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峰
红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的桥梁,随着经济增长我国已建成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以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的改造工程为例,对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工程的疑难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现状,并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疑难点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工程;收费大棚
前言: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工程的开展,为提高收费站实用功能提供了保障。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扩容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车辆通行;而且,扩容工程之中还包括机电安装工作,施工专业性要求高且难度大。在此情况之下,高速公路扩容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妥善规划,着力解决施工疑难点,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1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情况概述
201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数为14.96万公里,2020年我国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数为12713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不断增多的背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蓬勃发展。在此情况之下,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运营管理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丰富收费大棚使用功能,提高收费大棚管理服务能力成为了收费站的运营管理重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工程不断推进,大部分平原地区已经完成了扩容施工,但在山岭地区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改扩难度较大,施工人员只能徐徐图之。现阶段,高速公路收费站应该配备收费车道与ETC车道,扩容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路段的车流量确定车道数量和不同类型车道的设置比例,进而为提高收费站服务能力奠定基础。收费站的主营业务是征收车辆通行费、保证过路车辆安全有序通行、维护收费站机电设备以及收费站日常事务,在扩容工程施工单位需要结合运营管理的实际业务内容做好施工方案设计[1]。
2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背景
本次研究选定的案例工程是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SJH-SJBKR标段,扩容起点与常沙线扩建工程的终点衔接,在L匝道的LK0+572.110处,而扩容终点则在LK0+900.000处;此次收费站扩容工程的匝道拼宽涉及沙家浜互通L匝道。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的施工内容包括,新建一座收费大棚,将原有的3进5出规格收费车道改造成4进8出,施工总长度约为327.890米,施工时还需同步完成机电安装工程。本次苏嘉杭高速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的实际开工日期是2017年6月1日,同年12月28日完成了第一阶段施工任务,扩容路段具备与常沙线同步通车的条件;至2018年春运前(2018年1月30日),已完成外广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收费大棚主体施工任务,具备4进8出车道通车条件;同年5月前,完成收费大棚扫尾工作和内广场、标志标线、附属设施施工,项目已具备验收条件。
3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工程疑难点及其解决方案
本文以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作为研究案例,针对该工程的扩容施工现场情况,对扩容工程施工疑难点进行了有效分析,并且结合工程施工和收费站运营管理需要,制定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在实践工作当中,设计与施工人员基于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全面性施工技术交底,而且参建单位不断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要提出设计变更意向,为妥善解决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的疑难问题提供了保障。
3.1软地基处理难点及解决方案
3.1.1施工难点
在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施工范围内,存在一条处于使用状态的高压天然气管道,为软地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保证管道安全,避免泄漏或爆炸事故,成为了软基施工难点。
3.1.2处理方案
本工程的软基处理难点在于其安全管理方面,所以制定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疑难点解决方案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合理选定软基处理方式。从施工现场的情况来看,存在于施工段落的高压天然气管道位于苏嘉杭高速公路右幅,所以高速公路右幅的软基处理难度和安全风险都将高于左幅。但为了保证软基处理全面性和彻底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选用妥善方法开展右幅软基施工。此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该选择安全性高、灵活性强且施工可控性大的方法。比如,选用“人工+机械”施工方式,缓慢推进右幅软基处理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在实践中,施工单位需要与管道产权单位取得联系,详细告知施工内容和要求,在获得许可后进行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需要以人工处理方式确定现场管道放样位置,并且基于机械辅助开挖管道[2]。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通知管道产权单位进行现场加固和测试,在确保安全后进行覆土回填,并设置警示标志。而后,应该基于高压旋喷桩施工方式进行管道两侧施工,从技术角度减少喷浆压力,增加每延米喷浆量。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在两侧同时采用2台设备施工,为减少设备横穿管道次数和安全风险奠定基础。
3.2灌注桩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
3.2.1施工难点
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的盖板涵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其主要作用是排水,正式施工前需要做好放样工作,以便于确定基坑开挖深度,保障施工安全。本项目的盖板涵施工难度较高,其根本原因是灌注桩桩基础数量多且桩身短,所以难以按时按质完成施工目标。
3.2.2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盖板涵灌注桩桩基础的施工问题,现场施工人员需要以保障灌注质量和深度为目标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在实践中,管道保护盖板涵工序是灌注桩前期施工的关键节点,灌注桩数量较多,所以施工人员需要选用2台设备进行施工,进而保障天然气管道两侧施工进度一致。灌注混凝土前,现场施工人员需要仔细检测每根桩的灌注深度和成孔质量,全部合格后才能灌注混凝土。而且,扩容工程中新建收费大棚的钻孔灌注桩桩径与桩长都大于原有桩,施工人员需要仔细研究施工现场环境和施工需要,制定可行性方案,保障灌注桩施工质量。比如,本次施工地段存在流沙层,需要添加膨润土完成泥浆护壁;成孔后,应立即安装钢筋笼并进行监理验收,为及时灌注混凝土提供保障;灌注混凝土时,需保持灌注连续性以及混凝土和易性。
3.3交通组织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
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交通组织十分重要,其工作成效关乎施工路段的通行能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交通组织形式十分多样,共有六种类型。其一为全封闭型交通组织,工作方法是封闭施工路段原有交通,以其他道路分流本路段的通行车辆;其二为半幅封闭型交通组织,工作方法是对公路的半幅进行交通封闭后,在其范围内进行施工,通行车辆将会被分流、改移动至另外半幅;其三为全幅分车分流型交通组织,工作方法是对施工路段通行车辆进行限流和限型,减少通行压力;其四为半幅分车分流型交通组织,工作方法与全幅分车分流型类似,但此方法只需完成单向部分车辆分流即可;其五为开放型交通组织,工作方法是组织施工时不进行交通管制;其六为组合型交通组织,工作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组合上述方案中的两种,制定最适宜交通组织形式[3]。
3.3.1施工难点
本次施工路段车流量大,但施工要求是不能因扩容工程施工而影响高速公路和收费站的正常运行。在这一背景之下,协调车辆通行、收费站运行和现场施工之间的关系,保证安全、高效施工成为了工程开展的难点。
3.3.2解决方案
为了有效满足边施工边服务的项目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基于开放型交通组织形式完成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扩容工程的交通组织工作。在此环节,施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过路车辆、收费站以及施工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尽量减少施工为前两者带来的干扰和安全风险。从这一角度来看,现场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情况,灵活调整路面施工安排,合理组织交通通行,进而兼顾施工路基路面施工和高速公路与收费站运行。
比如,基于收费站运行情况,灵活安排施工顺序,对路基工程工序进行动态化调整,并加大设备投入;建立巡视责任制度,组建交通组织与巡视队伍,充当交通疏导人员,尽量缓解施工区域的交通压力。此外,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施工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大,所以路面通行车辆数量以及路面工程施工要点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根据季节变化,灵活调整交通组织的具体方案,并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为按时按质完成路面工程提供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收费站扩容施工项目众多、影响因素复杂,疑难问题也相对较多,为实现顺利扩容、提高新建收费大棚的服务能力,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必须着力解决疑难问题。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优化软基处理、灌注桩施工和交通组织几方面着手,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保障施工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蕙婷,邵志超.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机电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探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0(09):47-49.
[2]周海波,黄威.安全保畅优服务,开阳升级新模式——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运营管理经验[J].中国公路,2020(22):42-44.
[3]钟伟斌,吴善根.“自由流收费模式”下既有收费站路段交织问题改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0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