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伊宁市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伊宁市 835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指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科学调配,应用先进施工工艺和专业技术提升作业效率,使项目进度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方法
引言
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施工成本费用,同时使施工作业效率有所提升。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者也应加强管理业务的学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中,实现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责任目标。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下
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管理方法落后,无法实现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目标,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仅不能提高施工效率,反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无法有效发挥工程管理的优势,造成项目资源的极大浪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未提高技术管理责任意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技术管理实施方案,对工程建设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1]。
1.2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当前在一些施工单位当中,施工技术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工,这部分劳动群体在上岗之前并没有接受专业培训教育,对于施工安全的认知不到位。再加上很多施工企业所招收的施工技术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专业素质普遍较差,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和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不达标,掌握不熟练,安全认知不足,施工建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开展施工作业的现象,整个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1.3施工材料管理不规范
系统化是工程建设场地材料管理工作的核心特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运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多样化类型且体量可观的建筑材料,这也会引发施工材料管理工作无法规范化开展。倘若没有对施工材料开展科学化的管理,则势必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同时对整体工程品质与建设进度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目前,诸多施工企业对此材料的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特别是欠缺一整套相对健全的材料管理机制,这导致施工品质无法得到实质上的提升。
1.4企业缺乏监管机制
施工单位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果,需要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监管水平也可以代表建筑企业的整体习惯性。但是针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很多施工单位缺乏监管体系,或者现有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充分发挥出监管的作用。施工单位为了顺利开展建筑施工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这样才可以有效落实建筑施工各项工作,避免产生施工隐患,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2]。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方法
2.1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要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完善技术管理体系。一方面,需要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建技术管理团队,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岗位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组织架构,选派具有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管理骨干担任各岗位负责人,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对各岗位职能加以明确,实行岗位负责制,将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绩效与管理效果挂钩,从而提高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效率。
2.2制定合理的组织计划
在现场管理人员实施管理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需要严谨考虑施工预期计划是否能够落实到位,如何通过施工计划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工作效率。为了能够达到这一建筑目的,施工团队管理者在施工计划开展之前,需要加强前期对施工现场勘探工作,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测量各方面数据,并对所有数据进行全方位整合,对原有数据进行测验,在得到测验结果后,施工团队管理人员需要对错误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数据错误原因,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不会受到数据错误影响。只有在施工项目开展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在接下来施工工作中进行科学的管理[3]。
2.3增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的专项管理工作需全面落实于整体的工程建设中,材料品质与运用方式对建设品质有着极大的影响,材料价格的改变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施工企业不只是需要切实做好建筑材料的选购工作,也更需进一步提升对材料的存储管理。在施工材料选购的前期,相关的选购工作人员需要对材料的价格、品质以及来源展开深入探究尽可能挑选货量充足且品质有保证的材料。在建筑材料入场之前,施工人员也需要做好材料的品质把控工作,规避不符合品质要求的材料入场。
2.4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
建筑项目工程都存在建筑范围较大,工期周长较长的施工特点,建筑团队很可能在1~2年内连续独立完成建筑项目,在这么长时间内依照施工技术要求与建筑施工特点制定特殊监管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筑团队若缺乏相应监管会始终呈现出一盘散沙状,施工细节质量也无法得到相应保障,为此,施工团队可以依照施工工序组建施工质量责任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负责一定范围内施工质量,并采取小组长与组员共同追责制,在发生质量问题后对迅速找到该阶段施工小组,对质量责任进行分析,若确定是由于人工施工技术问题,需要采取奖惩机制进行追责,若发现是其他原因就需要放弃对建筑团队人员责任追加。
2.5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应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管理者应在施工前,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研究结论制定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使制度的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够提前防范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开挖基坑前,制定详细的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可通过方案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是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会出现坍塌等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基坑边缘的防护工作。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工程作业人员都能明确岗位安全职责,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意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可有效提升现场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6打造技术管理队伍,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
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更具科学性,则要通过打造施工技术团队的建设来实现优化其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才能够利用管理人员自身职能的发挥,确保在实际开展项目工程的过程中,可以真正有效利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促进其工作的开展效率获得提升。对此,只有注重对施工技术管理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真正确保在实际施工时,利用其人才职能的发挥,来提高工程的质量,并真正落实管理效率的提升[4]。
结束语
当前阶段,建筑工程开展的实际质量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则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且,在当前阶段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弊端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无法将其进行有效解决,则势必会影响建筑工程实际的开展效率。对此,为了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并真正实现促进自身的可持续运行,则需要针对自身的技术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优化,这样才能提高其实际的施工效率,并真正做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党存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析[J].居业,2020(08):128+130.
[2]许青松,张思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居舍,2020(09):130.
[3]朱建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科技风,2020(15).
[4]张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华建设,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