部分废水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最直观的表现是以往河边能够有很多的鱼虾,现在水质被污染严重,很少能够见到这些水生物。从我国当前水环境污染情况来看,要先了解水环境的污染源再针对性的进行整治,宏观上而言,导致水环境污染是因自然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原因导致水资源被污染,微观来看,一般是人为的破坏。知晓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原因,就可以探讨有关保护措施,建立并完善水资源保护对策,要进一步的研究自然和气候因素而导致水资源破坏现象,之后结合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治理方案。
1 水环境治理影响因素
1.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影响一般涵盖有两点内容:其一指的是气候的变化给水环境的质量带来的影响,其二是水土流失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但实际来看,气候对水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大,大气循环过程中引发气候改变,但因有害气体大量排放而污染大气,另外二氧化碳对臭氧层的破坏,加上紫外线增加了地表温度,使得水资源被快速蒸发,减少了地表水的面积。对水环境严重的影响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问题上,有些区域沙漠化问题极其严重,对比植被良好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十分轻微。
1.2人为因素
        因人为因素带来的水环境影响通常是因人为活动而造成的水资源被破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工业的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废水和废气被排放,其中有非常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而加剧污染程度,当前来看,水资源污染十分明显,要能够达到人们对水资源的需要不断采用地下水,使得水资源不平衡,并对水资源质量造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中,地表水不能达到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那么通过地下水开采的形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而大量开采水资源会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导致地面沉降和井水干枯等方面的问题,对水生态环境质量造成十分明显的不良影响。另外,水体污染影响,比如工业废水在未得到合理处理的环境中将其随意排放,这都会污染到水体健康。虽说目前有关部门逐步认识到治理水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而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那么就需要积极并持续优化水体。还有就是生产操作对水体的影响,水产养殖能够获取更多的效益,要提高效益,养殖人员通常会添加一系列化学物质到水中来实现增产,这同样会影响到水资源健康。除去这部分因素,水资源质量还会被地壳运动干扰,该因素对水资源影响不大,可以不用考虑。
2 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水资源涵养能力的提升是水资源生态平衡保护的关键对策,所以,需要政府推广环保工作,还可以展开湿地工程等手段来增加水资源涵养能力,并使地区水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优化。对于干旱的位置要增多绿化的面积,利用绿化来更好的预防水土流失问题,构建好的水资源环境。
2.2水资源配置优化
        有关部门需要调查并分析这个区域的水质情况,方便后续建立健全水资源分配管理方案,基于此,利用ARCGIS技术展开细致的分析调查,明确水资源保护位置,尽可能的降低因人为活动而导致的水资源破坏。

应用该技术,并联系有关法律,从而更好的管理水资源,使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另外,要达到水资源生态保护的目的,还需要酌情的开采水资源。例如,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尽量的循环利用水资源,其中含有饮用水与厨卫用水的循环使用,使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综合处理污染物,通过处理之后的废水满足排放要求以后,展开回收利用,如此能够降低地下水开采。
2.3合理的治理污染
        按照目前水生态环境被污染的状态来看,实际保护工作里要提高解决污染的力度,并处理好相应的污染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可更进一步的研究污水排放技术,从而使污水过滤技术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企业污水排放能够符合相应的要求。基于此,能够减少水资源对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农业灌溉工作来说,需要推广滴灌技术,不但可以达到农业灌溉的要求,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水资源浪费,使其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对于农民而言,还要科学把控化肥和农药的用量,不然会使地下水里有害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上升。所以,有关部门不但要控制好相关企业的污水排放,还需要同农业部门良好的交流配合,并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人们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用这类形式,能够使排放和生产间的联系更密切,降低生产活动给水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使污染能够更有效的治理,给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更好的条件。
2.4注重分析水质
        水源生态环境保护,要通过应用科学有效的理念以及手段,积极分析水源情况,保障工程整体的开展具有有效性与科学性,比如,分析水源质量的工作当中,通过GIS能够监测到水文数据的实时动态,并按照采集到的数据资料针对性的来设置水生态环境的防治方案,并使防治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检测并分析河流里的植物,并结合水土流失等方面的治理手段,使植物覆盖面积扩大。如此能够很好的避免水土资源流失的问题产生,使雨水能够很好的进入到土壤中,从而能够循环再利用水资源,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基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还可以科学防护大气环境。也就是说分析水源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可以使防护形式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
2.5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需要及时了解并正确干预水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改变,防止水体生态平衡失调的情况,另外,还需要应用合理可行的手段来治理污染,且在满足排放要求之后循环利用,保障水体周围植被,在源头之上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还要按照水文预测的形式,比如GIS技术说针对水文状态的变化展开及时的检测,从而能够及时的寻找水源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另外按照监测分析展开具体的水体生态保护计划,从而能够让水源可以长时间的应用,避免水体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导致出现更加明显的污染问题。
2.6 提高水质监测分析
        水利行业或是有关部门需要落实好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能够动态的监控水环境,并及时了解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只要水质发生污染的问题,就要找到污染的源头,同时能够快速的治理水污染源头,对于炒河流中排放不达标的企业来说,需要展开相应的惩罚。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位置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导致水生态环境逐渐变差,要能够更加好的来治理水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详细的分析对水环境治理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探讨出合理可行的防治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以期望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水环境,并给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宣艳辉.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J].环境与发展,2018(03):188-189.
[2]闫春楠.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01):49-51.
[3]祝琦彦,吕诗彦,牟春宇.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 境保护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06):190+192.
[4]郭建.强化林业资源保护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J].吉林农业,2019(0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