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梦宇 赵桂彬 高子涵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健康时代,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国际医疗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亚洲已成全球最大医疗旅游目的地,而中国明显滞后。中国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具备难得的特色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法规、医疗体制、发展定位、产业链及亚太诸国围堵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促进中国国际医疗旅游稳步发展。
关键词:医疗;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健康发展
引言
在我国发展的“十二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正在逐渐进入一个好的阶段。随着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许多旅游者更加注重对于旅游的求知和自我实现。目前,医疗旅游者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随着旅游业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些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许多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一些采摘旅游、医疗旅游等多种新产品迅速发展起来,对于旅游产品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旅游业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但是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以及相关旅游产品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将进一步阻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医疗旅游协会调查获取的出境旅游患者的医疗旅游信息、主要治疗项目等,可以发现,最热门的医疗旅游地是亚洲,医疗旅游者最关注牙科项目,出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市场需求压力不断增大,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化发展已经迫不及待,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升级整个产业的结构性,具体体现就是产品提升。纵观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在这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1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追求健康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医疗旅游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医疗养生旅游,估计产业规模已超7500亿美元。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同时又拥有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极为丰富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增加,带薪年假制度的落实,旅游发展逐步从单纯的观光旅游转型为观光、休闲、度假、复合体验旅游,加之新医改的出台,这些都为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保障。目前,海南、广东、北京、四川等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医疗旅游的发展。例如,海南提出了打造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旅游示范基地的计划,并开始打造“医疗健康养生天堂”。预计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着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发展以康复疗养为主要内涵的医疗保健旅游新型产业,将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尽管国内部分地区的医疗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经验不足,配套建设落后,高端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医疗养生旅游专业人才短缺,医疗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发育等问题和不足。
2关于推进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2.1健全政策法规,适应发展需求
发展国际医疗旅游,需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科学编制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布局和措施等。在管理体制上,建议成立中国国际医疗旅游产业发展与规划委员会,由卫健、旅游、商务、交通、保险、发改、外交、公安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国家卫健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行业标准和准入机制,规范市场监管。医疗旅游签证政策,尽快与国际接轨,如韩国“医疗观光签证”,印度M签证,美国B签证等。建立跨国医疗保险合作机制,可一定程度上弥补价格优势的缺失。对四大先行区,完善“国九条”配套政策,发挥引领探路作用。尤其卫健领域,应下放更多管理及审批权限。作为中国唯一热带海岛,海南区位优势明显,打造国际一流医疗旅游目的地,可突破亚太周边诸国重围。
2.2开发市场化医疗旅游产品
医疗旅游产业开发需深入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市场化的医疗旅游产品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状况,充分挖掘市场潜力,结合当前自身的技术水平,分析医疗旅游消费者的动机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医养产品,贴近群众需求。目前国内医疗旅游乃至健康产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医疗和旅游之间的产业融合尚存一些问题,医疗旅游产品单一且市场存有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尽管国内旅游资源丰富,中医药特色明显且中医理论与药材使用历史悠久,对于医养调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随着我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内医疗技术,拥有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医疗价格优势,此时开发符合国际医疗旅游消费者需要的医养产品更有助于提升医疗旅游市场竞争力。
2.3完善医旅产业链,多维开发营销
医疗机构和旅行社,加强“医旅合作”,联合开发适合中国国情、针对性、多层次的产品谱系。从人口学特征和需求角度,细分目标群体,个性差异化竞争。以中医药旅游为例,可开发8大类50余项产品。老年群体,主要是疾病治疗。应选择特色病种,提供方案明确,疗效可期的产品。女性群体,对美容保养感兴趣,如瘦身丰胸、美白润肤、香口乌发等。学生群体,则关注祛痘、祛斑和消痊类产品。同时,对不同产品碎片化资源,可打包组合,或单独成项,构建合理价格梯度,满足各消费层次需求。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发挥医疗旅游中介机构作用。借助中国国际医疗旅游展,提升知名度。组织欧美医生旅行团,进行中医药体验和交流,赢得民众认可。此外,拓创新媒体渠道。广泛使用互联网、微博、微信、GDS、Facebook、Twitter等推介手段。
2.4培育和引进高科技人才
技术创新是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人才又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当前国内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机构,民营医院相较而言缺乏一定竞争力,医疗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则需要实现人才的充分合理流通,国内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也影响到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内部分城市提出建设医疗旅游示范区,人才的引进则是关键,国内医疗旅游行业普遍存在高素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短缺状况,此将制约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和医疗旅游项目的深入发展。首先要完善国内健康人才的培养机制,鼓励优秀人员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中,改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内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培养符合现代医疗服务行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吸引更多医疗旅游从业人员的加盟。其次,行业内部应当增加R&D经费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对新药研发和医学基础领域的创新研究给予一定的奖励。再次应当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高端人才的交流,鼓励国内医疗旅游机构引进国外顶尖人才,给予一定的人才补贴。再次应当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高端人才的交流,鼓励国内医疗旅游机构引进国外顶尖人才,给予一定的人才补贴。
结语
人类追求的永恒是健康。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健康也在不断遭受着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的威胁。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医疗旅游是人们关注健康的新方式,在人们追随健康的过程中,改变了人们的旅游观念,丰富了人们对于旅游的认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旅游必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会成为我国的重大产业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衡敬之.国际医疗旅游研究概览[J].医学与法学,2018(2):76-81.
[2]雷铭.医疗旅游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7):65-70.
[3]李颖.探索期中国出境医疗旅游服务市场拓展路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8(7):85-88.
[4]干永和.基于消费者偏好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策略[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论,2017.5.
[5]宋欣阳.上海推进医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8(7):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