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乡村景观元素的保护及规划——以山西省陵川县丈河村为例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王圣云
[导读] 我国幅员辽阔和四季气候环境的多变,使得我国乡村自然景观和当地人文传统习俗之间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差异性。

        王圣云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和四季气候环境的多变,使得我国乡村自然景观和当地人文传统习俗之间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差异性。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无序快速扩张,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造成大量农田被占用,原有的乡村乡土风貌被侵蚀,农村空洞化和老龄化日趋严重。因此,保护乡村自然景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加以发展利用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传统乡村                景观元素                保护规划
丈河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是一座极具传统文化魅力的古村。不管在生态景观、建筑设计还是自然人文、文化历史景观方面,丈河村都有着非常高的文化价值。
1丈河乡村景观的形成
1.1丈河村区位
丈河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附城镇东南20公里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是一座极具传统文化魅力的古村。不管在生态景观、建筑设计还是自然人文、文化历史景观方面,丈河村都有着非常高的文化价值。
        1.2农业发展
        丈河村的自然环境适合农业耕种,廖东河水环绕着村庄,为人类浇灌和滋养这片土地。丈河村夏季整个高山村落的景观都是呈现出苍翠的风光之色,以一片美丽的绿色森林作为首选景点;        秋季以黄栌的常绿红叶植物为主要观赏景观,冬季除了常绿的白皮松、崖柏等作为观叶性植物外,景观上也相对单一。春、夏季景观花园中的灌木种类繁多,主要品种为桃花山桃、山杏。。
1.3建筑营建
        丈河村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中有一条曾经记录过晋商鼎盛历史的咸南地区盐茶古道、水果棚和小吃店铺,还有古香古色的孔庙、陵川八大风景之一的祖师顶以及明代的三官庙以及数十处清代的民居,历史悠久的文化氛围浓厚。这些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均为丈河村进行风光旅游文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条件。

丈河村之所以能够继续修建如此多精美的乡村建筑,除了是经济快速发展之外,也与中国乡村现代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转变有关。        从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丈河村的村落形成的最初阶段依靠的是良好的古代自然生态条件。保证农村居民的安全,水资源是从始至今人类繁衍生存的天然源泉,山体结构则是古村落的重要天然屏障        。在现代社会,人们逐步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根据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各殊特性及同理性而又生产规划出了与之相适应相共存的各种农业生产方式。

从一个村落的开始建立、发展、兴盛,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极为紧密,发展这个过程一环扣一环,二者之间是不能相互割裂的自然整体。
2丈河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丈河村有多座古建筑和院落,只有其中不到十几座被政府征收出来作为民俗文化博物馆,其余的仍然用作村民居住之用,加速了古建筑的丧失自然性甚至衰败。有些经过新建或拆旧改造的乡村民居,未充分体现整个村落的重要历史建筑文化,破坏了整个村落建筑整体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及其风貌。除此之外,为大力发展全村生态旅游,丈河村大力组织实施了农村人居生态环境集中综合整治,打造了河道水面景观。这样其实不仅破坏了整个古村落的景观整体建筑风貌,同时严重扰乱了该村原有的排水系统。
通过探究丈河乡村景观的形成,并分析其现状情况,总结我国当前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重视建筑的保护,未认识到自然景观的价值
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的管理保护,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也逐渐变得完善规范起来。然而,目前的村落保护仍然仅局限于对单个村级历史文化村落的单个历史村村建筑群、历史村落街区的综合保护,并未充分认识和看到自然环境对历史村落风貌形成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未把村落自然环境基底与历史村落环境视作一个整体系统要素来共同进行保护。
        2.2利用手法方式单一,破坏当地乡村生态环境的问题真实性与整体性
        由于我国目前对古村庄的文化景观的开发的最具体方式主要为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旅游区的综合规划。这样可以使得经济相对落后的古村获得一年最为重要的收入,逐渐成为了乡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形式。
3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策略探究
首先,要正确认识做好古乡村和古民居的保护整修和修缮改造管理工作。        例如,对于一些传统乡村民居大量继续存在且仍然保存完好的一些传统民居村落,在前期建设的建筑景观设计中也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原有的生态景观保留,在不需要改变原有建筑外部景观形态的必要前提下对其进行内部景观改造,以充分满足乡村居民追求现代化财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对已经完全废弃的一些传统乡村民居,可以在征得房屋所有者本人同意的条件情况下,将其全部改造成作为历史展览馆、陈列室等公共服务用房,在不仅使这些旧房获得新生的基础同时也也使迁居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
其次,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发展和管理保护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个方面加以改善:建立健全现行国家乡村文化景观自然风貌遗产管理法律与保护管理体系,将现有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中的自然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原居地住民的居民环境视作一个整体,共同加以保护;继续完善现有乡村景观基础配套设施体系建设,延续改善乡村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等。
结论
总之,晋城市在美丽现代乡村景观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现代农村文化景观设计,以政府部门为整体主导,主动引领广大乡村农民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的积极参与,将城乡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元素充分融入美丽现代乡村景观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做好城乡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挖掘和美化保护,塑造出一个具有浓郁现代农村人文艺术气息,同时又具有蕴含深厚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赵莹.益阳乡村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保护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9(08).
[2]王长悦.传统乡村景观的形成及保护——以山西省襄汾县丁村为例[J].花卉,2020(12).
[3]成旺蛰.传统乡村景观的保存和改造研究[J].中央美术学院,2013
[4]林箐.乡村景观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途径[J].风景园林,2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