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状及市场化前景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王长军
[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王长军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质能的发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质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主要针对生活垃圾及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分析了国内外的发电装机容量及分布,梳理了相关的行业政策,探讨国内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国家层面、协会体系、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物质能;发电;市场化
        引言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1发展生物质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发展生物质能事关我国环境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县域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新业态,将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和碳中和目标尽早实现。其次,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最基本要求。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源头根治废弃物“五乱”(乱堆、乱扔、乱排、乱烧、乱埋),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需求和基本着力点,也是各级政府向当地广大民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第三,增加县域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从“十三五”治理雾霾、防治大气污染经验来看,最难的环节是散煤替代。中国每年7.5亿吨散煤消费量中,约2亿多吨集中在农村地区。从现有各类替代散煤(生活和冬季取暖)手段的经济性来看,生物质能取暖成本是最接近燃煤的,在生物质富集地区,生物质能取暖成本甚至低于用煤成本。同时,农村地区还可就地取材,利用秸秆、畜禽粪污和有机生活垃圾,以产业化项目为依托,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生物天然气,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气源不足和用气成本高昂问题。第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耕地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畜禽粪污,造成了地下水体污染、土壤严重板结、有机质大量减少和粮食质量下降。以东北黑土地为例: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黑土地黑土平均深度100厘米,有机质含量8%,经过近几十年的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目前黑土深度只有30—40厘米,有机质含量2%,相对于黑土厚度减少了60厘米,有机质减少了6个百分点。土壤面源污染若不加以防治,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还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当中。而有机废弃物(秸秆、畜禽粪污、厨余果蔬垃圾等)厌氧发酵后的沼渣、沼液是天然优质有机肥,沼渣沼液返田后,将增加土地养分,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固水、固氮、固碳能力。第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关键还是要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对海量农林剩余物、畜禽粪污、有机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不仅使废物变废为宝,解决了农村环境、清洁用能和农民收入问题,而且可改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形成新时代农村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注入绿色动能。第六,促进碳中和目标率先在县域实现。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且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均综合用能强度是农村居民的3倍。城市基础设施、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相比农村更趋于成熟和完善。


        2发展生物质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生物质能现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发电为主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需要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电价补贴支持,且短期内补贴无法大幅退坡。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缺口越来越大,补贴拖欠已成为常态。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累计拖欠生物质发电行业补贴达 470 亿元。另外,单纯生物质发电利用方式由于受到能源利用效率、电能附加值、可再生能源电价退坡和电力市场交易等诸多因素限制,以发售电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发展方式,在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形势下面临巨大挑战,“十四五”亟需探索生物质能新的发展模式。第二,生物质能的环境、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类城乡有机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能源化利用问题。同时,也是为了给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找条出路,通过变废为宝,适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第三,认识不到位。受传统生物质能(土灶台燃烧薪柴)“脏乱差”影响,整个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对发展生物质能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个别地方认为生物质燃料是仅次于散煤的高污染燃料,采取限制政策。第四,国家重视不够,缺乏顶层设计。相比较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管理职能过于分散,农业、林草、发改、能源、住建、环境、财政等部委均有相关职能,是典型的“九龙治水”。这就带来政出多门,部委间相互掣肘现象时有发生,政策执行效率低下,不能形成有效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如何在更高层级对生物质能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已成为“十四五”生物质能产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3相关政策连续出台,规范行业稳健发展
        基于我国的现状,我国能源结构仍然持续优化,生物质能作为唯一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林废弃物等处理和利用需求不断增加,长远来看,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新政策条件下,对于生物质发电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大的挑战。首先,需要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实力,能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获取优质的项目信息;其次,需要企业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以技术革新推动项目收益;第三,需要企业有优质的运营管理能力,任何运营类项目都是“三分建,七分管”,依靠专业的运营团队提高项目运营收益;第四,对于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项目,需要持续稳定的优质燃料供应保障,就国内现有项目经验,未来可通过经纪人制度等改善现有市场波动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面临生物质发电行业的现状及问题,首先可从国家层面加强政府推动能力,加强宏观调整,制定专项规划,避免恶性竞争,可由国网等发起债券,利用市场融资方式以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缺口问题,同时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协会应加强行业内的自律,不接纳或剔除有重大污点的企业,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企业自身要审慎选择项目主体与技术工艺,完善施工建设阶段各类手续办理,加大已运营项目的环境监管和信息公开力度,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等。
        参考文献
        [1]林伟刚,宋文立.丹麦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J].燃料化学学报,2005,33(6):650-655.
        [2]文波.国内生物质发电项目现状和开发建议研究[J].化工管理,2020,558(15):116-117.
        [3]黄小琴.我国林业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8(16):176-177.
        [4]张艳芳,荀红红.我国生物质发电原料市场的法律规制及相关对策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27(2):17-22.
        [5]马龙海,邓宇昆,董胜亮.我国生物质发电现状分析及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2(3):70-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